摘 要:本文以申請銀行貸款撫育667hm2速生桉人工幼林為例,采用有無對比的方法,即以撫育和不撫育的條件下所投入的增量費用、所取得的增量效益來進行財務效益分析,通過財務凈現值、財務內部收益率、靜態投資回收期、動態投資回收期等指標來評價廣西區域內速生桉人工幼林貸款進行撫育的財務效益是否可行,速生桉經營者是否能接受預期的撫育經營收益,為經營者投資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也為銀行是否放貸提供一定的依據。主要目的是提高速生桉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經營效益,為國家生產更多的木材資源,為經營者增加經濟收入。
關鍵詞:速生桉;撫育;有無對比;內部收益率;凈現值;投資回收期
中圖分類號:S7-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68
1 基本情況
1.1 項目計算期
根據廣西區域內的自然條件及速生桉人工林的成熟林年限(4~5a)[1],確定項目計算期5a,其中撫育期4a、采伐期1a。
1.2 撫育工作內容及費用構成
速生桉人工幼林撫育主要內容為施肥、割灌除草、病蟲害防治等[2]。為便于分析計算,建設投資期(撫育成本費)由人工費、肥料費、林區道路維修費、管理費、其他、預備費構成,且每次的撫育成本費用一致。詳見每667m2每年撫育成本費用指標構成表1。
2 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項目總投資3004.9萬元,其中:建設投資(撫育費用、預備費)2587.9萬元,建設期利息417.0萬元。申請銀行貸款2540.0萬元、自籌資金464.9萬元。詳見項目建設投資估算表2及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表3。
3 貸款還本付息計劃
計劃申請銀行貸款2540.0萬元,其中:第1年貸款750.0萬元、第2、3年均貸款720萬元、第4年貸款350萬元。還款計劃:每年底還清當年的利息(即第1年付息45.0萬元、第2年付息88.2萬元、第3年付息131.4萬元、第4年付息152.4萬元、第5年付息282.0萬元),第5年還本1540.0萬元,第6年初還請。詳見借款還本付息計劃表4。
4 總成本費用估算
采伐期(第5年),根據有無對比的原則[3],項目總成本費用即有無對比增量費用(撫育-不撫育)。根據近幾年來廣西區域的速生桉采伐設計單位面積蓄積量進行平差,暫定不撫育時每667m2蓄積按4m3、撫育時蓄積按16m3/667m2計,岀材率按75%計,第5年總成本增量費用為4993.9萬元。詳見項目年總成本費用估算表5。
5 采伐期銷售收入估算
采伐期(第5年),根據有無對比的原則,銷售收入即有無對比增量效益(撫育-不撫育)。根據近幾年來廣西區域的速生桉木材市場銷售價格平差,木材銷售價格暫按750元/m3計,利潤增量效益1704.5萬元。詳見采收期產量、銷售收入、利潤、稅金估算表6。
6 財務效益評價指標
以增量費用、增量效益數據進行投資現金流量分析,林業營造林的財務基準收益率為8%[4]。經投資現金流量表計算,凈現值(Ic=8%)為745.5萬元,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7.86%,靜態投資回收期4.6a,動態投資回收期4.8a。詳見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7。
7 結論
申請銀行貸款撫育667hm2速生桉人工幼林,通過財務效益評價分析,凈現值(Ic=8%)745.5萬元大于0、財務內部收益率17.86%大于財務基準收益率、靜態投資回收期4.6a小于計算期5a、動態投資回收期4.8a小于計算期5a,可見財務效益可行,撫育經營效益顯著,銀行對申請速生桉撫育貸款者放貸可行。對速生桉人工林集約經營,精心做好撫育管護,能較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木材產量,經濟收入明顯,可供速生桉林木經營者參考。
參考文獻
[1]廣西國有森林經營單位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方法[S].2013(7):22.
[2]廣西林業實用技術手冊[Z].廣西人民出版社,2013-12.
[3]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2012年版)[M].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287-288.
[4]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3版)[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202.
作者簡介:劉建敏(1981-),男,仫佬族,廣西柳城,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勘測設計、園林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