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文政

一、引言
傳統排球教學存在理念守舊、模式單一的現象,教學方法缺乏實效性和靈活性,亟需變革和創新。游戲教學法作為一種集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創新教學方法,在排球基本技術教學中具有非常不錯的應用前景,在以包頭醫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研究中,游戲教學法是值得高校體育教師大力推廣的教學方法。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包頭醫學院大三年級兩個平行教學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為了更準確地反映游戲訓練法在提高大學生排球基本技術學習效果的實際效用,筆者采取了對比研究的思路,經過事先精心的挑選和篩選,選擇這兩個學生排球基本技術水平相當的班級為考察對象,其中一個班級為實驗班,學生總數為34人,一個班級為對照班,學生總數為36人。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本研究是在查閱大量有關學校體育課程建設、教學模式創新以及高校排球教學文獻資料基礎上展開的,內容囊括了運動學、體育學、心理學、統計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交叉內容。對比試驗法:對參與本研究調研的兩個大三班級學生,前8學時的排球基本技術教學都采用本校常規教學方法,以使兩個班級學生排球基本技術更好地保持在相同水平,后8個學時排球基本技術教學則進行差異化設計,實驗班學生采用游戲訓練法,對照班學生則仍然不對傳統教學方法做出任何變化,而其他時間兩個班級學生參加的體育課外活動和體育課內容基本保持一致性。數理統計法:采用spass19.0對采集的有關數據進行篩選整理和分析,其中p>0.05表明兩組測試數據所代表的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兩組檢測數據所代表的指標存在明顯差異,p<0.01表明兩組數據所代表的指標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
三、游戲教學法對排球基本技術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分析
(一)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排球運動興趣差異性分析
在經歷了8學時無差異化的傳統方法教學后,對實驗班學生繼續開展8學時的游戲訓練法教學,對對照班學生繼續開展8學時的傳統方法教學。對照實驗前后兩個班學生對排球項目的參與積極性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在參與游戲教學法后,實驗班學生對排球項目的實際興趣出現了較為顯著的提升,明確對排球運動表現出興趣的學生占比達到了71.9%,而同期對照班學生對排球運動表現出興趣的比例僅為44.1%。因此,可以判定,游戲教學法對大學生排球運動興趣的提升是有著顯著效果的,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和諧,為學生排球基礎技術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排球基本技術掌握差異性分析
游戲教學法改變了常規排球教學中教師習慣的講解示范、學生練習、動作糾錯的無趣模式,在課堂起始階段就根據基本技術教學內容設計主題游戲活動調動學生,在教師示范后,立即通過游戲活動體會和練習相應技術動作。從表1可以看出,以一分鐘內學生能夠完成的墊球次數、傳球次數和成功發球次數為考察對象,運用游戲教學法后,實驗班學生對排球基本技術的掌握情況明顯地要好于對照班學生,列入統計的三個技術指標的絕對值都很一致地反映了這種趨勢,其中墊球次數平均高出24次,傳球次數平均高出15次,而發球成功次數平均高出2次,同時P值都小于0.05,也說明實驗班學生對排球基本技術的掌握情況明顯要好于對照班學生。
四、結語
傳統大學排球教學模式不僅在教學理念上具有滯后性,在教學模式上也因循守舊,于教學實踐中很難取得實際效果,這也是學生對排球項目基本技術難以有效掌握的根本原因。為此,體育教師要敢于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引入游戲教學法能夠使排球教學有效拉近和大學生的距離,其靈活的理念,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游戲教學法必將在提升大學生排球基本技術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