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艷 萍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8)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現如今我國教學教育深化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注重不斷的加強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充分發揮文化的建設作用,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更好的建立服務社會的意識,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F如今校企合作的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新興模式,這樣可以更好的拉近企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不斷的促進雙方的共同進步和發展,很明顯高職院校由于自身的特點,在現如今社會新形式中,傳統的高職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有效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注重站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進行校園景觀設計、校園文化滲透,實現校園景觀的育人功能。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高職校園文化的建設也有了更高、更客觀的要求。首先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是需要高校能夠有效的提供人才、科學技術和先進的思想理論的,這些內容和高職校園文化的建設有著不可分隔的聯系。其次因為我國目前仍是處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初期,這也就需要高職院校能夠有效的提供相適應的應用型、技術型高端人才[1]。正視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可以發現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仍然不能夠有效的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只有有效的提升高職院校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景觀文化建設,才能夠有效的提升高職校園的辦學水平。高職院校校園景觀設計中的文化內涵表達,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的提升學生自身的素養,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校園景觀設計中的文化內涵展現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育有著促進人的優良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功能,同時在目前校企合作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校園景觀設計中的文化表達也是建設和諧校園和社會的重要保證[2]。只有建立和諧校園文化,才能夠建設和諧社會,學校中的景觀空間是學生在學?;顒又械闹匾臻g,也是學校校風展示的重要平臺,高校的景觀是始終伴隨著學校發展的。校企合作是學校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高職校園景觀建設中,需要注重突出展現和諧的校園文化,從而有效的推動和諧校園的建設。在校園景觀設計過程中,注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協調發展,注重將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實際的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的認識到景觀效果和生態的功能是需要統籌兼顧的。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有效的展現高職院校的特色和專業水平,更好的促進師生身心的共同發展,保證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健康可持續發展。
高職教育本身就是要培養實用型和技能型的專業人才,在現如今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可以培養出既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又可以培養出具有較強的操作技能的、符合企業用人需要的人才[3]。隨著目前工業化大生產時代的到來,實際生產的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就說明高職院校景觀設計需要注重站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探究,要充分的認識到高職院校自身的不足之處,重視不斷的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不論是社會還是企業對于人才的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在高職校園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注重不斷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更好的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化。
在高職院校景觀設計中注入企業元素,是對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創新,但同時由于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之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兩者在追求的目標、文化的核心、競爭程度和輻射作用上都有著本質的差別[4]。因此需要在高職院校景觀建設的過程中,堅持繼承與發展的文化性原則,避免全盤套用,要注重遵循科學性。高職院校景觀建設中的文化性,首先要體現院校所在區域文化的歷史性,同時也要有院校自身的文化,比如典型的校園建筑、學科特色等等,都是通過院校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這也能夠充分的體現出高職院校自身的實力。
隨著目前各個學科的交融和發展,建筑學、藝術美學、景觀生態學和環境藝術學等多個學科,都可以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有效的融入到校園景觀設計過程中[5]。校園景觀設計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為師生營造一個明朗舒適的環境,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師生的教學和生活使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景觀設計中充分的體現人與自然等多個方面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性??沙掷m發展的理念也是企業文化中最為重要的理念,因此在實際的景觀設計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水力、風力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努力實現將自然生態環境作為自我循環的重要部分。同時還要注重在景觀建設過程中,體現工業化生產的特點,運用現代先進的高新技術。作為物質的載體,通過對校園景觀建設構建出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態環境,將企業中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灌輸給學生。
我國各個高職院校之間的學科特色和性質都有著一定的差別,這就導致了每所學校之間的文化內涵有著一定的差異。每一個學校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逐漸的形成自身的文化傳統、歷史人文、景觀風格等等特色。在我國的各個院校的景觀建設過程中,都會注重挖掘院校的歷史淵源、文化資源等等內容,從而有效的展現校園的獨特文化[6]。在現如今校企文化合作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不僅要注重充分的挖掘自身的歷史淵源,同時還要注重充分的體現企業的核心文化和企業特征,例如,在校園中設置體現企業精神的文化墻。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到企業發展情況和未來的前景,從而更好的凸顯學校自身的學科特色,不斷的提升學校的學習氛圍。
1)分析企業核心文化,確定可以植入的元素。要想在高職院校校園景觀設計中,有效融入企業文化中的企業元素,首先就要注重分析企業中的核心文化元素,并且進行有效的分類,確定好能夠更好促進校企合作模式的企業文化元素[7]。在實際校園景觀設計過程中,企業和學校都應該認識到,企業中的一些核心元素是無法有效的注入到高職院校中的,比如一些企業戰略管理、組織職位設計理念、特色薪酬激勵體系和領導文化理念等內容,雖然可以成為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中的部分,但是卻很難在高職院校特色文化建設中實施。因此一般在高職院校校園景觀設計過程中,可以將企業中的一些員工職業理想、職業道德、人文素質要求和創業文化理念等等文化元素注入校園景觀設計中,這樣能夠有效的激活、充實我國高職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設。
2)注重結合高職專業的學制植入企業文化元素。校企合作是我國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深入合作、聯合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高職院校發展和創新的重要方式,校企合作是有效的提升高職院校競爭力,體現高職院校特色,解決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8]。因此在校園景觀設計過程中,要注重緊密的結合專業學制的進程和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保證能夠科學的植入企業文化元素。一般企業元素注入的內容可以分為理論學習環節和實踐環節,可以在校園中注入一些企業中的標語,比如像海爾企業的服務理念是“真誠到永遠”,這就充分的體現了海爾企業對于顧客的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履行的企業文化元素。高職院校自身要注重挖掘企業中的文化元素,積極主動的在校園景觀設計中注入這樣的文化元素,不斷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有效的突出高職院校的特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我國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3)逐步形成共同愿景。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之間有著一定的差異,我國的高職院校本身是強調高等和“職業教育”并重,各個校園文化景觀之間雖然會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但是要想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逐步形成共同愿景,就需要注重有效的結合企業文化的特點,還有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理念,注重充分的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不斷地加強專業的特色,將自身所服務行業的企業文化引進校園,保證學生能夠隨時感受到企業的文化氣息。比如可以在學校中開辟具有特色的空間,將企業的試驗室、生產線和車間模型等企業、社會生產環境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對于旅游管理、風景園林、裝飾、環境藝術等專業,可以在校園中設計出一些帶有地域特色的景觀模型[9]。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提升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氛圍和特色,同時可以為學生的實訓學習提供良好的教材。校企合作是實現高職院校和企業雙贏的方式,所以要注重逐步形成共同愿景,保證學校中的企業環境能夠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服務,還可以保證在企業中能夠有效地擴展學校的教育方式,不斷地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有效地開辟新的學習模式,更好地促進企業和高職院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校企合作為我國的企業和高職院校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要注重對于校園景觀的設計,充分地結合校園景觀規劃學,促進高職院校校園景觀設計的科學發展。同時注重充分的結合景觀設計和文化表達的關系,從而有效的體現校園的職業性、地域特色、學科特征,不斷的提升校園景觀文化,更好的促進校園和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