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棟 劉廣亮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為農業發展服務的農技推廣服務部門,衛輝市農林局在農業科技推廣創新上積極探索,轉變推廣方式,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提升農業發展質量。
堅持推廣方式不斷創新
鞏固完善以“專家定點聯系到縣、農技人員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工作機制和“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主體+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提高技術到位率,提升農技推廣效能。
在此基礎上,衛輝市農林局針對目前公職農技人員知識老化、人員嚴重短缺的情況,以農業產業需求為創新導向,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為引領支撐,以鄉鎮(區域)農技推廣站為服務平臺,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為示范載體,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試驗陣地,廣泛集聚農業科技資源,形成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服務工作“一盤棋”,實現農業技術成果組裝集成、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的無縫鏈接,顯著增強農業科技成果供給能力、轉化應用能力和推廣服務能力,提升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加強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和衛輝市農技推廣區域站服務對接,專家團隊會上商討農業產業、經營主體的技術需求,下鄉推廣研發的新技術、新成果,通過科技資源共享,研究解決農業技術推廣“末梢斷層”難題,實現創新體系科技成果轉化和帶動地方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雙贏。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信息服務手段也廣泛應用在農技推廣工作中。目前,衛輝市已經完成了284個益農信息社信息員的培訓工作,這些基層信息網點的建設,對黨的農村政策的傳播、農業技術的普及,以及特色農產品的銷售都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農技推廣工作不是單純的農技推廣機構的工作,還需要農技推廣機構、科研單位、生產經營單位、技術使用者的共同廣泛參與。近年來,以滿足廣大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科技服務需求為宗旨,衛輝市農林局拓展服務范圍,推動基層推廣機構由技術服務向公共服務拓展,由產中服務向全過程全鏈條服務延伸,由服務第一產業向服務多產業發展升級,形成不同推廣主體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力的良好格局。
再好的品種和技術,如果不通過試驗示范,是不能順利推廣的,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也會大打折扣。衛輝市農林局大力建設示范載體,使廣大農民更多更快地了解新品種、新技術,建設了3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圍繞當地主導產業,示范農作物優良品種和高產配套技術,以及新型肥料和農藥實用技術,舉辦觀摩活動,現場培訓農民,真正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堅持推廣內容與時俱進
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生態宜居的美好環境。結合農業部提出的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衛輝市制訂了《2017年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促進化肥減量增效工作方案》等文件,完成了《2017年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促進化肥減量增效》項目中100個土樣采集和整理工作。與此同時,農技人員通過媒體宣傳、發放資料、上門宣講等形式,大力推行測土配方、綠色生態防控等技術,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深耕技術。
衛輝市各級農業科技人員著眼服務現代農業發展,提高精準服務水平,重點示范推廣適應當地需求的優良品種、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生態保護和綠色增產等方面的成熟技術,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優質小麥、花生、果蔬、農產品加工等高效農業,推進當地農業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真抓實干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更是我們扎根基層的農技推廣系統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一定要把抓落實作為推進農業科技推廣創新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不斷邁上新臺階。
(作者分別為衛輝市農林局黨組書記、局長,衛輝市基層農技推廣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