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燁
摘要:互聯網技術帶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隨之P2P平臺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給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違法事故,造成了不良影響?;诖?,本文先是簡單的分析了裸貸現象,然后對裸貸現象的特點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對應的管理對策。通過加強管理,讓網貸平臺能夠更加規范,從根本上消除網貸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裸貸現象;裸貸特點;管理對策
引言: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貸平臺也逐漸發展起來,由于監管不力等多種原因,使得網貸平臺中滋生出諸多違法案件。其中裸貸案件的出現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威脅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各界都關注到網貸平臺,相關部門也開始了對網貸平臺進行的一系列整治。要想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還需要對裸貸現象的特點進行分析,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管理。
一、大學生裸貸現象
所謂裸貸也就是女大學生赤裸身體手持身份證進行拍照,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裸照作為抵押,向借貸方貸款。如果女大學生沒有按時還款,那么借貸款將會以裸照作為要挾,將照片發送給借款人的同學以及父母,要挾學生還款。這些借貸機構都聲稱自己是合法機構,是合規的網貸平臺,在平臺上也從未出現過任何裸條的情況。這種裸貸的方式都是用戶和不正規的放貸機構在私下進行的交易。由于部分用戶急于用錢,產生了繞過平臺私下借貸的心理。用戶通過使用社交軟件,將裸條作為抵押進行借貸,而裸條也在諸多社交平臺上流傳開來。
二、大學生裸貸現象的特點
(一)誘惑宣傳手段
在大學校園中遍布校園貸平臺的廣告,校園貸通過送紅包、飲料等誘惑宣傳手段,吸引大學生到校園貸平臺上借款。校園貸還經常推出一些首次貸款免息或者低息的策略吸引大學生來借款,在之后卻以高服務費用、違約金費用來獲取利潤。高校中的一些女大學生抵擋不住誘惑,在平臺上借款,在債臺高筑之后,借貸方卻開始逼迫學生還款甚至是肉償。
(二)高額利息
在一起校園貸案件中,女大學生張某在平臺上貸款5000元,每月利息高達26%,在第一個月還款失敗之后,張某便陷入到利滾利的窘境中,直到貸款積累到數十萬,張某無力還款才選擇報案處理。在很多平臺上,雖然聲稱最高利息是24%,但是實質上利息遠不止此。若學生沒有完成第一次還款,平臺還會增加逾期管理費用,并且管理費用在不斷增長。
(三)暴力催債
在國內催債方式還不夠成熟,仍然存在很多暴力催債的催款方式,網貸平臺也常使用暴力催債的方式進行催款。校園貸平臺上常使用的催貸方式有:QQ催款、短信催款、電話催款、打電話給借款人室友、打電話給借款人父母等方式,甚至直接去找借款人、在校園內貼大字報等方式。
三、大學生裸貸現象的管理對策
(一)加速完善法律
要想從根本上遏制裸貸問題,必須要從法律方面進行完善,需要加強國家法律的完善。在很多裸貸案件中,借貸方由于借款方沒有按時還款,故意將借款方的裸照資料放上網絡,使得借款一方的名譽權和隱私權受到侵害。在我國《刑法》中有明確規定,一切以牟利為目的的傳播淫穢物品的行為要受到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同時還有支付罰金。借貸方在掌握裸照以及視頻之后,多數會在網絡上進行售賣,這樣的行為明顯觸犯了刑法,放貸人必須要承擔法律責任。
(二)加強監管網貸平臺
從2013年開始,互聯網上的網貸平臺開始出現了飛速增長的情況,對于網貸平臺的管理卻相對松懈。在2016年國家相關部門發布了對網貸平臺的管理政策,針對網貸平臺開始了一系列的治理。銀監會針對校園網貸出現的不同違規行為進行了分類處置,將一些暴力催收以及高利貸等平臺機構進行了徹底的整治,取消其辦理業務的資格,要求其他網貸平臺加強借款人審核。同時將網貸機構所出現的虛假宣傳行為明確納入到禁止清單中,對非法網貸平臺進行了重重的一擊。但是金融監管部門仍然需要加強對平臺的監管,需要在法律上對裸貸行為作出定位。一經查實,必須要依據法律進行取綈。監管部門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裸貸行為進行實時監管,一旦發現有惡意催債等違規行為的平臺,要立刻對其查處關停,同時對運營者以及實施者追究法律責任[1]。公安部門也需要對監管部門進行配合,通過加強監管的力度,徹底消除違法分子。
(三)網貸平臺加強管理
根據已經出現的裸貸案件,最根本的問題在于網貸平臺沒有采取有力的監管措施,借款人和貸款人繞過平臺進行了私下交易,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了裸條問題。因此,網貸平臺必須要加強監管力度,需要通過檢查交易雙方的具體情況,完善監管體系[2]。例如:網貸平臺可以和社會征信系統建立聯系,通過收集雙方的詳細信息,和征信系統進行核對。同時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在平臺上展開全面的監控,一旦出現任何違規行為,必須要制止交易的進行,避免事故的發生。
(四)高校要加強貸款教育
裸貸問題的出現也在于高校沒有開展金融貸款相關的教育,高校需要對學生進行金融貸款風險意識的培養。例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這部分內容的教育。首先將全國各地出現的裸貸案件當做是案例讓學生了解,將案例帶來的嚴重影響以及涉事學生受到的心理創傷進行詳細的講解。通過案例分析,對案件中原委以及利害關系展開分析,讓學生能夠更清晰的理解金融貸款的陷阱。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注意滲透理財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消費理念,讓學生了解信貸的風險以及社會信用評級等內容。最后高校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勤工儉學,引導學生建立勞動獲得財富的價值觀念。高校可以創辦兼職社團,社團通過篩選正規的兼職機構,為學生提供安全的兼職渠道。
結論:綜上所述,本文先是簡單的介紹了裸貸現象,然后對大學生裸貸現象的特點進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使用了誘惑宣傳手段、含有高額利息、使用暴力催債方式。最后提出了針對裸貸現象的管理對策,需要加速完善法律,加強監管網貸平臺,網貸平臺加強管理,高校要加強貸款教育。以此大學生能具備健康的觀念和風險意識,免于受到非法行為的誘惑,網貸平臺得到全面的監管,杜絕裸貸現象的出現。
參考文獻:
[1]郭玉芳.基于校園網貸現象的大學生金融風險防范意識調查研究——以某本科院校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8(28):143-144
[2]黃賀美,彭銳明.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校園貸”現象調查報告——以廣東省八所高校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