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花麗
摘要:在旅游專業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地域文化的滲透勢在必行,只有高素質的畢業生才能適應社會需求。旅游專業課教師應該對學生加強教育,本文從完善教學大綱、借助多媒體、邀請專家到校講學、安排學生實地實習、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等方面將地域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專業課教學;地域文化;文化滲透;質提升
旅游業是傳播知識和文化的產業,這種傳播不僅是旅游資源、旅游設施無聲地展示,更重要的是旅游從業人員方方面面的宣傳。中職學校旅游專業學生作為旅游文化傳播的先行者,有責任在傳播文明的同時,有效宣傳當地文化,增強地域文化的影響力。為此,中職學校旅游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之外,也應該加強對學生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加強地域文化的滲透。
一、 滲透地域文化在旅游專業課教學中的意義
1.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能力不強、學習主動性不足、學習積極性缺乏的情況,他們對文化課不感興趣,對專業課學習不夠主動,而地域文化是學生身邊的歷史、典故、民俗、建筑、特產、美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中職學生卻對這些文化一知半解。在專業課教學中不斷滲透地域文化,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參與到對地域文化知識的了解、學習和挖掘之中,并帶動其學習其他學科的積極性。
2.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方文化、東西部地域特點、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等,均呈現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人們通常對自己居住的地方、飲食、民俗等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這對外地人而言可能正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如被稱為“人類民居史上的活化石、地平線下的古村落”的三門峽市陜州區張汴鄉的地坑院落就是北方獨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在教學中通過地域文化滲透,深化學生對地域文化的感知,更加熟悉地域文化資源,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到家鄉的歷史,家鄉的特色,家鄉的與眾不同,引發學生的自豪感,激發其熱愛家鄉的情懷。
3.能增強學生的職業神圣感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旅游業是服務性行業,但通過專業課教學以及對地域文化的滲透,深化了學生對地域文化的理解與認識。通過專業課學習,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工作是通過為他人的服務來傳播知識、傳遞文明,促進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塑造地方形象這樣一項偉大的事業,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職業神圣感。
二、 旅游專業課中滲透地域文化的具體做法
1.完善教學大綱,融入地域文化知識
根據目前教育部教學診斷與改革的具體要求,我結合教學大綱和專業課程標準,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因素,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講解《中國旅游資源分類》中的遺址遺跡時,結合“河南省地上文物全國第二,地下文物全國第一”的特點,具體到兩項21世紀中國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三門峽虢國車馬坑遺址,使學生了解到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文化遺址是5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的起源地,三門峽市湖濱區上村虢國車馬坑遺址是2800多年前的西周、春秋時期虢國都城遺址。學生通過探索身邊的遺址遺跡,得知三門峽城市名稱的由來——“大禹開三門”,認識到三門峽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淵源。
2.借助多媒體手段,展現地域文化
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學習地域文化,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借助多媒體手段,注重視頻、微課、PPT的應用,將地域文化更直觀具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以激發學生學習地域文化知識的興趣,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在講解《旅游業的構成》一節時,利用PPT展示三門峽陜州區天井窯院(地坑院)在開發、開放過程中的實景,讓學生直觀感悟構成旅游活動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購、娛,這六要素展示了陜州區在建筑、飲食、文化、民俗、藝術等方面的特色,增強學生對地域文化知識的深度滲透。
3.邀請地域、民俗專家到學校講述地域文化
專業課教師對地域文化的了解相對于地域、民俗專家還有很大差距,借助媒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地域、民俗專家對當地風土人情、歷史淵源、地域特色等分別有專業的考察和研究,有詳實的數據、事例等,請地域、民俗專家到校講學,可以使學生近距離了解、觀摩、接觸、學習地域文化。如剪紙文化是三門峽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學校邀請剪紙專家任育新到校為學生實景教學,學生不僅觀賞了優秀的剪紙作品,觀摩了大師的表演,具體進行剪紙實踐,還更深刻地了解到剪紙文化的歷史背景及發展前景等知識。
4.安排學生到實訓基地觀摩實習
課堂上的教學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后,必須進行實踐才能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轉化為自身知識,提升自身素質,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結合實訓課安排觀摩實習。如在《導游實務》學習之后,學生掌握了成為一名合格導游導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素質,在實訓室進行了模擬導游練習,但這不代表學生能夠成為一名合格導游。學校根據課程需要,安排學生到本校實訓基地陜州區天井窯院(地坑院)進行見習,并根據學生見習情況安排學生進行崗位實習;還利用全校學生到函谷關研學的機會,讓旅游專業學生充當導游為其他學生進行現場講解,以加深學生對技能的學習、理解及運用,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
5.教學與學生交流相結合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個人知識是有限的,應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按照教學計劃、結合教學大綱及課程安排,組織學生分成小組,利用雙休日、小長假等時機,利用上網搜集、實地參觀等形式,提前準備與所學課程相關的地域文化知識,在課堂上穿插講解學生自己梳理的地域文化知識,師生相互交流、學習、補充,提升自己知識面,鞏固學習成果。
在中職學校旅游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地域文化任重而道遠。作為專業課教師,應根據教育部教學診斷與改革的具體要求,結合教學大綱和專業課程標準,運用多種手段和措施,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有效滲透地域文化,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為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