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要:《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一門基礎課程,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利于增強初中學生的德治和法治觀念,將其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德育故事是以故事為載體,具有趣味性,且其內容豐富,教育性強,將其運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進而提高教學實效。本文就德育故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作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德育故事;《道德與法治》;運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道德與法治》教學越來越看重,加強《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就目前來看,雖然初中階段開設了《道德與法治》課程,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在采用“滿堂灌”這種方法,機械式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這樣的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德育故事具有良好育人功能,德育故事種類多,記錄了我國先人優良的傳統和行為,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入德育故事,可以促使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德育故事的介紹
德育故事以“忠、孝、禮、儀、廉、恥、義、信”八德為主題,講述了我國諸多名人的有趣故事,每一則故事都揭示了這些名人的處世言行與睿智哲學,內容十分感人,被推為“教育學生的必要心靈營養”。對于初中生而言,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他們比較叛逆,很容易被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給影響,進而養成一些不好的行為舉止。初中生是我國現代化事業建設接班人,要想將其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接班人,就必須對其進行道德和法治教育。德育故事作為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德育故事內容有趣、感人,運用德育故事,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與行為。
二、德育故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道德與法治》理論性較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地按照教材內容來教學,無法有效地引導學生健全發展。而德育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且德育故事內容感人,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心靈和行為。作為教師,要善于運用德育故事來推進《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借用德育故事,構建高效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前奏,良好的課堂導入是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的保障。長期以來,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采取的是開門見山的方式,機械式地讓學生閱讀教材,這種課堂導入方式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來了課堂教學。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導入效果,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1~2個德育故事,借助趣味性的故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1]。如,在《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時,教師可以引進西漢末年一個叫蔡順的故事,蔡順從小沒有父親,他非常孝順,他出生于王莽變亂時期,那個時候兵荒馬亂,百姓沒有吃的東西,蔡順冒著生命危險去采桑葚,把比較熟的桑葚給母親吃,比較酸的留給自己吃。借助這樣一個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借用德育故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核心環節,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育偏向于理論教育,照本宣科,這種教學很容易造成課堂氛圍沉悶,不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德育故事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素材,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延伸,將其運用到《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3]。如,在《享受學習》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借助向學生講述“鑿壁借光”的故事:漢朝,有個少年叫匡衡,由于家里很窮,他白天必須掙錢糊口,只有晚上才能安心讀書,由于家里沒有蠟燭,而領居家有蠟燭,于是他咋墻壁上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居家的光線來讀書。為了更好地影響學生,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觀看這一德育故事的視頻,以視頻來沖擊學生的視聽,激其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可貴與重要。
(三)引用德育故事,升華學習主題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能夠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在發生問題時能夠樂觀、從容面對;在處理問題時,能夠知法、懂法。實現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不僅要有高效的前奏,跌宕起伏的高潮,同時還要有余味無窮的“終曲”[4]。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德育故事來引導學生反思,釀造學習的韻味,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在《法不可違》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引用“朱云拆檻”的故事,朱云為人剛正不阿,敢說敢為,針對那些貪婪的官吏,敢于批判和斥責,堅決維護律法的公正。通過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其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結語
綜上,德育故事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德育故事種類多,內容豐富,有趣,將其應用到初中《德育與法治》教學中,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德育故事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借助德育故事,可以影響學生的行為,凈化其心靈,使學生更好地傳承我國優良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瑞敏.依托道德兩難問題,涵育學科核心素養[J].文教資料,2018(16):208-209+148
[2]陶芳銘. 初中德育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浙江大學,2017
[3]田野.故事——德育的痕跡——講德育故事,做“故事”德育[J].基礎教育論壇,2016(21):53-54
[4]黃軍誼.善用德育故事 引導求真向善[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3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