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
《全國教育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簡稱《教育人才規劃》)綱要的頒布實施,教師隊伍建設是培養人才的人才,是國家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并實施《教育人才規劃》,堅持走人才強教、人才強校之路,建設高素質教育人才隊伍,對于加快人才資源開發,全面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人才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具有重大意義。必須加強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統籌推進管理人才、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班主任隊伍建設,著力建設一支適應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本文以職業學校教師為切入點,重點探討了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發展的培養方法和途徑。
一、要進行“業務能力”的培養
1.要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培養。專業理論知識的雄厚是教師工作的資本,學校應當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各專業的實際情況,采取各種不同的有效措施促進青年教師主動地、自覺地鉆研業務知識。
2.加強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現實社會需要大量的具有實踐操作技能的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職業教育的一個突出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這就要求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師,在掌握雄厚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具有熟練的專業實踐操作技能,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建設人才來。而青年教師在學校期間實踐操作的時間和范圍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適應教學的要求。為此,學校應當創造條件讓青年教師去接觸實踐,盡快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技能。這方面的做法也很多。
二、要進行“教學藝術水平”的培養
1.進行備課內容的指導。一堂課上的好壞與該堂課備的好壞有直接關系,而備好一堂課的關鍵是對該堂課教學內容及其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青年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吃透書本內容。重點、難點要多讀幾遍,要理解深透。(2)多參閱與本書相關的相關書籍,擴展自己的知識面。(3)理論性強的課要注意有條理性,突出重點、難點。(4)實踐性強的課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合理安排實踐操作的比例。(5)舉例要盡量選取同學身邊的能說明問題的實例,這樣學生容易理解而且感興趣。(6)每堂課的開始要有本課內容提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力。(7)每堂課的結尾要有本堂課小結,使學生對本堂課有個整體認識。
2.進行教學環節和手段的指導。教學環節和教學手段的掌握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環節,也是每個教師必須掌握基本功。要指導青年教師通過聽課的方式、課后個別請教的方式及教研活動的方式向老教師學習。在教學環節上注意前后兩堂課間和各教學環節間的自然銜接;要注意理論與實踐時間的按排;要注意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活動。在教學手段上要注意引用新的現代教學手段和方法,如計算機房教學網的運用;多媒體教室的應用;電子課件的制作與應用等。但在有些學科的教學上,現代教學手段也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手段,應注意將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長處結合應用。
3.進行語言藝術上的指導。一堂生動的課堂教學除了要求備課、教學環節和教學手段等環節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語言藝術,有的學生說:聽一位好的教師講課簡直是一次享受,這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講課語言是否吸引人、有無藝術性。在語言藝術上要注意指導青年教師多聽課、多思考、多總結,合理地、恰當地組織自己的課堂語言,要注意語言的通俗性、啟發性、生動性、趣味性和幽默性。
三、實施鼓勵青年英才脫穎而出政策。
建立不拘一格發現、評價、使用青年英才的制度。制定完善及早選苗、重點扶持、跟蹤培養的特殊措施,鼓勵高校采取設置特設崗位、提供科研經費支持等方式,培養支持創新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青年學術英才。加大競爭性選拔教育系統黨政領導干部工作力度,把優秀青年管理人才放在重要關鍵崗位上加強培養。完善高校領導后備干部隊伍選拔培養制度。改善青年教師生活條件,有條件的城市可在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優先解決青年教師的住房問題。
(一)尊重、理解,引領青年教師自主發展
青年教師有活力,熱情、奔放,受約束少,接受能力強,他們滿懷激情走上教育崗位,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理想具有很大的反差,由此,在專業發展之路上,思想會出現波動,意志會消沉,個別意志薄弱者也許會經受不住其它行業優厚經濟條件的誘惑,見異思遷,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動搖了人生的目標。此時,他們最需要學校的關懷、幫助,特別是那些也許是稚氣未脫的青年教師,這就要求學校管理者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他們交融,政治上積極引導,思想上倍加關心。我們的做法是:
(二)營造積極向上,融洽和諧的教師關系
投資情感是管理者構建教師關系的紐帶。制度只能約束人的行為,它不能束縛人的情感。況且,每個教師的思想、興趣、愛好、健康狀態、生活環境、家庭情況、工作方法、世界觀、價值觀等都不同。因此,制度可作為硬管理,情感可作為軟管理,來維系、規范、凝聚全體教職工,是潤滑劑。學校管理者置身于教師中,通過談話、觀察、鼓勵等方法把握時機,主動關心體貼青年教師,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以真情感化教師,形成彼此信任,團結一致,愉快合作,互相支持的教師團隊。
四、提高教師地位待遇
中職年輕教師在現實工作中面臨很多問題,在某一程度上學生學習程度相對較低,知識得不到尊重,人格得不到尊重,尊嚴受不到尊重,如果是男教師還面臨更多的生活困境,原因是:1.生源緊張,招生壓力大,工資收入低2.工資不到位,績效兌現緩慢甚至不兌現3.社會地位不高,在大城市很難解決房子、車子問題、4.即是事業單位編制,但工作性質導致人脈資源相對少,招生與收入掛鉤,原有的工資也無法保障,壓力較大。所以黨和政府應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在工資、職務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完善津補貼標準,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制定教師住房優惠政策。建設農村邊遠艱苦地區學校教師周轉宿舍。落實和完善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政策。國家對在農村地區長期從教、貢獻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真正讓教師職業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參考文獻:
[1]葉瀾等.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
[2]石偉平.我國職教師資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 教育發展研究, 2005(19)
[3]王少非.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