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嚴
摘要:舞蹈屬于一種大眾的美體題材承接形式,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往往陳述著編舞者與表演者的自身情感因素,在這一體現表演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對舞蹈演員自身形象與情感的表現。而如何表現出其中人物的情感,則需要更高的功底與自身的技藝表現。本文從舞蹈表演中的人物情感說起,簡要論述其中的情感表現形態。
關鍵詞:舞蹈表演;表演員;人物情感
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有力推動了人們文明程度的提高,在人們精神需求日漸提升的同時,文學藝術活動逐漸興盛起來,社會中藝術的表現形式也逐漸趨向于多樣化發展,舞蹈作為文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內心情感的外在肢體展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下人們的精神需求。在現代的舞蹈表演中,為表現出其中的情感韻律,就需要通過體態的行為表現,實現對舞蹈的全面展現,這其中的關聯有很多,需要表現出對音樂場景不同階段的表演,從而實現整體的情感展現。本文分析了舞蹈演員在舞蹈表演過程中的情感走向,并結合演員在舞蹈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對舞蹈演員應如何控制表演中的情感走向進行簡要探究。
一、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現的重要性
(一)體現舞蹈表演的藝術性
舞蹈是綜合性藝術,表現舞蹈藝術形式的最佳途徑是舞者的情感表達。所以,舞蹈藝術性的表達關鍵是在表演過程中,針對不同舞蹈類型采取不同的情感表達形式來傳達不同的舞蹈情感。優秀的舞蹈表演者可以在表演中融入自身情感,好的舞蹈是動作與情感的完美融合。從動作角度來說,沒有情感的舞蹈,是動作的機械堆砌,沒有舞蹈的美感;從象征意義來說,沒有情感的舞蹈,就無法展示其所蘊含的象征意義,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因此,舞蹈作為藝術形式想要用作品打動人心,就需要在表演中加入內心情感的表達。
(二)決定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優秀的舞蹈作品有很強的感染力,能給人的心靈一定的沖擊力,能和人的靈魂產生共鳴。舞蹈表演中一些花哨高難度的連貫動作,或許會讓人當場拍手叫好,但是那只是一時的欣賞,人們過后就忘了,真正能讓人贊不絕口,回味無窮的是舞蹈的感染力。而舞蹈的感染力是由它的情感表達所決定的,情感表達始終貫穿著舞蹈表演的始末,舞者通過肢體動作展現舞蹈的故事性,舞蹈伴奏通過節奏的起伏以及舞者不同動作力度,展現舞蹈的情感變化、故事情節的起伏,使觀眾能夠與舞蹈所表達的情感一同悲傷、歡喜,使舞蹈具有更深刻久遠的感染力,拉近舞者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二、用表情感官動作進行人物的情感把握
(一)通過色彩感官來展現人物風格
在舞蹈的表現中,如戲曲,一個定妝大約就能看出這個表演中的風格特色。因此在進行舞蹈表演中,舞者的服裝很重要,其妝扮也很重要,不僅是藝術表現,在商業舞蹈表演中,也要以此來完成對劇情人物的因素展示,通過第一印象來完成觀賞者這一角度上的認識,從人物形象上把握情感。
(二)從舞蹈色彩的內涵上表現情感
好的舞蹈表演,從劇情的發展上,就能夠清晰明確的看出結果。因此一個優質的舞蹈編程,就顯得格外重要。同時在舞蹈的排布風格上,也能夠更好地展現出舞蹈的情感基調。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根據舞蹈人員的故事情節選定,如《梁祝》中的純美與夢幻的情調轉換上,其自身就展現了封建禮教與反抗的激烈,為面對這樣的冷暗關聯,就需要通過場地舞臺色彩上的調整來實現對整體舞臺的表現調整。通過紅黑白三色的基調調整,并以風雨交加的氣氛感染,從形象表現的基礎上,完成對整體氣氛的全面調整,從而更好地表現出舞蹈表演的劇情情感基調。
三、舞蹈表演中的人物情感把握
在舞蹈表演中,造型與舞臺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了人物的情感,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觀眾對于視覺美感的捕捉,還需要建立在舞蹈美感的整體表現上。因此在情感的把握方面,就需要從表演中的以下幾點來進行把握。
(一)語言上的情感把握
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有時為保證舞蹈的連貫性,以及保證舞蹈的感染力,就需要舞者或者旁白來進行劇情的展示。而在這一表現上,如果處理的好,那就能夠更好地烘托出舞蹈的情感基調,并通過對人物情感地把握,從而實現對舞蹈信息地有效詮釋。在實際的操作中,通過音樂、旁白、個人語言等多種形式來展現作品的不同層次表現,并通過這一有效的形式實現對不同劇情地全面展示,從而實現對作品情感的地完美展示。
(二)在動作的表現上把握情感
舞蹈屬于一種肢體的語言藝術形式,因此在進行情感把握的時候,其動作就表明了舞者對情感的表達。從正面進行角色的展示,并通過符號內部的色彩類型分配,從而實現對角色造型上的更完美設計。其中的情節展示,有先后主次,并在層次明顯地展示角度上完成對整體情節的表現。在通過動作的表現方面,展現出對舞蹈表演情節的把握,這是對表演的信息調整,能極大地提高其表演的情節性發展。
(三)心靈的感知
在舞蹈的表現上,我們應當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對人物情感的表現,那就是內在情感的升華,即心靈的感知。古詩有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舞蹈藝術也是如此,只有心到了,表現的內在美才會真的到了。在進行舞臺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專家學者對整體舞蹈動作的講解分析,從而實現對技巧性的表現展示,并通過舞蹈演員對情景的自我認知,從情感特點上,進一步的展現出自身對舞蹈內容的理解。這就是對自我心靈的一種升華,是對舞蹈故事中人物形象的一種自我認識,通過自己的舞蹈表現,來全面展現技藝,從而更好地展現這一舞蹈人物形象。
綜上所述,在舞蹈演員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無非是在著裝特色、語言掌握、肢體表現以及心靈把握等多個角度進行的自我展示。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自身對劇情人物的理解,并以個人的形式將其展現出,即為一種舞蹈的藝術體現形式。而為提高這些表現的行為藝術能力,在進行日常的舞蹈表演中,就應當加強對自身的基本功鍛煉,并對劇本進行詠讀,以保證自己對劇情人物情感的理解是符合社會大眾審美標準的。
參考文獻:
[1]李多,張新,葉亞楠等.淺談舞蹈演員在表演中把握人物情感的藝術特征[J].科技咨詢導報,2007,(18):114-114.
[2]王佳.淺談舞蹈演員如何把握人物情感[J].大眾文藝,2012,(15):115.
[3]肖澄宇.論舞蹈演員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J].大眾文藝,2013,(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