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亞軍
監理被罰,被判刑!現如今已經不是什么駭人聽聞的新聞了。
中國監理發展到今天,一方面,是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克服種種困難,想自我完善和壯大;另一方面,是在中國特色,這樣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可避免的被外界各種不利因素感染,從而制約了監理的發展,甚至已經扼殺了多數監理人的希望和未來。
市場的殘酷競爭,讓我們監理人變得逐利無情;為了利益,把“安全質量”都棄之腦后。部分公司為了中標項目,不擇手段!
部分監理人,為了一己之利,把設計,國家驗收標準,甚至是做人的底線都拋之腦后;甚至少部分監理人,破釜沉舟的采用威脅、舉報等極端的方式。
每每在新聞或者網上看到某個項目出了安全質量事故我都是痛心疾首,恨其不爭,但又有什么辦法呢?
在我國安全事故的處理中,將監理作為安全事故的直接責任人或主要責任人處以刑罰,似乎已司空見慣。在大家的印象中,一旦施工現場發生了重大安全事故,幾乎都無一例外的對監理判刑!
再者,監理行業社會地位并不高,新聞上一爆料質量安全問題,就是監理沒管好,不作為。沒有認同感、沒有存在感,只有指責和謾罵。
對于造成監理被動的外部因素,監理公司也是無能為力的。
監理行業原本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行業;因為我們屬于技術型服務型。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卻是被看不起,甚至貶低的對象。
現有的部分監理人,一日三餐時間不定,日不能息、夜不能寐。 一聲呼喚立即到位,一年到頭都要加班受罪。
勞動法規統統作廢,身心憔悴讓人心碎。下班不休還要開會,逢年過節家人難會。分分秒秒不敢離位,迎接檢查讓人崩潰。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淚,人前風光,人后遭罪。
監理工作看似高貴,其實是在兩邊受罪。
干過監理的人都知道,甲乙方一家的項目,干的真TM窩火!
干監理的苦累和受氣,想必大家都深有體會,甲方無視工程質量安全,不按建設工程程序施工,抓著權利不放;
還對監理人百般刁難。
與施工方穿同一條褲子拼命往前跑,出了事故,就TM拉著監理背鍋。這還有王法嗎?
我想打他,沒有理由!
監理雖受雇于甲方,在行使獨立身份一職。
業主若胡亂插手干預,監理是有權對抗制止的,但實際工作中呢?部分監理人在甲方眼中根本沒地位,變成了頤指氣使的對象;
監理的地位和威信嚴重下降,因甲方的不支持與不信任所致,工程監與不監都是一樣,業主如何說就如何做。已經沒了起碼的人身尊嚴。
監理是權錢夾縫中的弱者,承受著許多不該承受的責任。
監理就是一個附屬品,只為工程有這么一個參與方,組成完整的項目組織構成;
監理開展工作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甲方授權不充分,甲方不信任監理,甲方給的權利和責任不對稱。有時,監理與施工單位交流起來絲毫不發生困難,困難的是與業主有時沒法溝通,讓人煩惱和苦惱。
安全,縱然千難萬險,但人命關天,各級主管部門不可能無所作為。
質量與安全本是孿生兄弟,不可能顧此失彼。
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遏止日益膨脹的安全事故,從今年判決的幾起事故中,不單單是監理人的壓力大,就連甲方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壓力也在逐漸增加。
自從開創被判刑的先河以后,監理就坐實了“背鍋俠“的角色。
監理淪為“背鍋俠”是整個建設行業主次顛倒、責任不明所造成的,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還是在甲方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只有甲方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真正認識到質量、安全的責任主體后,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怪罪監理。
自從,建設部發布《關于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理責任的若干意見》將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理,納入了工程監理的范圍之內。
現在多數監理企業和監理人員正逐步認識到安全監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甚至“落實監理安全責任”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監理企業和監理工程師談虎色變的話題。
目前,在媒體上報導的一些工程安全生產事故中,不當追究或過度追究監理人員安全責任的情況時有發生。
一旦發生了安全生產事故,監理不管怎么做,都難辭其咎“監理監管不到位”的帽子到處都可以用。
而實際情況是大多數監理人員對安全生產專業知識并不能做到心中有數,對高支模、起重吊裝機安裝拆卸、腳手架、臨時用電等專業知識不能全部掌握;
在實踐中迷茫困惑、力不從心,盡管主觀上很努力,也很想管好,但結果卻不理想。為了規避安全風險,現場監理人有事無事每周發一到兩張安全類監理通知單,來規避責任。
但是,這蒼白無力的一張紙,在關鍵時刻,能減輕你一部分責任。
我遇到過一些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監理業績較好的監理工程師,卻不愿擔任總監職務;一批監理骨干人員干脆脫離監理行業,以逃避風險。很顯然,上述這些現象對我國的監理事業發展是很不利的。
中國本沒有監理,既然引進了,就要適應中國的國情,具有中國的特色。我們不能照搬國外那一套,因為國情不同。所以,我們要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就要創新出異、與眾不同。于是,中國監理人開始被迫旁站、被迫進行安全監理等等。
總之,在中國,監理擔著賣白粉的責,掙著賣白菜的錢,監理人必須烙上中國特色的烙印,這樣才算是我泱泱大國自己的東西,而全然不顧是否貼近實際;一旦發生事故尤其是較大、重大的安全或質量事故,監理人往往就會被隨意地扣上各種 “莫須有”的罪名被嚴厲處罰,甚至是鋃鐺入獄。我不禁感嘆:監理真是個高危行業啊。為了節約用人成本,大量招聘待遇低、素質差的員工或不用繳納社保的廉價監理人;企業不考慮現場監理人最基本的吃住問題,而是讓我們的監理人厚著臉皮蹭吃施工單位所謂的“免費工作餐”。
因此,就導致業主討厭,施工不待見,監理就在中間受夾板氣。
為了承攬監理業務,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去,我們不得不采取各種行賄、自報優惠打折、串標等違規違法行為,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與業主簽訂損害自身利益的陰陽合同等等。
而政府的各級監管部門無論是平日的巡查、刮風式的突擊檢查、或是處理安全和質量事故時,也總是敲打著監理人的腦袋,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樣子。
正是由于我們監理人種種不規范的行為,斤斤計較地算計著自己的蠅頭小利,最終不僅增長了其他相關監管部門和參建單位的“極不負責任”的言論和行為,把監理自己搞的身敗名裂、信譽掃地。
監理還怎么做?還怎么往下走?其他參建各方還怎么尊重你!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