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本文闡述了劇場建設與文化產業鏈間的關系,分析了目前我國劇場建設中的問題,探討了完善我國演藝文化產業鏈的策略。
關鍵詞:演藝文化;產業鏈
表演藝術是一種文化傳播手段,在近代的發展中面臨極大的生存危機。演藝產業是表演藝術的產業化結果。產業鏈是對專業化的擴展深化導致的生產方式概括,產業鏈的典型組織形式是企業間網絡。演藝產業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國演藝產業面臨雙重困境,中國表演藝術生產尚未演進為獨立的產業,產業鏈條有待完善。
一、演藝文化產業研究
演藝產業指在劇場等室外演出場所進行的商業化藝術表演活動,演藝產業鏈指整合創作、劇場等演藝資源形成的,集劇本劇場經營、演藝產品發展等多環節的產業鏈條。國有文藝院團體改革深入推進為表演藝術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民間資本為演藝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國家大劇院建成后,我國劇場建設浪潮興起,以滿足我國人民對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建設劇場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劇場建設需有強大的財政支撐,完全依靠票務收入難以維持自身運轉[1]。劇場不可作為營利性機構, 應將其作為半公益性的機構。
歐洲19世紀后30年也興起了劇場建設的熱浪,此時歐洲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經濟發展,加之歐洲科技大發展,為劇場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60年代,戰后的日本經濟得到恢復發展,形成了劇場建設高潮,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到頂峰,再次興起劇場建設高潮。故此,我國劇場建設應抓住新時期發展機遇,將演藝文化推向新的高潮。以調整優化演藝文化產業結構。
近年來,我國演藝產業發展出現了新的特點,演出營銷市場多元化,民營演藝企業大力發展,產業附加值不斷增加。新的特點并未推動演藝產業新的大發展,在新媒體迅速發展下,傳統演藝產業模式未培養較廣泛的穩定消費群體,轉型期各環節持續發展能力低,盈利方式較單一,演藝產業多為規模小的民營企業,難以掌控演藝產業鏈上游創意生產。進入演藝產業風險高,資源稀缺。我國尚未形成良性發展的演藝產業鏈,為應對新的傳播技術需求,需調整優化各主體間的關系,形成效益整合的戰略聯盟。以優化完善演藝文化產業鏈。
二、中國演藝文化產業鏈發展現狀
完善演藝文化產業鏈應從硬件及軟件建設兩方面入手,硬件即演藝建筑的建設,劇場建設包括策劃、設計與施工三個環節。前期策劃環節十分重要,目前我國演藝劇場建設前期策劃工作環節較為薄弱,多由業主自建,認識不足,導致策劃設計受阻。
劇場工程設計許多個工種介入,當前在劇場工程設計中存在較多問題。土建設計包括建筑、結構、水暖電等設計工作。劇場建設具有較強的工藝設計要求,一些小劇場缺乏足夠資金,對舞臺設置等無明確要求。舞臺布置、化妝臺設置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專業設備設計指舞臺機械、燈光、音響等設計,我國在專業設備的制作安裝等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但在設計工作環節相對薄弱。以往由廠家提供公司的產品設計,廠家對工藝要求不熟悉,不能提出合理的使用方案,聘請國外設計公司進行設計缺乏足夠資金支持。此問題為阻礙我國劇場建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國在建筑弱電網絡系統中已取得巨大進步,在提高工作效率與節約資源等方面已初見成效。但劇場建設中,弱電系統演出系統網絡,我國在此方面設計中的水平仍有待提升。
良好的藝術照明效果是藝術表演成功的重要基礎條件,豐富多變的室外照明可增加愉悅的氣氛。我國的藝術照明發展起步較晚,對此方面的重視程度及設計水平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三、演藝文化產業鏈的完善
媒體具有傳承文化,引導教育等重要功能,隨著多媒體渠道盈利發展需求,傳媒業已將其價值鏈延伸至演藝產業等多領域[2]。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演藝文化產業鏈,影響了演藝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民營資本因政策支持及其自身力量強大,積極參與演藝文化產業。可同民營資本合作,打破以往主要依靠廣告盈利的模式,拓展營銷市場的新空間。媒體可調動自身與演藝產業相關各鐘社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使得受眾成為其演藝產品的固定消費群體。電子營銷渠道的形成與發展,為媒體帶來新的機遇與利潤空間。
演藝產業離開不政府的扶持規劃,媒體與政府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傳媒集團可利用政府資源,參與演藝產業開發。有利于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演藝產品文化價值常與經營效益發生沖突,阻礙內容生產持續,經濟價值不能完全反映文化價值,媒體要充分發揮其提供娛樂與教育引導的雙重作用,可集合平衡各種利益相關力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內容創意是打通演藝產業鏈的前提,參與演藝產業的創意要從產業鏈最上游的市場調查入手,利用自己的平臺資源,引進先進的技術與制度,從而培養忠實的觀眾,積累更廣泛的資源。創意可結合媒體資源,挖掘文化底蘊與人文精神的演藝產品。不斷整合新的優質資源,結合黨和國家的宣傳任務,制作思想內涵豐富,具有創新特色的高端演藝產品,以創新豐富演藝產品內涵。
結語:演藝產業與傳統工業遵循共同的基本發展規律。分工與專業化的擴建和深化導致產業組織演化。完善演藝產業鏈是中國演藝產業的必然趨勢。演藝產業鏈包括版權交易與演員經紀的要素平臺,演出院線與電子票務網絡系統三大生產環節。可通過PPP模式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銜接。
演藝產業鏈的運作需在外部市場培育下,形成來源多樣化的盈利模式,制定基于演藝產業鏈的演藝企業發展戰略,以實現演藝產業鏈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婷婷. 我國演藝文化產業時空演變發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2]甄燁. 文化創意企業融資創新模式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