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梅
摘要:中國已經進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鄉村振興”戰略對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及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對此做出了全面部署。筆者從兩個方面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
中國已經進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鄉村振興”戰略對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及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對此做出了全面部署。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一)社會主要矛盾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國內發展不平衡現象非常普遍,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等現象在我國表現尤為突出。我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為了實現城鎮化以及長久以來實行的二元化發展,導致我國城市發展速度較快,而農村發展速度相對滯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所在,現在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絕勝期,鄉村振興戰略應時而生。
(二)人才外流
農村人才外流情況嚴重,一方面,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以及城市與農村之間收入的差異,農村地區的外出務工現象非常普遍,導致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另一方面,通過中高考,一大批農村優秀人才分布到全國各地就讀,畢業后不愿回到家鄉就業的現象極為普遍。再次,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80后90后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就業后父母搬離原住地。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村人才大量外流,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勞動力短缺的現象極為普遍。
(三)文化傳承斷流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農村地區更是蘊含著我國農耕時期的文明,農耕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以及旅游業的興起,傳統的村落一改以往封閉的狀態,與外界環境聯系逐漸密切,在使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這些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導致這些傳統文化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傳統文化逐漸消失,出現了斷流,失去了傳承。
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選擇
(一)加強黨的領導
當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領導是我國發展最大的政治優勢,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離不開黨的領導以及政府的支持。我國是農業大國,糧食產量在世界占據有利地位,但是我國農民數量較多的現實,也體現出我國農業生產力的落后,使我國農業在市場經濟中并不能占據優勢,這就需要黨的有效領導,通過各項農業支持政策措施,實現農業農村發展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的落后地位。
(二)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因地制宜選擇主導產業,突出地方特色,實行一村一品式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地區之間的氣候、土壤狀況不同,給予各地有著廣泛的選擇范圍,各地可以發揮本地區優勢,大力發展與農業相關的產業,不必拘泥與第一產業,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相結合,創出自己的品牌,有效拓展產業鏈條的同時,留住人才,即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可改善地區經濟發展。
(三)注重人才培養
鄉村振興始終離不開三個重要的要素,即:人、地、錢,缺一不可。人才是第一要素,當前農村享有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外流和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傳統農民數量在不斷減少。但同時也為實現土地流轉、推進農村產業轉型、推廣新技術以及培養新型農民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要努力營造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的有利條件,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農村建設中來,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新動能。另一方面可以鼓勵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在外求學的大學生以及城市離退休人員回到村進行創業,集聚群眾智慧,拓寬產業鏈條,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用得著、留得住的農村實用人才。
(四)推進鄉村綠色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宜居環境,是農村發展的最大優勢和財富。必須要順應自然、合乎自然界發展的規律。一方面,要加強林業以及水生態環境建設,對山水林田進行系統治理,形成一整套生態產業鏈條,統一治理、統一保護。科學的規劃和有序的休養生息,使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得到保護和修復。另一方面,加強農村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實施綠色農業,減少農藥化肥、生產清潔劑等的使用。推進有機肥代替化肥、禽畜排泄物的處理、實現病蟲害的防控、農作物秸稈的有效利用,改變以前秸稈只能用于取暖的狀況,有效減少冬季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還要注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我國的一切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要惠及廣大人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同時,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指導“三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開創“三農”工作發展的新局面。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奮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唐任伍.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演進軌跡與民生改善[J].改革,2013年第6期.
[2]韓長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M].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