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金亮
摘要:當前,傳統教學“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注重學生主體性,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旋律。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了談化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主體性
當前,傳統教學“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注重學生主體性,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旋律。這既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終極目標,也是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那么,教師如何在初中化學課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呢?
一、樹立學生的主體觀
學生主體觀是指把學生看成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把學生的學習當成把外部知識主動納入學生知識建構的過程,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樹立學生主體觀必須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教師的態度。教師需要以一種民主的、寬容的心態善待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應有尊重,從而形成一種師生合作的氛圍。在語言上,教師應激勵和啟發學生,提出的問題難度要適當,使學生既愿意答,又答得上來。還必須徹底改變“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聽” 的方式,通過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實施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力求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使學生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體驗到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成功與喜悅。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才會不斷提高,主體意識才會不斷增強。
二、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不發生于單純的吸收。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同化或順應新知識的積極的建構過程。只有激發學習學習需求和興趣,才會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參與教學。例如在講分子時,將50毫升的水與50毫升的酒精混合,絕大多數的同學認為所得溶液的總體積為100毫升,而實際上最后的總體積卻小于100毫升,這是學生意想不到的,他們急于知道原因,思維活躍處于一種憤悱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講授分子的特點也就迎刃而解。在教學中這種例子很多,關鍵是我們教師采取怎樣的有效方法與措施,創造一種吸引學生學習的情境和氣氛,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這樣,學生就能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創設問題情境,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化學問題解決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完善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的辨證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用問題組織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機會和廣闊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求異創新的愿望,能逐漸培養學生從全方位推測、假設和構想中探試答案以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它是對傳統化學教學的補充與發展,它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的設計需要遵循“足夠思維量”的原則,要使得學生能夠“跳一跳,摸得著”。問題設計既要遵循足夠量思維強度原則,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調整問題的難易程度,另外當問題所包含的知識點過多或思維量較大時,在設計問題時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知識門檻”。如: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人SO氣體,溶液的紅色消失,原因是什么?假說一:由于SO,具有漂白性。假說二:由于SO:是一種酸性氧化物。假說三:由于SO具有一定的還原性。三個假說能提高問題的思維廣度,又提示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對假說進行論證,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運用舊知識的能力。像這種從一個源問題出發,設計發散式的問題組,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深刻理解知識的本質,訓練思維的全面性。
四、借助開放的多媒體環境,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包括不斷學習進取的觀念、克服困難的毅力、主動發展的學習能力等。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它對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有其獨特優勢:能夠提供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還能組織和管理各種知識信息。這些優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性學習,還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創造性。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學生作為認知的主體,表現在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教學活動中逐漸成為學習的主人,即知道學習什么,從哪里學和怎樣學,能夠通過人機交互去主動發現、探索和思考。
五、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教會學習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活動大體分為兩類:在教師直接講授下所進行的活動,如聽講、記筆記、答問等可稱之為非自主活動。另一類是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的心智活動和操作活動,如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操作、討論和練習等活動,稱之為自主活動。要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保證。還需要解決學生是否善于學習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參與學習過程的自覺意識,調控自己學習過程的能力。
六、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意識
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特別是要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不盲從教師、不盲從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思維品質。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特別是在中學教育階段,化學實驗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要求他們靈活地、創造性地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他們的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規實驗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