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13000名大一到大三學生為被試,采用池麗萍和辛自強修訂的學習動機量表進行普查研究。橫向從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兩個分量表,即挑戰性、熱衷性、依賴他人評價、選擇簡單任務、關注人際競爭和追求回報六個維度入手;縱向從不同戶籍類型、性別、專業類型、年級以及是否為獨生子女五個層面分析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心理動機存在的差異。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心理動機;內生動機;外生動機
一、問題的提出
新時代對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了解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動機,可以為改進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考核反饋和學習支持提供理論依據,最大限度地激發新時代大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實現預期學習成果。學習心理動機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通過對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心理動機的調查研究,可以對學生的個體行為做出解釋和預測。本次大規模的研究調查可以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礎和參照。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選取四川大學錦江學院13000名大一到大三的學生為被試,發放調查問卷13000份,收回12058份,回收率為92.8%,有效問卷11719份,有效率達到97.2%。
(二)研究工具
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心理動機的測量采用池麗萍和辛自強修訂的學習動機量表。量表包括30個項目,所有項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進行評分,采用4級評分制,得分越高表示學習心理動機越強。
學習動機量表由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兩個分量表組成,兩個分量表總分之間的相關不顯著,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相互獨立,為兩個獨立的分量表。兩個分量表之下分析出六個二級因素,分別進行因素分析,考察其組成成分。內生動機分量表包含挑戰性和熱衷性兩個維度,由14個成分組成,其中挑戰性包含8個成分,熱衷性包含6個成分。
外生動機分量表包含依賴他人評價、選擇簡單任務、關注人際競爭和追求回報四個維度,由16個成分構成,其中依賴他人評價包含6個成分,選擇簡單任務包含4個成分,關注人際競爭包含4個成分,追求回報包含2個成分。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整理11719名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動機量表得分情況發現,新時代大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學習心理動機,呈現出內生動機明顯強于外生動機的特點,內生動機兩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外生動機的四個維度,說明新時代的大學生對于挑戰性的學習和重要的計劃具有盡力而為的傾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并能享受學習本身帶來的樂趣。從內生動機兩個維度分析,熱衷性得分明顯高于挑戰性得分,說明學習興趣、志向仍然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大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從外生動機的四個維度分析,新時代大學生更依賴他人評價、關注人際競爭和傾向于選擇簡單任務,追求回報并不是新時代大學生主要的學習心理動機。
(一)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戶籍類型差異。從橫向六個維度上的得分來看,無論來自城鎮還是來自農村的學生熱衷性、挑戰性和依賴他人評價三個維度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三個維度,說明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困難問題的探索解決和對成績的在乎不會因為戶籍類型的差異而不同。
從縱向來自城鎮、農村大學生的得分來看,城鎮學生在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的得分都顯著高于農村學生;在分量表的維度上,城鎮學生在六個維度上的得分都高于農村學生,特別是在追求回報、關注人際競爭、挑戰性和依賴他人評價四個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農村學生,說明城鎮大學生學習心理動機明顯強于農村學生。
(二)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性別差異。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熱衷性、挑戰性和依賴他人評價三個維度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三個維度,說明新時代大學生對學習的喜愛、對全新的問題的鉆研和他人的肯定贊美對自己的推動作用不會因為性別的差異而不同。
男生在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上的得分都高于女生。具體來看,男生在追求回報、挑戰性和關注人際競爭三個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熱衷性和依賴他人評價兩個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其他維度上男女生得分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男生無論做什么,總希望有所報酬或補償,越困難的問題,男生越樂于嘗試解決它,對男生而言,成功意味著比別人做的更好;而對女生而言,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樂于從事那些會使自己專心的忘卻一切的有興趣的工作,女生更在乎別人對自己學業表現的看法。
(三)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專業類型差異。理工類學生在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上的得分略高于文史類學生。具體來看,理工類學生在挑戰性、關注人際競爭和追求回報上的得分明顯高于文史類學生;文史類學生在依賴他人評價上的得分略高于理工類學生;在熱衷性和選擇簡單任務這兩個維度上理工類和文史類學生的得分不存在差異。這與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性別差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能是因為理工類學生男生占比很高,文史類學生女生占比很高的因素導致的。
藝術類學生在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上的得分都遠高于非藝術類學生;在分量表的維度上,藝術類學生在關注人際競爭、挑戰性和熱衷性三個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非藝術類學生,其他三個維度得分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藝術類的學生更想要知道自己究竟能在學業上做的多出色,更希望別人發現自己在學業上會有多出色,對藝術類學生而言,有機會表現自己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四)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動機是否為獨生子女的差異。獨生子女學生在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的得分都略高于非獨生子女學生;在分量表的六個維度上,獨生子女學生在追求回報、選擇簡單任務、關注人際競爭和挑戰性四個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學生,熱衷性得分一致,非獨生子女在依賴他人評價的得分略高一點。說明獨生子女更關心的不是自己做的什么,而是從中得到什么回報,更喜歡簡單而且直接的任務或作業,對獨生子女而言成功意味著比別人做的更好,更喜歡獨立思考解決疑難;非獨生子女認為表現很好但無人知曉的話是沒有什么意義的。
(五)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年級差異。內生動機和外生動機分量表上的得分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都呈現逐漸下降趨勢,主要體現在關注人際關系、挑戰性、熱衷性和依賴他人評價四個維度;但是選擇簡單任務和追求回報得分逐漸上升,特別是追求回報動機越到高年級越強。說明新時代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經歷了適應階段、學涯規劃、專業積累、職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等大學系統的教育后逐漸由一個單純的學生角色轉化為一個步入社會的積極求職者的角色,更喜歡設定清楚的目標以及對報酬和報償有越來越清晰的概念。
參考文獻:
[1]池麗萍.辛自強.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測量及其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2):64-70.
基金項目:四川大學錦江學院2017年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人文社科類)(QNJJ-2017-B24).
作者簡介:楊鑒煒,男;1989-;出生于四川資陽;學歷:本科;學位:文學學士;任職于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輔導員,黨支部書記;職稱: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