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凌莉
摘要:雜技柔術被稱為超出人類體質極限極具藝術氣質的人體表演藝術。本文主要對優秀作品的表演特色及內涵進行了一定的探究。
關鍵詞:雜技柔術;表演特色;內涵;研究
一、柔術簡介
柔術,作為雜技家族中一個傳統項目,被譽為“超越極限的人體藝術”。主要以驚、險、奇、美表現為主,強調柔韌性,肢體活動的范圍盡可能地達到和突破人體關節活動的極限,尤其是腰椎、髖關節等軀干的主要活動樞紐,著力表現身體曲線美。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技巧為元寶、塌腰頂與三道彎。漢墓畫像石中就有柔術倒立反弓銜壺的形象,與今天柔術中三道彎技巧很相似。發展至今已不再是單個動作,而是品種繁多的各種節目,類型涵蓋《滾燈》、《倒立》、《技巧造型》與各類空中節目等。其中難度高,觀賞性極強的《倒立技巧》節目,就是在倒立的同時,利用柔軟下腰的腰肢,將兩足彎曲向前,融合了柔術成分的倒立與直體倒立有區別,它更重視的是視覺的享受與形體的柔美。優秀的柔術演員大都從6歲左右開始訓練柔韌性,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才能成為優秀的表演者。
二、優秀作品賞析
人們說雜技是沒有國界的藝術,從觀眾直觀都能欣賞這點上來說是對的,但每個國家的雜技都會有以自己傳統文化為背景的獨特風格。許梅花的這個節目,除了在造型、表演、服飾、音樂、舞美諸方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之外,它的整個創作思想也浸潤著深厚的中華文化意蘊,富有傳統審美情趣。我國傳統美學觀點認為圓滿是美,圓的形象代表了天地萬物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永恒規律,認為德行圓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許多藝術門類都以自己的手段來構筑圓的夢幻,崇尚圓,追求圓,各種表演藝術都講究動作的圓熟,聲腔的圓潤。《柔術滾杯》也是用自己特殊手段來表現圓渾之美,它與其他柔術不同之處在于強調一個“滾”字,即是人體在特定的條件下作滾圓運動,在滾動中“別圓寶”、“鉆月亮門”、“左翻右旋”,處處都是追求圓的情趣。
中國傳統藝術講究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柔術滾杯》也正體現了這種美學觀念。國外也有表現疊杯技巧的雜技節目。有時杯子疊到二十幾層高,以展現驚險效果,但終究顯得呆板單調,缺乏藝術性。而《柔術滾杯》巧妙地把杯子摞成水晶塔,置于全身不同的運動部位,演員要在重重制約下作轉體翻滾和保持平衡動作,在迂回曲折、跌宕起伏中,淋漓盡致地展示人體生命之美的極致。
(一)《柔術滾杯》的表演特色。
柔術是我國較為古老的一類雜技節目,其以獨特的道具,如“玻璃塔”“滾燈”等作為表演依托,將人體的柔韌性和優美體態充分呈現出來。《柔術滾杯》一直以來都是雜技表演中的重頭節目。2004年,中國雜技藝術團表演的《柔術滾杯》登上了國際舞臺,并獲得多項榮譽。《柔術滾杯》的演員們不僅在表演過程中將雜技藝術的精髓表現出來,更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深受各國人民的贊揚與喜愛。
在柔術雜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柔術滾杯》在道具、美觀性以及創新性三方面實現了很大突破。例如道具方面,《柔術滾杯》用直桶玻璃杯取代了以往的高腳塑料杯,這種玻璃杯的優點就在于方便進行疊加與盛水,其觀賞性也更高。
而在表演美觀性及藝術特色方面,整個節目表演過程給觀眾一種空靈柔美的感覺,并且充分展現了中國柔術雜技的功夫底蘊和審美特色。不僅如此,該節目對于表演者的技術與力量要求很高,而高難度的柔術動作與表演形態更容易與觀眾產生心靈共鳴,觸動觀眾的觀感神經。
(二)《柔術滾杯》中的文化內涵。
藝術中蘊藏的文化是全人類共通的,觀眾能夠直觀地觀賞藝術并感受其中的文化氣息。世界上眾多的雜技節目,各個國家的表演者都會將其獨特的文化融入其中。在《柔術滾杯》中,節目設計者將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了音樂、造型以及服飾之中,表達了傳統的審美取向。
“圓滿”是我國傳統美學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認為“圓形”是天地萬物存在發展的規律。在不同類型的藝術中,藝術家也都將“圓”通過自身的方式以及手段進行構建,其崇拜和追求“圓”并且在表演的過程中,也要求表演者具備圓潤的聲腔以及圓熟的動作。雜技《柔術滾杯》將圓潤之美通過獨特的方式體現出來,其相較于其他柔術,更是將“滾”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追求“圓”的情趣、彰顯“圓”的文化。
起伏跌宕的意境與特點是中國傳統藝術特別強調的,這種一波三折的美學觀念體現在了《柔術滾杯》節目中。疊杯技巧同樣也會出現在國外的雜技節目之中,其為了表現驚險的效果,會在節目中疊加杯子。然而這些雜技節目在表演和編排.上的單調性難以掩蓋,除此之外還導致其缺乏藝術性。
而在《柔術滾杯》中,表演者需要在身體不同部位放置杯子,并按照水晶塔的方式排列杯子。在多重制約下,表演者不僅需要保持自身平衡,避免杯子落下,還需要將翻滾轉體的動作表演出來。《柔術滾杯》節目在曲折離奇的表演中充分展現了人體之美。
《周易》對陰陽相濟的觀念十分強調和推崇,這種對立互補的觀念也運用到了《柔術滾杯》節目中。它將人體的進退、剛柔以及動靜,通過有特點的人體動作表達出來,并在此過程中對相互統一與對立進行強調。《柔術滾杯》節目統一了事物的各個側面,發揮和協調了人的智慧以及體能,創造出高深的藝術境界。
三、結語
雜技柔術藝術是一一種以技術為核心的綜合藝術,其表現形式主要是演員的形體語言與各種高難度動作。所以,柔術藝術的創新不僅要創造難度高、能夠吸引觀眾眼球的技巧動作,還要將雜技的藝術觀念、藝術思想及舞臺、燈光、音樂等眾多因素結合起來,用開放性的思想與現代科技對雜技柔術藝術進行全方位的包裝,將絢麗精彩的柔術藝術展現在觀眾面前。敢于突破,不斷探索創新,挑戰極限,才是雜技柔術藝術發展的內在要求。藝術的生命就在于創造與展現,沒有創造,就沒有藝術。
柔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將日益積累且不斷完善的技能與表演節目發揚光大,是我們每一-位雜技人的使命。而創新,就是在傳統上做出改進,以便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觀眾的審美觀。所以,柔術藝術的創新不僅僅包括藝術形式的創新,更是藝術觀念與藝術思想的創新。我期待著柔術藝術這朵靚麗的奇葩激情怒放!
參考文獻:
[1]龔莉梅,試論雜技節目《柔術滾杯》的表演特色及文化內涵,戲劇之家 ,2017, 第6期.
[2]曾靜,湖南的柔術發展,藝海,2016,第6期.
[3]郭俊彬,雜技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7,第2期.
[4]劉亮亮,雜技藝術的繼承及其發展趨勢,大東方,2016,第1期.
[5]徐貴東,新時期我國雜技藝術發展趨勢研究,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