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安志
譯/曹薇 董方源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代表們沿著人民大會堂的大理石臺階拾級而上,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
上午9時,會議開始,全體起立,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后全體代表向68年前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代領導人致意,這一特殊安排出乎人們的意料。中國現任領導人通過這一莊嚴儀式,向其光輝的歷史致敬,同時也昭示了新時代的到來。
習近平主席的發言直入主題。在開幕致辭中,他開門見山地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表述奠定了當前的時代基調,并以“新時代”為關鍵詞。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掌舵人,習近平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使共產黨煥發新生,成為創新高效的執政黨。關鍵在于,如何把馬克思主義這樣一個剖析工業革命時期社會關系的19世紀經濟理論與21世紀的中國結合起來。中國目前在綠色金融、手機銀行、人工智能研發等領域位居世界前列。鴻溝仍然存在,需要數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習近平要用三個多小時對這一偉大藍圖進行詳細的描述——它意在重塑中國共產黨的思維模式和執政能力,領導中國走向科技和環境并重的光輝未來。
這是“新時代”一詞的真正含義。
習近平公開談論了過去的腐敗和濫用職權問題。他承認,腐敗使中國共產黨面臨誠信危機,并表示:“要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边@是向不合時宜、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發起了挑戰。
習近平在講話中特別強調了“創新”能力,居于“團結”“統一”“警惕”和“生機活力”等傳統慣用的表述之前??紤]到中國在技術、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和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引領地位,強調“創新”顯得再自然不過了。

政治經濟學家、律師龍安志(Laurence Brahm)
在全中國8000多萬名中共黨員中,40歲以下的黨員人數占35%,這也是自毛澤東同志領導年輕的紅軍隊伍后近一百年以來最年輕的一支黨員隊伍。
開幕式上習近平以對革命先烈們的追念拉開大會的序幕,而在講話結束時,他又肯定了中國青年的重要性,并表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習近平對此進行了幾點闡述,中國共產黨要確保國家未來的繁榮穩定,必須要賦予青年人以希望,另一方面則是要讓他們成為未來的主人。中國共產黨要成為強有力的執政黨,就要讓青年做未來的主人。
習近平在十九大上談到中國方案如何為尋求自身發展道路的國家提供了一條出路,或一個示例。此外,他強調中國方案絕非一個供其他國家因循的單一模板,它與此前某些西方制度所強制推行的模式有著本質區別。但中國方案也向人們展示了基礎設施能夠為發展提供的“帶寬”。與此同時,對“生態文明”的重視也意味著基礎設施建設應該繞開污染型工業的發展階段,中國以前走過這樣的彎路,目前也正采取措施進行補救。生態文明的發展方案應該致力于建設水碧天藍的智能型生態城市。
習近平認為,中國方案是要分享中國克服發展落后、縮小城鄉差距、解決社會發展不平衡和環境破壞等問題,并與市場規劃相結合的自身經驗,無關政治意識形態,而是實用主義的體現。其全部要義體現在消除貧困、推動發展并在繁榮中確保安定。這些觀點得到了尋求務實發展途徑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認同。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將中國推向國際舞臺。他用“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概括了中國的外交布局,并引用“一帶一路”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等例子為佐證。
中國方案本身不是一個模型,而是對經驗的應用。方案的基礎是本土文化和本土條件。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其獨特性,但中國方案能提供一種有益的借鑒。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經歷了近四十年的轉型期,其間大量固定資產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去。中國的許多省份都深居內陸。內陸城市如果沒有公路、鐵路和通訊網絡,沿海地區如果缺乏開放港口,就不會有數十年來外資和出口的迅猛增長。對于面臨相似挑戰的發展中地區——非洲、中亞和南亞,中國經驗能帶來一些啟發。
習近平通過提出中國方案,從多個角度奠定了多元本土化而非單一全球化的基調。他強調,要尊重建立在每個民族文化遺產之上的多元化制度,不能像過去那樣由某些西方國家使用強權迫使發展中國家采用單一的發展模式。中國方案的基礎不是單一的模板,而是要積極應對變化,而非消極面對危機。
習近平認為中國方案并不意味著它是來自中國的方案,而是說可以不依賴外界走出自己的路子。發展中國家的方案要盡可能“接地氣”,同時也需要政府的指導和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它離不開各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經濟和心理狀態。這才是中國方案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