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曉 歡
(太原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近年來,太原市的專業市場從原來的農貿市場逐步發展成為包括農副產品和工業消費品、各種生產資料、部分生產要素在內的品種繁多的市場體系,市場因輻射面廣、交易量大,節約了流通成本,促進了商品生產、交易和消費,帶來了大量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已逐步成為鑄造太原市區域性、現代化商貿中心的重要基石。
然而,太原市大中型批發市場雖然發展較快,但是相應的管理和引導卻沒有及時跟上,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傳統的大中型批發市場的發展模式、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商貿的發展要求,占地面積大、環境秩序差、影響市容市貌、城市交通和生活環境等,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將對太原的市場以至商貿流通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為提升太原城市專業市場的總體服務水平,優化專業市場布局,建設高效能的專業市場運作平臺,形成與太原市相適應的規模適宜、層次清晰、超前均衡的專業市場體系,特編制《太原市專業市場專項規劃》。本次規劃范圍為太原市市區1 460 km2。
專業市場是指同類型或屬性相似的商品,在某一個流通環節匯集在一起經營的商業經營場所,具有“商流”和“物流”等屬性,是專業化分工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具體表現。
依據太原市現狀市場特征,通過資源整合將太原市專業市場分為八大類:
1)農副產品市場;2)小商品綜合市場;3)紡織服裝市場;4)家具建材市場;5)汽車及汽車后市場;6)五金、機電市場;7)鋼材市場;8)其他市場(化工、農資市場等)。
截至2012年年底,太原市共有專業市場100余個,用地規模600 hm2,總建筑面積約442萬m2,商戶個數約3萬戶。其中生活消費品市場69個,生產資料市場31個。
太原市專業市場中有66個位于中環內,29個位于中環與外環之間,5個位于外環以外。六城區中,尖草坪區主要分布小商品、家具裝飾、鋼材市場;萬柏林區主要分布家具裝飾、建材、鋼材、汽配市場;晉源區主要分布五金機電、家具建材市場;杏花嶺區以農副產品市場為主;迎澤區以小商品、服裝市場為主;小店區主要分布汽配、家具裝飾、農副產品、農資市場。
現狀市場存在:市場能級低、以服務省內和周邊為主;與物流、產業的互動關聯程度低;集約程度,現代化水平不足;土地以租賃為主,多數屬未批已建;建筑形式老舊,影響城市景觀;占據優勢區位,加劇城市交通壓力等多重問題。
1)分析太原市各類市場現狀情況,對現狀市場運行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提煉出現狀市場存在問題及成因等。
2)在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城市專業市場建設先進理念、經驗,分析專業市場發展趨勢,提出太原市專業市場規劃的指導思想、規劃目標、規劃重點和分類級配體系。
3)依據太原市實際和專業市場布局規律,制定太原市各類專業市場規劃布局,并進行初步選址。
4)制定專業市場近期建設規劃及行動計劃。
5)提出規劃實施措施與政策建議,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
按照“項目領銜、分類聚集,分區引導、構筑體系”的發展思路,規劃整合現有資源,結合物流園區設置,調整太原市專業市場空間布局,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進一步強化太原市在全省商貿中心的戰略地位。
規劃形成“兩群、四區、多點”的空間布局形態。
“兩群”:三給市場群(家具、小商品)、姚村市場群(汽車、五金)。
“四區”:建材市場、鋼材市場、紡織服裝加工物流園、農副產品物流園區。
“多點”:保留普國汽配城、藍海汽配、聚美瑞;保留尖草坪小商品、丈子頭農副產品;新建清徐化工材料園區化工市場。
現狀情況——太原市現狀農副產品市場共18個,用地規模67 hm2,建設規模45.14萬m2。在各區分布比較均勻。土地權屬方面,多為劃撥用地,由已破產改制的百貨公司、倉庫等用地改造而成的。現狀以1層、2層磚混結構建筑為主,市政配套設施匱乏。
空間布局——在不銹鋼園區內,新店村北側新建潤恒1 722畝大型農副產品市場;現狀保留利民農產品批發市場,占地600畝。
重點項目——潤恒農副產品市場,占地1 722畝。
現狀情況——太原市小商品綜合市場總計6處,用地規模為30.3 hm2(455畝),總建筑面積為31.65萬m2。除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服務全省,其余規模小,均服務于周邊片區居民。
空間布局——“取締一處,提升一處,搬遷四處,新建一處”,具體為:取締太原市迎東綜合市場;提升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搬遷義烏小商品、晉陽小商品、南堰舊貨市場、中奧商城(2016年已搬遷);新建三給村新建義烏小商品市場,占地1 900畝。
重點項目——全面提檔升級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占地300畝。
現狀情況——市場數量為17個,用地規模27 hm2,建設規模96萬m2。主要分布于迎澤區朝陽街兩側,并且有向南北方向延伸的趨勢,大部分用地為未批已建。
空間布局——將現狀朝陽街服裝城進行升級改造。
重點項目——在服裝城東側4 km處配建一處物流批發中心,占地1 593畝。
現狀情況——市場數量為27個,用地規模179.7 hm2(2 695.5畝),建設規模140.93萬m2。主要集中分布在尖草坪區和小店區,土地權屬大部分為租賃用地。
空間布局——家具市場選址于三給街兩側,占地1 084畝;建材市場選址于現狀太原獅頭水泥廠所在地,總用地2 912畝。
重點項目——三給街家具建材專業市場,占地1 084畝。
現狀情況——太原市的汽車及汽車后市場總數有15個(包括4S店120家),總用地面積143 hm2(加4S店173 hm2),總建筑面積51萬m2(加4S店59萬m2)。
全市規模以上大型綜合性交易市場3個,摩托車銷售市場2個,汽車配件市場6個,摩托車配件市場1個,二手車交易市場2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3個。全市約有120戶汽車銷售專營店或4S店,平陽路、太榆路沿線汽車銷售及相關服務相對聚集。
空間布局——在中心城區內劃定汽車交易市場、汽車4S店和汽配市場禁建區;規劃將禁建區內的汽車交易和汽配市場搬遷到三給、杜家寨兩個綜合汽貿園內,用地面積共計3 000畝;保留藍海汽配城和普國汽配城。
重點項目——杜家寨綜合汽貿園,占地1 500畝。
現狀情況——太原市五金機電市場共計7個,總用地規模40.92 hm2,總建筑面積54.5萬m2。河西的市場大多為租用城中村用地,煤機市場和聚美瑞為出讓用地。總量規模小,質量檔次低,但大多數處于盈利狀態。
空間布局——由于五金機電內容涉及范圍廣,品質差異大,經營此類商品的業態有大型市場,主要為批發大宗交易,包括生產與生活資料的各個方面;其余通過社區便利店、百貨超市、購物中心經營的五金機電,來滿足生活消費服務的需求。
規劃選址于姚村鎮建設五金機電市場,占地面積53 hm2(800畝),并且可以與汽配市場合建;現狀只保留小店區的聚美瑞五金機電城,用地150畝。
重點項目——姚村鎮五金機電市場,占地800畝。
現狀情況——太原市鋼材市場的分布范圍主要集中于市區的北部,多分布于尖草坪區。數量總計10個,總用地規模為135.19 hm2,建筑規模總量為15.6萬m2。土地權屬除齊天瑞鋼材市場屬于萬柏林區東社村,其余8個鋼材市場均屬于尖草坪區轄區內的村莊,多集中于三給村。
空間布局——規劃形成兩個主要的鋼材交易區:尖草坪不銹鋼鋼鐵交易園(500畝)與歇子寨后備鋼鐵物流發展區(2 100畝)。
重點項目——歇子寨后備鋼鐵物流園,占地2 100畝。
現狀情況——太原化工市場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雙塔南巷,由山西省太原化工物資總公司主辦。是全省首家大型化工批零專業市場。市場總面積108畝,其中營業區占地10余畝,有商鋪100多間,倉儲區占地90余畝,有26棟標準倉庫。
空間布局——搬遷狀雙塔南巷的太原市化工市場;依托清徐化工新材料園區,布置在清徐縣油房堡村。
重點項目——清徐縣油房堡村化工市場,占地200畝。
1)對中心城區市場進行提檔升級改造,批發功能逐步外遷。根據實際情況,對同類市場,按照集中集約的原則,盡量搬遷至同一市場集中發展區。
2)逐步搬遷中環內專業市場,外遷入園。
3)近期盡快完成較為成熟的專業市場選址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全面啟動專業市場的建設,確保市場建設時合法用地。
該規劃編制前期,項目組進行了較為詳實的太原市專業市場現狀調查,現場踏勘走訪各市場,并以調查表格和圖片形式進行資料采集(備注:調查數據截止日期為2014年12月,選址項目有些已經建成,部分沒有落地,還存在新項目正在選址的情況,因此存在部分數據缺乏及時更新的問題)。同期,項目組考察了成都和昆明的外遷市場情況,并與當地規劃部門及運營商詳細了解了當地專業市場外遷的審批、建設和運營情況,作為案例借鑒,為《太原市專業市場專項規劃》的編制提供了前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