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濤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建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和組織協調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和組織協調就成了我們項目管理人員應當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和組織協調,涵蓋了整個項目工程施工作業的所有場所和場所內開展的生產活動的管理以及工序與工序間、總包與分包之間、總包商與業主、監理、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管理等,解決質量、進度、安全、成本管理之間的矛盾,最終達到有組織、有計劃、措施得當、管理高效地完成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施工任務。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前,應根據合同、工程特點和管理要求等,制訂安全管理目標,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應組織工程現場負責人員召開安全施工座談會,以此來提高施工現場負責人的安全意識,確定各人員在施工現場管理中的職責,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并要求各個施工部門均貫徹執行這一點。并在明確安全施工管理目標的基礎上,強化文明施工要求,滿足設計目標與規范性施工的要求,預防施工中傷亡的發生。
安全檢查是安全工作做的好壞與落實程度的檢測手段,通過安全檢查可及時發現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排除安全管理中的危險性,使施工生產能安全、可控的進行。應對安全三寶、安全裝置、安全防護設施等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應對基坑、模板、腳手架、垂直運輸機械、臨時供用電系統、加工機械等生產過程的安全進行檢查,規范安全管理行為。安全檢查中,需加強對安全三寶的檢查。
(1)安全帽佩戴檢查。要求所有的施工現場人員佩戴安全帽,并保證安全帽的質量,將裂紋、破損的安全帽更換掉。
(2)安全帶的檢查。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正確使用安全帶,預防安全帶打結。此外,在洞口、電梯口以及樓梯口應設置圍欄蓋板。拆卸臺練測應搭設安全網,加強防護性措施。
責任生產落實制定是對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項有力的補充和保證,通過這一制度能夠有效地保證各項安全制度落實到位。將各安全生產責任人的權利和責任劃分明確,通過確立起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開展安全工作,并定期對各安全責任人進行檢查,如果出現違反了安全生產條例的責任人,要及時依據其承擔的責任和相關規定對其進行追究。
安全管理,是施工現場全員、全覆蓋的管理,必須加深施工人員對整個工程的了解,尤其是施工現場的負責人和各個部分的負責人,要對施工人員進行適當提醒和監督,將每個施工環節質量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對于工程中不達標的工序,需要及時向管理部門報告,并進行問題的處理解決。
加強施工現場材料管理,可以預防不符合規定的材料進入施工現場,以此提高工程質量。在施工現場材料管理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施工原材料采購時,應選擇合格的供應商,對原材料的數量、類型、質量、產地等方面進行嚴格篩選,保證原材料采購渠道的正規性,從源頭上把好材料的質量關。
(2)在施工階段,應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檢查驗收,入庫的材料要歸類保管,并做好標識,對原材料的使用情況應進行詳細記錄,并具有可追溯性。
(3)強化施工材料性能檢驗。施工材料性能優劣會給工程建設質量產生直接性的影響。通過檢驗施工材料性能,可以了解施工材料質量。在施工材料運至施工現場時,管理人員應認真檢查材料工商的相關證件,確保材料質量。與此同時,還需檢測材料的性能。就建筑工程項目而言,需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有防水材料、混凝土、鋼材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可設置材料庫房,預防施工環境與施工人員影響材料性能。同時標識清楚不同規格的材料。
(4)做好材料發放管理。管理施工材料的時候,應制定完善的材料發放制度,進行限額領料,預防浪費現象。對于比較容易破壞的材料,發放前應認真核對。
在整個工程建設中,施工人員是項目的實施者。施工人員的職業素養、施工水平會給整個工程建設產生不同的影響。施工人員應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良好的思想品質,能根據施工設計與施工規范,盡職盡責,有效地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產生。具備高水平施工的人員,可靈活處理施工中的各類問題,確保高效完成施工。目前,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還有不少欠缺,易于在工程施工階段產生安全問題,影響工程的施工進度。為避免這一現象的產生,需要建筑企業加強施工人員專業素質的關注度。
(1)基礎性培訓。通過培訓,指出實際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施工人員經過培訓后,可從整體上把握施工的重點,并在施工中合理應用施工技巧。例如,教育施工人員安全問題時,可以為施工人員播放安全事故的相關視頻,讓施工人員明白安全事故的發生原因以及對個人生命的影響。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施工人員遵循施工現場的制度管理。
(2)強化上崗培訓。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屬于系統性的工程項目,由多個分工程共同組合而成,并且各個分項工程之間有著相應的順序。強化技術性培訓可提高施工的針對性,并強調施工中的各類注意事項,促使施工人員熟知施工重難點,保證施工效率。
(3)制定施工制度。對施工人員而言,最有效的約束性標桿是施工制度。依據施工的具體情況,明確上崗要求。施工階段為提高施工現場的管理效率,可以對表現優秀的施工人員進行升職,讓其成為施工團隊中的小組長,展現施工人員的領導能力,同時將工程的施工質量落實到個人。
施工人員的操作水平直接影響到現場事故的發生幾率,標準規范的施工操作流程能夠有效地保證施工生產的安全。因此各施工管理人員要注意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操作時是否符合相關規范,避免由于技術操作失誤導致的施工事故。第一,對于采取的施工方案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考慮,要結合施工現場的真實情況,對于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施工困難要提前做好應急預案;第二,對于施工現場手腳架的搭建工作一定要符合其相關標準規范;第三,對于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和拆卸工作也要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要求。
進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合理地進行進度管理可以確保工程按照或超出預期完成。管理人員在合理科學地調整進度管理的同時,首先要充分地掌握工程項目的需求內容,分析施工進度管理各階段的特征,隨后,通過繪制需求曲線將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項目經理必須要對整個工程的內容了如指掌,統籌規劃道路橋梁的施工進度,策劃施工進度如何按照月度、季度、年度進行量化,用繪圖作為輔助工具,幫助自己依據實際的項目工期與施工資源供應等實際情況進行施工進度分析,從而合理分配實際項目工期和資源,促進施工進度的有效銜接。科學化的進度管理不只對施工進度合理安排,還包括對工程施工工作人員的規劃,將工程項目的工作細化分配到每一位員工身上,要分工明確,加強團隊合作,發揮團體的優勢,從而減少工程整體施工存在偏差的可能性,確保項目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工。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協調管理包括施工活動的組織、施工所有場地的管理和總分包的協調、總分包與業主、監理和政府主管部門的協調等,重點應解決場地在多工種、多專業施工時的交叉作業問題和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管理之間的矛盾等。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及組織協調措施的著力點就在于如何根據工程特點、合同條件、設計和管理要求,科學、合理、高效地使用施工場地,協調好工序與工序間、專業與專業間、單位與單位間的關系,特別應協調解決好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管理的矛盾,只有這樣,才能有序的開展施工活動,完成施工生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