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強作風紀律建設。各級城市管理執法隊伍要嚴肅執法紀律,杜絕粗暴執法和選擇性執法,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確保執法公信力。
一是嚴格執行城市管理執法禁令。對違反紀律發生執法責任事故的,經查實立即啟動問責程序,對已不符合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條件、不適合繼續留在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的,要依法依規予以辭退或調離。
二是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在執法執勤過程中,要文明執法,做到著裝規范、用語規范、行為規范、程序規范,依法規范行使行政檢查權和行政強制權。制定協管人員管理制度,規范協管人員輔助執法行為。協管人員不得從事具體行政執法工作。
(5)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各級城市管理執法隊伍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聚焦影響城市安全、制約發展、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綜合整治。
一是踐行“共同締造”理念。要深入一線,開展深調研、大走訪等主題活動,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吸納企業、學校、媒體、志愿者、商戶、居民等社會力量,廣泛收集并解決大家反映的問題,踐行“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共同締造”理念,讓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凈。
二是繼續推行“721”工作法。要增強為民便民親民意識,通過設立城市管理執法服務崗亭、社區工作站、便民窗口等方式,主動對接社區居委會和居民,提供便民服務。積極與相關部門聯合推動優化公共廁所、便民市場等便民生活圈布局,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綜合運用行政指導、行政獎勵、行政扶助、行政調解等非強制行政手段,引導當事人遵守法律法規,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快速處置、非現場執法等新型高效執法模式,提高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智慧化、精細化水平,提升城市管理執法效能。
(6)強化監督考核。各級城市管理執法隊伍要強化對執法風紀、履職履責、廉政勤政、工作作風等方面的監督,樹立典型,獎優罰劣。
一是加強執法督察。圍繞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履職盡責能力,堅持日常督察與專項督察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不斷提升執法督察質量和水平。領導干部要定期帶隊檢查,對違反紀律規定的,通過糾正、約談、通報批評、調離崗位等方式,及時處理,自我監督、自我凈化。
二是加強考核評優。要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樹立良好執法形象為目標,將“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納入績效考核,細化考核標準,對考核對象進行考核評比,獎優罰劣。
三是拓寬公眾監督。擴寬網站、微信、微博、手機應用程序(APP)、便民服務熱線等公眾參與渠道,開展行風效能評議,接受群眾監督。開展“城管體驗日”活動,邀請媒體、公眾全程參與觀摩現場執法活動,適當開展網絡直播,促進隊伍規范執法、高效服務。
3.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開展“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的工作部署,也是樹立執法隊伍新形象的重要舉措。各級城市管理執法隊伍要強化責任擔當,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狠抓落實,結合實際盡快制定本地區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行動內容、步驟、時間安排等。
(2)加大保障力度。各級城市管理執法隊伍要主動向當地政府匯報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積極爭取財政等部門支持,將學習培訓、裝備配備、宣傳教育等費用列入預算,保障專項行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要及時研究解決專項行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
(3)加強輿論宣傳。要把做好新時代輿論引導工作作為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的大事來抓,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各地要用足用好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開展廣泛宣傳,加強溝通,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傳播正能量。選擇一批主題鮮明、符合地方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城管口號,在主要公共場所進行公益宣傳。通過“城管宣傳周”“城管微電影”評選、“城管故事”征文大賽、“城管知識”有獎答題等系列活動,講好城管故事,發出城管好聲音,樹立典型單位和人物,傳播城管主題文化,打造城管服務管理品牌形象。
(4)強化監督檢查。各省級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要發揮好統籌、協調、督促、推動作用,建立健全評估和督察等相關機制,定期對專項行動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并在每年12月15日前將本地區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及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名單書面報告我部。我部將適時組織開展專項督察,并將專項行動督察結果報送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作為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城市評選的重要參考。對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揚,對工作推動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