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易萌 劉 磊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現階段,我國城鄉規劃由原來的技術控制體系,逐漸轉變為公共政策體系,并發揮出過程監督、結果分析、實施總結作用,以此指導和推進我國城鄉規劃工作進一步發展。雖然現代有很多城市已經開展城市規劃評價工作,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在開展各項工作目的上認識也不夠明確,無形中也對城鄉規劃發展時效性和合理性造成不良影響[1]。因此,需要對我國城鄉規劃實施評估問題引起重視,并強化問題分析,提出有效改進措施,推動我國城鄉規劃工作穩定、持續開展。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重視城鄉規劃工作,其主要原因是在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背景下,要求城鄉規劃工作高質量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城鄉規劃工作朝著法制化方向發展,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工作流于形式化,沒有深入落實到實際,最終也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具體體現在:1)編制工作重復,由于缺乏對規劃編制與實際實施深入探索,使得新一輪城市規劃編制沒有發生較大的改變;2)規劃工作滯后,整個規劃工作只憑借城市現行實際情況進行推測,沒有相應規劃部門、規劃系統在其中發揮輔助作用,進行系統化規劃設計[2]。
對城鄉實施評估主要包含兩項內容:1)城鄉規劃修改和修編,既包含了城鄉規劃實施效果評價,又包含了修改內容必要性論證。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該項工作重點主要放在規劃通過審批上,不僅無法體現出現代城市規劃理念,還違背了評估科學性。2)年度常態評估,該項評估手段的實施,主要是結合規劃部門年度計劃,對工作中存在的績效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解決對策,為下一步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上述所提到的兩種城鄉規劃實施評估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將空間方案的一致性評估及規劃目的作為衡量規劃工作是否達到目的的唯一標準,嚴重忽視了規劃實施過程評價和分析,最終也只能夠對規劃工作表面上存在的偏差進行分析,而無法明確導致偏差發生的根本原因,也就不能夠科學、合理的反饋規劃運作工作結果,未來工作開展也不能夠對其起到借鑒作用[3]。
在開展城鄉規劃工作時,通常會按照比較科學或合理的方式開展,無形中也忽略了利益的有效評判,再加上沒有一個比較科學的評估機制在其中發揮作用,也會影響到評估真實性和可信任性。目前,在城市總體規劃評估中主要包含了發出審批申請、承擔評估、評估支持、編制成果、部門批準和成果備案六方面內容,想要完成這些工作內容需要耗費的時間比較長,最終所得結果也無法保證合理性,再加上花費的評審時間,也使得城鄉規劃實施評估工作難以發揮真正作用。
從公共政策視角出發,城鄉規劃實施評估的目的應當聚焦到考察績效和揭露運作機制兩方面內容上,其中績效考核主要是指通過對城鄉規劃實施結果的詳細分析,對整體規劃工作的優勢特點和執行有效性進行挖掘和總結,同時也為開展下一步城鄉規劃工作提供理論依據。而揭露運作機制主要是指在對城鄉規劃工作持續監督的基礎上,對相應背景和程序進行考察,并對其中潛在的問題進行挖掘和分析,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最終使得規劃實施有效性得到極大提升。因此,我國城鄉規劃部門應當結合當前實際發展情況,準確、清晰認識規劃評估工作,并將這項工作進行分解,在充分重視績效考察基礎上,對規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在推動現行城鄉規劃工作進程上,也為未來工作有效開展提供重要參考依據[4]。
對城鄉規劃內容進行分類,一方面是對城鄉規劃的實施結果進行評價,在規劃工作執行一段時間以后,就需要對規劃工作形成結果進行評估,判斷城鄉規劃工作開展以后是否達到預定效果,對其進行有效評價主要是從空間方案一致性評估、規劃目標復合性評估和政策目標回應性評估實現;另一方面是對城鄉規劃實施過程進行評估,從行政的角度評價城鄉規劃工作實際運行背景及情況,這一過程中包含了政策轉化、利益主體和運作制度三方面內容。由于城鄉規劃實施結果評價是整個規劃評價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因此在對其進行評價時,也要注意從整個社會維度出發進行的評價,并對不同利益關系可能會對城鄉規劃實施結果造成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和評價,進而完善評價維度,提高評價科學性[5]。
開展公共政策評估工作,在對評估機制選擇上通常會結合評估需求進行,嚴格意義上來說需要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結合起來。其中“自上而下”實施評估主要是由城鄉規劃管理部門加以組織,在評估方法選擇上主要是按照定量評估展開,該種評估方法也比較適用于宏觀層次。 因此,對評估者進行設置,應當將政府和實施者排除在外,而由第三方進行,既能夠提高對實施過程評估重視程度,還能夠確保最終評估結果合理性?!白韵露稀睂嵤┰u估主要是由第三方進行主導,政府、實施者等多方參與,實施評價方法主要是以定性為主,該種評估方法也比較適用于微觀層次,在這過程中評估者所表現態度、提出問題和解決措施也更能夠體現出公正性,相應問題和改進方法也能夠真正納入到評估報告當中。與此同時,在評估機制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優化,通過構建制度化評估體系,可以確保整個城鄉規劃實施評估工作在一個合法框架下進行,并有效保障整個評估工作有條不紊進行。除此之外,相應政府部門還應當進一步加強法制引導,建立和健全責任追究制度,以此保證整個評估工作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本文中,對基于公共政策視角的我國城鄉規劃實施評估問題與改進進行分析和探討,主要是從我國城鄉規劃工作發展歷史展開,隨著我國社會不斷進步、經濟持續發展,城鄉規劃工作也逐漸朝著公共政策方向轉變,在進行規劃實施評估時也要求從公共政策角度開展,然而當前城鄉規劃實施評估中存在的目的不夠明確、重結果、輕過程和評估機制落后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城鄉規劃評價時效性和科學性,需要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進一步明確實施評估目的,推動我國城鄉規劃工作穩定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