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衛 棟
(山西省晉中祁縣交通運輸局,山西 祁縣 030900)
農村公路建設工程不同于城市公路建設項目,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的資金投入小,而且對整個公路系統的質量要求較低,但是為了確保整個公路系統在實際使用中的壽命能夠被保障,還是需要以整個工程的質量為有效考慮的因素。除此以外,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對于延長農村公路系統的使用壽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農村公路系統而言,如果沒有嚴格按照相應的行業指標去進行相應的公路養護工作,就會使整個公路系統的運行效率下降,從而影響到公路系統使用者的舒適程度,最終會導致該公路系統周邊農村的經濟發展受到阻礙。只有通過優化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將創新思維以及時代特色融入到整個管理體制的改革工作之中,最終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主要是為了確保整個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質量,所制定的一套具有高度邏輯性的體制,在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實際進行的過程之中,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能夠有效的提升整個建設以及養護工作的質量,從而確保農村公路工作在正式投入到使用中時,不會出現過多的質量問題。對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的改革工作,是為了確保該體制能夠順應新時代農村發展需求所提出的,只有通過不斷對整個管理體制進行優化,才能夠確保整個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的改革工作,主要是從優化管理體制,融入創新意識入手,使整個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能夠體現出高效性。
切實提高施工以及養護工作質量,是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實際的改革工作中,首先需要提高整個農村公路工程建設階段的施工質量,主要從市場準入,施工監理,竣工驗收三個方面展開。首先,在設計相關公路施工工程方案的時候,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調研以及數據采集工作,然后對所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細致的分析工作,主要從農村的地質結構,以及氣候,溫濕度等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再進行相應的設計工作,在設計方案完成之后,要和農村相關的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從而確保所設計出來的方案能夠切實滿足該地區農村公路工程的需求。其次,施工監理是提升公路建設工程質量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同時也是落實最困難的環節之一,就我國目前的施工監理工作而言,大部分的施工單位缺乏行之有效的施工監理體制,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處于縮短工期,以及壓縮工程成本的目的,而省略了大部分的施工監理工作。對施工監理工作的改革,首先需要對傳統的施工監理體制進行革新,可以適當的借鑒國外優秀的施工監理體制,并結合我國農村實際施工的特點,打造出一套符合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的施工監理體系。其次,要加強對相關質量監督人員業務水平的培訓工作,使其在實際的施工質量監督工作中,有能力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最后,竣工驗收是整個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最核心的部分,作為整個公路工程最后的一個環節,如果無法在竣工驗收階段及時的發現整個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就會使整個公路網絡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埋下隱患。所以,在實際的公路質量檢測工作中,需要建立全面的檢測體系,在實際的質量檢測工作之中,需要將新興科技有機的融入到傳統的質量檢測工作中,通過使用高科技的道路質量檢測設備,來提高整個檢測工作的效率,例如在對整個公路工程路面質量的檢測工作中,需要使用紅外線掃描儀對整個路面進行掃描工作,從而檢測整個路面是否存在肉眼無法識別的裂紋。
良好的責任監督體制,是確保整個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工作質量的支柱之一,需要通過對原有的責任監督體制加以改造,創造出貼合實際管理工作需求的責任監督體制。在整個改革工作的過程之后,首先需要對整個建筑以及養護工程進行細致的分析,對潛在風險進行預判,然后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質量監管體制,對整個施工環節中施工難度較大的環節,加大質量監管力度,在日常養護工作開展的基礎之上,針對整個公路工程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增加養護作業的次數,以及質量考核[1]。
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是由上級單位下發相應的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工作開展細則,然后由地方政府進行落實,在執行力以及執行效果上有所欠缺,所以需要通過細化養護工作的管理層級,來提高整個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的執行效果[2]。在實際的改革工作中,要制定相應的上級領導,作為其相應管轄范圍之內農村公路建設以及養護工作開展的主要負責人,當該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工作出現問題的時候,直接問責該負責人。
建設以及養護工作的工作水平,是確保整個農村公路系統管理體制工作正常有序運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想要確保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的開展,就必須通過優化整個農村公路工程建設以及養護工作的工作水平。相應施工以及養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開展。對于整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而言,要定期對施工團隊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工作,使其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強化自身的施工質量意識,其次,需要引進自動化程度高的施工設備,和以往傳統的公路建設設備比較,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設備,具有更高的穩定性,而且在整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施工的過程之中,其效率值也要遠高于傳統施工設備的效率值。對于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而言,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提升整個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工作水平,首先,要從提升整個養護工作的自動化程度去開展,傳統的人工養護模式,效率低,養護效果差,無法滿足現階段農村公路系統對養護工作的需求,所以需要使用智能化的養護設備,在提高整個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提升整個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質量[3]。其次,養護材料的升級,農村公路系統最主要的問題是長期車輛過往對整個路面造成磨損,所以需要從采用耐磨的道路養護材料進行相應的農村公路養護工作,從而使整個農村公路系統的路面持續處于被保護的狀態。
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是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實際的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工作中,要以農村道路的特點為基礎,設計出符合農村公路建設實際需求的方案。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要建設立完善的質量監督體制,對整個公路建設工程各個施工環節展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工作,而對于整個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而言,要從基礎性養護作業入手,嚴格按照前期規劃的養護工作計劃去執行相應的養護工作。總而言之,無論是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的改革措施,或者是對整個公路系統進行系統化養護工作,都是為了有效延長整個農村公路系統的使用壽命而開展的。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對于農村經濟發展十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