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云 鵬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建筑行業是我國重要產業的組成力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建筑工程而言,其結構檢測與加固方法的應用不但決定著項目投資的結果,更重要的問題是當其完工后直接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和人們的財產以及安全緊密相連。而其結構檢測與加固方法應用的整個過程也是形成工程項目實體的重要過程,直接決定著最終產品的質量實際。故而,需要對其在建筑中的應用引起必要的重視,而要做到這點,則需要重點進行結構檢測與加固方法的管理控制,同時,還要制定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有效而科學的結構檢測與加固應用,結合各參建單位做好相關的質量管理以及監督,從而保證好整個工程的建筑施工。在整個過程中,還要結合相關的監督、設計等措施,并與監理配合好,做到結構檢測與加固方法應用的有效管理控制,進而使得項目的品質能夠達到預期的要求。
近年來,各地都陸續出現宏偉的建筑物,建筑樓層也是越建越高,相應的對建筑工程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針對建筑結構檢測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各種的檢測方法共同運用到結構檢測中,從而得出真實的檢測數據。針對不同的結構檢測方法展開歸納,并詳細說明檢測操作方法。
建筑物的砌體是運用磚塊的部分,對建筑物的砌體結構進行檢測時,可運用直接和間接兩種方法。直接檢測法是對砌體的抗壓強度進行檢測計算,根據檢測的強度參數,可以看出施工的質量和所用材料的質量,取樣的時候,會破壞一定面積的砌體,進而使得其伴隨一定損傷,檢測如果選擇直接檢測法,有著較大的工作量和較長的檢測時間,如果選擇間接檢測法,砌體結構不會被破壞,但比較于直接檢測法,數據的準確度相對較差。就間接法而言,是基于建筑材料的相關檢測對整體建筑質量進行評估,此法的誤差相對較大,也是此法的檢測弊端,但是此法也有著自身的優勢,能夠保證建筑砌體不被破壞,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就專業檢測者而言,可以將兩者充分結合,使得建筑物檢測質量的效能能夠得以保證。
對鋼結構進行檢測可以對鋼材料的使用壽命做出合理的判斷,在檢測的時候,一般都采用射線、超聲波等檢測法,基于它們可以將鋼結構在建筑中運用時的韌性、強度等進行確定,在建筑里鋼結構有著較為均勻的分配,因而檢測時重點要集中于強度、韌性以及可塑性上,然而,鋼結構的缺陷也很明顯,檢測時要看其連接部位是不是也伴隨銹蝕以及其程度情況。
就混凝土而言,在對其強度進行檢測的時候,要使用鉆芯以及回彈法,就前者而言,是通過對混凝土的直接鉆取來獲得樣本,接著合理檢測這個樣本,進而獲取可靠的數據參數,將混凝土抗壓性及時獲取,此檢測法會對混凝土的結構有所破壞,進而使得損傷到一些重要支柱的結構位置,因而此種方法難以得以廣泛應用。檢測混凝土強度時,還可以運用回彈法,但該方法有著不高的數據準確度,在此兩方法間,還存在拔出法,該法不但有著較為簡便的操作,對混凝土結構傷害也不大,有著較為精準的測量結果,在檢測中使用較多。
就建筑物而言,因為一些自然及使用氛圍的因素,可能伴隨承載力太少的情況,甚至不少建筑物還伴隨裂縫等缺陷,基于這種現象,需要將建筑加固措施進行合理運用,進而更好的維護建筑物,使得其能夠對安全使用度恢復使用,在維護中,如果發現建筑物伴隨裂縫,要在第一時間采用修補措施將裂縫處理掉,接著結合實際看是不是要對其進行加固措施。
在進行施工中,加大截面加固措施有著工藝簡便的優點,也有著較強的適應性,并且在施工過程中施工者加固施工經驗也十分豐富,能夠在各種環境實施加固,但施工時間可能會有所延長,進而影響到建筑在生活中的使用,同時堅固后也會縮小建筑空間。
加固的時候及時替換伴隨缺陷的混凝土,清除破損的混凝土,然后采用合理辦法將具有較高強度的混凝土進行置換,使得其承重力得到無形提高,進而使得其使用能夠保持正常。
此類加固措施有著較為均勻的受力,并且可靠安全,在現場工作中不會占有很長時間,有著相對較高的工作效率,操作相對簡單,但需要較多的鋼材。
施工加固的時候,較小的影響到生產及生活,處理加固后也不會減小空間,操作如果合理能夠使得建筑物有著合格的重力,從而正常進行生活中的使用,施工的時候,需要結合膠粘工藝使得加固效果得以保證。
就建筑工程而言,控制其結構檢測與加固方法應用可謂是一個具有較強綜合性的工作。故而,需要處理好建筑工程中的各個環節,從而依據技術管理控制計劃將各個問題在施工中得以妥善的處理,進而保證項目的品質能夠達標。一句話,品質是建筑的重中之重,決定著參建單位的生命,決定著工程建設的結果。只有項目的品質得以保證了,才能將較好的品牌建立起來,進而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總而言之,控制建筑工程的結構檢測與加固方法應用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系統并具有較強復雜性的過程,而當前,在控制結構檢測與加固方法應用時,要求格外重視項目團隊的建設,并且認為管理者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是主體力量,故而,需要重視提升管理工作者的素質,從而進一步推進結構檢測與加固方法在建筑中的應用,最終使得建筑品質能夠符合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