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燕 青
(太原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太原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目前供熱面積達到了1.45億m2,占全市城區供熱面積的75%,運行規模龐大,管理成本高昂,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各項能耗指標不可回避的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其中,供熱計量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2012年,集團公司要求新入網的新建建筑全部安裝具有遠程集抄功能的超聲波熱量表,并對供熱計量裝置實行嚴格的招投標制度,同時要求入圍的熱量表企業的熱表遠程信息系統必須具備抄表查詢、故障報警、經營收費、統計分析四大功能,與此同時,集團公司還規范和完善了供熱計量工作流程和細則,制定了《供熱計量管理辦法》《熱計量表、遠程控制鎖閉閥安裝要求》《供熱計量收費合同》等制度文件,編制了《供熱計量資料匯編》《供熱計量用戶手冊》等技術宣傳資料,細化了新入網用戶的供熱計量實施方案及熱計量專項驗收方案,嚴把熱計量裝置的安裝、調試等關鍵節點,保證熱計量工作不欠新賬。
在采暖季當中,集團公司的供熱計量管理月報對所有已實施計量收費的公建、住宅的各項能耗做詳盡的數據分析,為各供暖分公司的生產運行、輸配調度提供數據支持和合理化建議。
2016年采暖季,集團公司按照財務制度要求的規格標準,建立健全了太原市熱力集團公司熱計量裝置臺賬;2017年采暖季,為提高供熱收費率,集團公司決定對供熱范圍內擴網的新建建筑在安裝熱量表的同時安裝遠程控制鎖閉閥;對符合分戶控制條件的既有建筑,增設安裝遠程控制鎖閉閥。同時在招標入圍的6個熱表廠家的抄表系統各自獨立運行、抄表數據各自存儲的基礎上,集團公司整合資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供熱計量信息管理平臺,極大的優化和提高了供熱計量數據的采集、傳輸、使用和維護管理工作。
在國家節能減排、太原市五城聯創的大環境下,集團公司供熱計量工作的開展和推進得到了省、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大力支持,自2012年采暖季開始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已歷經六個采暖季,截至2017年—2018年采暖季,熱表安裝面積已達3 224萬m2,熱表安裝數量247 898塊,已推廣實施的計量收費面積1 415萬m2,占太原市已實施計量收費面積的47%,其中,住宅面積達1 290萬m2,公建面積125萬m2,涉及小區和單位140家,惠及10萬余戶居民。經統計,集團公司實行熱計量收費以來,六個采暖季累計退費額達8 700余萬元,按照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標準折算,太原市熱力集團公司實施熱計量所節省的能源相當于減少燃燒標煤17.4萬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59萬t、二氧化硫排放1 179 t、氮氧化合物排放1 288 t,為太原市的藍天碧水貢獻了一份力量。
隨著集團公司供熱計量小區面積的逐年擴大和安裝熱計量設施數量的增加,相應問題逐步顯現。
根據JJG 225—2001熱能表檢定規程規定:熱能表的檢定周期一般不得超過3年。國家四部委在2010年(14)號文件中明確規定:“對于具備條件的低區,居民用供熱計量器具的檢定費用由同級財政保障,暫不具備條件的低區,收費標準從低核定”。太原市政府在并政發2010年(31)號文件中也規定了“安排供熱計量改造專項資金和居民住宅建筑供熱計量周期性檢定所需資金,為供熱計量改革工作提供積極支持”,但目前這一費用仍未落實。
為繼續推進供熱計量工作,保證計量的準確性,2014年集團公司投資50余萬元,自行購置了兩臺熱計量檢定裝置,對集團公司范圍內到檢定周期的熱量表進行抽檢,以確保供用熱雙方的切身利益。但這仍然改變不了周期檢定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現狀。
目前,技術監督部門對熱量表的首次檢定不收費,實施熱量表的備案制度。備案制度的出發點是好的,在供熱計量事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可以避免走彎路,引導市場規范化、合理化,穩妥有序向前發展,但從該制度的實施措施和效果來看,增加了很多繁瑣的環節,過多用行政手段代替了市場機制,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國家政策規定了實施熱計量收費的建筑的熱費價格中應包含熱計量裝置的維護和更換費用,太原市政府在并政發[2010]31號文件中也明確規定:“供熱計量裝置初次安裝費用應納入建房成本或改造費用,維護管理或更換費用應納入供熱價格成本。”然而目前的計量收費熱價只是按照電廠售熱價格簡單換算而來,維護管理和周期檢定的拆卸、安裝費用及8年質保期后的更換費用全部未予以考慮,致使這部分費用缺失。
太原市目前對新建建筑的竣工驗收供熱企業不參加驗收,對目前國家規范中的很多“強制性條款”缺乏制約管理部門,對熱計量裝置安裝不完善或者安裝后具備條件但不實施計量收費的行為,熱企沒有處罰依據和強制手段,而一到供熱日期,供熱企業迫于各種壓力只能按時供熱,導致供熱計量工作不能按國家標準執行。
通過建立熱計量裝置臺賬,我集團公司范圍內共安裝戶用熱計量裝置24萬余臺左右,站表、樓表等大口徑熱計量裝置也達到上萬臺,這些裝置和遠傳系統平臺的管理難度增大,措施不足,導致與用戶糾紛不斷,疲于應對,供、用熱雙方難以建立信任。所以對這些熱計量裝置的產權、維護、更換的責任主體還需主管部門進一步明確界定,盡快出臺詳細的政策。
根據《民用建筑節能條例》規定新建建筑實行集中供熱的應當安裝供熱系統調控裝置、熱計量裝置和室內溫度調控裝置,但在實施的過程中,開發商和產權單位為了通過節能驗收,通常只安裝熱計量裝置,大部分都沒有安裝室內溫控閥。但是溫控閥是供暖系統流量調節最主要的調節設備,它既可以提高室內熱環境舒適度,又可以實現節能,所以室內溫控閥安裝的缺失致使用戶行為節能成為空談,也會影響計量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目前,集團公司2010年安裝的戶表已到法定周期檢定時間,而所需要的費用至今沒有落實。這一資金不落實,列入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到期未檢定的將不得使用,供熱計量工作將出現停滯,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政策落實三年周檢費用,確保供熱計量工作持續推進。
針對目前熱表首檢備案制環節繁瑣的事實,希望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制定相關措施,優化首檢工作流程和方法,縮短首檢工時,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熱價的制定沒有包含熱計量裝置的維護管理和周期檢定的拆卸、安裝費用及8年質保后的更換費用,希望價格主管部門出臺合理的供熱計量價格,以調動熱企和熱用戶參與供熱計量改革的積極性,促進熱量計價收費。
針對目前熱計量安裝不完善或者安裝后具備條件但不實施計量收費、熱計量裝置的維護、更換責任主體界定不明確以及大部分熱用戶不安裝室內溫控閥的現象,希望政府部門出臺、細化相關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切實促進建筑節能,推動熱計量工作的開展。
一是對集團公司供熱范圍內符合供熱計量收費要求的新建建筑必須實行供熱計量收費,按國家、太原市相關政策要求對不符合供熱計量收費要求的新建筑不予供熱;二是對各供熱分公司下達年度實施供熱計量收費面積目標任務,并進行嚴格考核,引導供熱計量收費工作深入開展。
嚴格落實新建建筑工程建設與供熱計量設施安裝同步。對供熱分項工程進行把關查驗,確保新建建筑供熱計量裝置成系統安裝,具備計量收費條件。
組織各分公司加強對供熱計量裝置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有效杜絕產品質量不合格現象。加強供熱計量施工監管,積極參與并指導施工單位實現規范安裝。
今后應加強供熱計量方面的技術培訓,提高各環節計量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借鑒和推廣計量工作模范省、市的經驗,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供熱計量宣傳活動,設立大型宣傳廣告和制作生動的宣傳畫冊,深入供熱計量小區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向群眾宣傳供熱計量收費政策,使熱用戶熟悉了解熱計量裝置的使用方式及行為節能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行為節能水平,積極爭取群眾理解和支持,營造供熱計量收費改革良好輿論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王建軍.從供熱企業角度看供熱計量[J].供熱計量,2014(3):101-103.
[2] 郝富春,龐印成,高永學.淺談熱計量項目的實施與推廣[J].區域供熱,2009(2):87-89.
[3] 張 茜.談供熱計量項目的實施與推廣[J].山西建筑,2015,41(1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