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曉 飛
(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山西 太原 030009)
汾河作為山西省重要的河流,汾河治理三期工程是在汾河二期工程治理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的治理范圍為北起二期工程的末端(祥云橋下游500 m處),南至晉祠迎賓路以南2 km,利用2座閘壩形成了2級蓄水池,治理總長12 km。治理的主要項目就是在二期工程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防洪防澇治理。在治理過程中依據科學治理和綠色治理的理念相結合進行,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下同時保證治理工程的美觀和適用性。目前,對于汾河治理三期工程已經進入主要階段,對于如何進行工程施工質量管控需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和分析,在進行治理過程中主要需要遵守的就是質量與進度相統一,質量與安全同時兼顧,保證工程的正常完成,同時保證汾河治理三期工程的圓滿完成。
汾河治理工程已經有過去的經驗,在治理二期的基礎上進行三期的治理,能夠借鑒之前治理的經驗和治理的監管過程。在進行汾河治理三期工程的過程中,首先要確定治理的基本原則。具體的原則如下:首先是全面統籌原則。對于汾河治理三期工程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進行全面范圍的統籌,兼顧各方,做好基本的工作。其次是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為本作為工程治理的理念主要就是在治理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考慮人的因素,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式,利用基本的技術保證人與河流的和諧。再次就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因地制宜顧名思義就是在治理的過程中要采取適合于當地生態和環境的治理措施,如果遇到其他的意外情況,需要根據當地的主要特色進行整理和改進,保證實施工程的合理性。最后是治理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河流的治理本來就是為了更好的進行發展,在進行治理的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可持續發展是現在社會發展的主要理念,在進行治理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進行重視。基于上述四個原則,進行汾河治理三期工程的過程中需要重申這幾個主要的原則,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統一性問題,在最大基礎上進行環境和治理的協調,完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根據資料顯示,汾河治理三期工程的治理范圍是防洪、河道蓄水、游船通行,以及為兩岸景觀建設搭建平臺。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拓寬并新建堤防和加固堤防;主槽護岸;壅水閘壩及船閘2座;灘岸防護、二級平臺填筑及防滲墻均約24 km;兩岸新建排污暗涵約24 km;風峪河、許坦渠入汾口治理;其他配套設施建設。在建設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整體的治理和管控。進行工作的主要內容如下:首先要對大堤進行加固和擴建,這項工作是在二期工程的基礎上進行繼續開展,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建設工程與原有工程的匹配與適應性。其次是對主槽岸墻的建設。主要就是進行基坑的開挖或者基坑降水、基礎碾壓、格網石籠砌筑、墊層及反濾土工布的鋪設、土方回填這些工程項目。再次是河道疏浚,主要是對河道內的河床進行清洗,并且對高于設計河程的河段進行開挖,對于低于設計的部分維持不變。其余的工程項目按照工程要求的進行,完成河道治理的整個過程。
對于汾河治理三期工程在進行治理的初期階段,需要注意的是質量與安全監督書的簽訂,此外需要做出相應監督計劃書和監督細則的具體書簽發和工作交底這幾項工作。在進行初期監督的過程中,先對主要的項目進行核實,保證質量與安全監督書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保證監督工作的具體的安全條例,對工程實施的每一部分需要進行監督和注意的安全問題進行核實和確認,完成質量與安全監督書的簽訂。根據工程中需要進行監督的部分和安全問題進行仔細的審查,制定準確的監督計劃書,在進行監督的過程中根據監督計劃書進行。對于監督細則的制定需要請專業的人員進行詳細的審核和制定,對工程中具體的問題提出和注意,保證監督的具體性和適用性,從而制定出適合于汾河治理三期的監督細則的具體書。之后完成前面的這些部分就可以進行工作的交底了,完成監督的前期工作,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了。在制定監督細則時需要根據工程的不同項目進行設計和完成,針對工程項目進行有效的實施,及時的進行申報和管理。
治理過程的監督主要是針對建設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檢查和審核。整個汾河治理三期工程的建設過程的質量監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需要嚴格的落實施工質量管理專門的機構。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具體的技術類工作需要進行檢查和審核,保證工程能夠按照投標文件進行,保證質量管理部門的質量,進行工業化的配備,同時保證質量管理人員的負責任和技術,從而保證工程質量管理的安全性。針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設定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以及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進行查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針對工程中具體的實施情況與預定情況進行對比合作,完成基本的檢查過程。比如在汾河治理三期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灘岸防護、二級平臺填筑這兩個項目的實施需要進行準確的核查,對于建設過程中的技術是否達標,是否滿足基本的計劃,進行具體的檢查和整理。整個建設工程的階段,都需要對每一項建設進行仔細的檢查和審核,不達標的立刻進行重新建設。完成治理過程的監督,就是整個工程的交工監督管理。
完成治理過程之后,就要進行工程的驗收,在驗收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分部工程驗收結論核備,之后再進行單位的工程驗收結論核定。在工程的驗收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各個項目進行核查驗收,完成工作的總結。在進行工程驗收的過程中首先針對建設項目進行具體的檢查,檢查各個項目是否符合建設的要求和標準,進行專業化的核查,確定工程的安全性和質量,完成工程的項目的核查之后,針對整個工程進行檢查和驗收,沒有質量問題的情況下完成整體的驗收。
在進行工程的質量監管過程中,還需要針對工程建設的合理性進行檢查和審核。對于工程建設的合理性主要是針對建設過程中的具體的項目是否符合整體的建設理念和環境的要求以及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需要在建設的時候進行核對和審查的,對于不合理的部分進行改進,力求工程完全合理。其次就是工程建設中材料的合理利用,以及工程時間的合理安排,保證工程的合理建設。
在工程的建設中,需要對工程建設的人員進行合理的配置,能夠在建設的過程中具體的進行專業化的負責,不同的建設項目進行不同監督人員的分配,合理分配的基礎是專業化,針對具體項目要求的專業進行專門的分配,保證項目完成的質量。針對人員的合理的配置根據各個人員的專業知識進行分配,完成整個項目的專業化監督,能夠順利的進行最后的交接和驗收。
在治理過程中,除了治理工程質量的保證之外,還需要進行經費的管理也就是成本的管理,在保證建設質量的基礎上進行成本的節約,在進行材料的選取和其他的成本部分,選用最合理的材料進行建設。完成整個工程的低成本高質量的建設,保證工程的順利建設和完工。
汾河治理三期工程屬于中小河流治理的部分,在工程施工的監管過程中,針對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不斷的完善工程的建設。在此后的建設中不斷的加強工程的質量監管,保證工程的安全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