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婧
(山西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45)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也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意味著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在不斷的與國際水平接軌,建筑行業也在不斷的與世界接軌。我國的建筑行業正在逐步的從傳統的模式轉變為目前“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的模式。尤其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國內的建筑項目主要由國外的一些建筑施工單位承擔;
2)國外的建筑項目主要由國內的一些建筑施工單位承擔;
3)各施工單位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1]。
近年來,全球經濟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全球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建筑行業也不例外,即最初被認為暴利的建筑施工行業也已不復存在,建筑行業在未來也即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而且,在各種不利條件的影響下,建筑行業的成本也較之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進而大大減少了該行業的利潤率。因此,目前建筑行業的一個首要任務就是如何保證該行業的利潤率不再降低,甚至可以達到穩步的增長狀態。本文著重研究建筑施工的成本內容,如何控制建筑施工的成本,最終提高該行業的利潤率。
成本這一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本直接決定著利潤率的高低。如何在建筑施工項目中嚴格的控制成本也是保證建筑行業利潤率的重要因素[2]。建筑行業的成本控制指的是,在施工的過程中,采用有效必要的管理手段和辦法監督管理施工的一個系統管理過程。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控制施工過程中的物料消耗、人力資源的消耗,指導、監督并限制在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費用支出,并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嚴格將成本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以確保最終項目的利潤。施工單位主要從建筑施工項目這一方向實現對整個項目的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項目成本可以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方面的內容。其中,直接費用一般包括有:人工消耗費用,施工的費用以及在施工過程中使用機械設施的費用等;間接費用指施工單位為施工做準備,組織施工以及管理施工正常運行的費用,主要包括有:施工人員的工資、社會福利以及勞動合同保護費用等。需要明確的是:建筑施工項目的成本不包括施工人員為社會所產生的價值和在施工過程中的一些非生產類的費用支出[3]。
建筑施工項目的成本可以根據不同的分類方式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在本文中筆者根據成本的核算方式來確定施工項目成本的分類。根據核算方法的不同,項目成本可以分為三大類:預算成本、計劃成本以及實際成本。
1)預算成本。預算成本作為項目實施前期對整個工程成本的估算決定了該項目工程實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預算成本指的是:某一個項目在實施前,根據專業的標準對整個工程實施的成本進行預測,它是決定該項目工程是否能夠盈利以及盈利多少的前提條件。
2)計劃成本。計劃成本指的是項目負責人根據施工單位采取的技術措施、組織方案以及管理措施等不同情況分析在施工過程中費用支出。該項成本根據施工單位的不同而不同,直接由施工單位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等具體情況來確定。因此,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均會將計劃成本中的各個項目進行分解并分析,將每一項都控制在范圍之內。
3)實際成本。顧名思義,實際成本指的是項目實施過程中實際的費用支出,直接明顯的反映出該項工程的實際消耗。通過實際成本可以準確的計算出該項工程的最終利潤。
總之,施工項目的這三類成本是相輔相成的,預算成本是用來指導計劃成本的實施和管理的,實際成本根據計劃成本來實現其支出,通過實際成本完成對計劃成本合理性的考核。
鑒于建筑施工項目不同于別的行業的特點,該項目的成本控制是一個相對復雜、周期相對較長的過程,通過對不同施工單位調查研究分析,總結出以下幾條施工成本控制中常見的問題[5]。
建筑合同作為一個有效的法律手段實現對甲方和乙方的約束條款,是建筑項目成本控制的前提條件,而合同意識的強弱直接決定了成本控制的嚴格與否。建筑項目的合同規定了該項工程的技術要求、交付時間等要求。如果施工單位無視合同,就會在施工過程中表現出肆意妄為的行為,對整個工程造成的損失將不可估量。只有完全按照合同的要求進行施工,才能有效、得心應手的掌握施工的進度和質量以及時刻注意在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才能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整個項目的成本。
在某些施工單位中,項目經理成本控制的管理意識薄弱,僅將重心放在了整個工程的利潤,而完全忽視了項目成本的過程管理控制。主要表現為,在一個項目工程實施之前,還沒有準備好控制成本所依據的成本計劃;而且即便已經在施工之前起草了相應的成本的計劃,而真正的在施工過程中無法將計劃付諸實施。
此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對成本的控制做指導,現有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無法對領料、用工以及費用開支做定量的記錄,導致成本的控制失控,一旦出現問題也找不到該問題的原因。
某些施工單位的人才匱乏,沒有專業人員使用機槭設備,導致材料的利用率不高,間接的導致了材料的浪費,資源的浪費,導致項目成本難以控制。另外,由于人才的缺乏,沒有專業的人才研究工期和成本的關系,使得施工人員在不了解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盲目的趕工期,也導致了成本的增加。總之,有些施工一味的追求工程的質量,沒有與實際條件相結合,對工程的成本研究不夠透徹,雖然提高了工程的質量,但是工程的經濟效益卻不理想。這就是所謂的“質量”和“成本”二者的關系沒有協調適當。
通過分析造成建筑施工項目成本失控的原因,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改善施工單位對施工項目成本的控制:
1)強化對施工項目合同的管理。施工單位制定與其單位相匹配的合同標準,保證其在施工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實現對質量和成本的控制。同時,還需建立相應的合同評審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保證本單位可以實現對項目成本的管理。
2)進一步改善施工單位的管理模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建立與本單位相適應的市場管理模式;其次,建立以工程為核心的生產管理體系;最后,將本單位的管理層和作業層分開管理。
3)協調項目管理過程中的“質量”與“成本”二者之間的關系。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降低工程的成本消耗。這就需要施工單位制定有效的質量成本管理方案、研發新的施工方案,最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可以在短期內交工并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