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琳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某高校生活服務中心地上3層,總建筑面積14 458.32 m2。生活服務中心地上3層;建筑分為兩部分,北面為鍋爐房、廚房操作間、學生教職工餐廳;南面為校醫務所、超市、浴室、開水間(含開水鍋爐房)、水泵房、生活水池、生活水池、商店、理發店等服務用房。建筑高度17.54 m(室外地坪至屋面結構層最高點),北面餐廳、食堂1層層高6.0 m,2層層高5 m,3層層高5 m,鍋爐房層高5.4 m。南面超市、公共浴室、醫務室等局部1層層高5 m。局部有夾層,夾層層高3.0 m。景觀平臺上的建筑層高不等:文具店、書店層高11.6 m,學生會、心理咨詢中心層高10.7 m,學生社團服務中心、商店層高9.8 m。
1)本樓由于功能特點(既有餐廳食堂,又有公共浴室、醫務室等其他功能用房),本工程用水量最大功能為餐廳食堂和公共浴室。二者的最大用水時間不在同一時間,給水管段的設計秒流量的值應該為設計秒流量小的那部分功能用房的平均用水時平均秒流量與設計秒流量大的那部分功能用房的設計秒流量之和。
2)校區的生活水池位于本樓南面一層屋面景觀大平臺下,擁有獨立的出入口,避免不同使用人群之間的相互干擾,方便使用,滿足疏散要求。生活水池有效容積為300 m3。
由于短期內校區周邊無市政給水管道,故給水水源為自備水源井,本樓內集中設置生活水池水泵房,生活水池有效容積300 m3。生活給水系統的水質需符合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供水方式上行下給,給水管道枝狀布置。
由于水源為自備水源井,為了保證水質,生活水池中設置了水箱自潔消毒器,進行第一次消毒處理。第二次消毒處理使用紫外線消毒儀。南面一層屋面景觀大平臺下設有水處理機房,使得水質有了三重保證,從而保證全校師生用水的安全、舒適度,并且減少雜質及水垢對管道的供水影響及減少對管道的檢修維護工作量。
公共浴室設置集中熱水定時供應系統,采用供給混合水溫的單管IC卡式淋浴器。熱源為太陽能熱水系統,輔助熱源為空氣源熱泵。即太陽能集熱管集中加熱的熱水通過換熱器加熱太陽能貯熱水箱中的水,該水箱中的水由輔助熱源通過半容積式換熱器進一步加熱后,作為生活熱水供應,熱水溫度為55 ℃。輔助熱源的控制由換熱器上的溫包和溫控閥來自動控制。
本工程一層設有開水間,定時供應學生用水,提供100 ℃開水。開水間設燃氣開水爐兩臺,供應全校師生飲用。
中水原水為學校生活污水,經校園污水處理站處理,處理達標的水供校區所有公共衛生間的沖廁用水。
衛生間采用污廢合流制排水系統。室內地面層以上的衛生間排水重力自流排至本樓附近的污水管網。1層、2層、3層食堂操作間、加工間的污水因為含油量大,為避免日積月累管道堵塞,經室外隔油池處理后排出。生活污水先進室外化糞池,底層污泥進行沉淀發酵,上層污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的標準后,一部分由管道輸送至各建筑物,用于各建筑內所有公共衛生間沖廁用水。另一部分排至校區附近的退水渠。
公共衛生間和公共浴室均設置了專用通氣管,保證排水通暢。
高校廚房因服務人數眾多,污水含油量大,為了保證廚房排水的隔油效果,所有的廚房均在室內設置了器具隔油器進行隔油處理,廚房排水管初始外后設置隔油池,做到雙重處理,保證了處理效果。
本工程屋面不大,屋面雨水采用87型半有壓排水系統,避免由于虹吸系統管道壓力過大帶來的風險。屋面的雨水由雨水斗收集,排至室外散水。
室內消火栓系統采用臨時高壓制,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設于本樓南面一層屋面景觀大平臺下。消防水池有效容積810 m3,水池分為兩座。水泵房內布置室內室外合用消火栓加壓泵,共三臺,兩用一備。消火栓泵從消防水池吸水。校區最高的辦公樓頂上設一座有效容積為36 m3的消防水箱,用來滿足著火初期的消防用水。水箱間內設置一套消火栓系統和一套自噴系統增壓穩壓設備。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18年版)第8.3.4條(2)的規定,本建筑僅在北側食堂餐飲功能區設置了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按中危險Ⅰ級火災設計。經計算,共設置濕式報警閥組2組,設于開水鍋爐房間南側空地,地面設有排水溝。報警閥前管道環狀布置。
本工程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采用臨時高壓制,兩臺自動噴水系統加壓泵設于本樓南面一層屋面景觀大平臺下的消防水泵房內,一用一備。噴頭均采用玻璃球閉式噴頭,有吊頂處采用裝飾型或下垂型加裝飾板,無吊頂時采用直立型,選用k=80的標準噴頭。除廚房外噴頭溫級為68 ℃,廚房噴頭溫級為93 ℃。
校區辦公樓屋頂設消防水箱和增壓穩壓裝置,引專用供水管至報警閥前。
廚房排油煙罩安裝自動噴灑滅火系統(廚房排煙罩滅火系統)。排油煙風管內采用260 ℃的高溫噴頭在廚房排煙罩風管內,水平每隔3 m設置260 ℃的高溫噴頭,如果有廚房排煙罩風管穿過各樓層至屋面排放,需在風管最高處增加噴頭。
變配電室設置氣體滅火系統。采用90 L無管網型(即箱柜式)七氟丙烷氣體滅火裝置:單瓶組90 L箱柜式滅火裝置共設置2套(90 L儲氣瓶,氮氣加壓2.5 MPa)七氟丙烷滅火劑。各保護區域的頂板及地板,需與其他房間的封閉隔斷,保護區圍護結構及門窗的允許壓強不宜小于1 200 Pa,門應朝外開,且門窗應有自閉功能。
本工程滅火器配置場所按民用建筑中危險級A類,變配電室按中危險級B類,均采用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
1)本工程的衛生潔具的配件應采用建設部指定的與潔具本身相配套的節水型產品。給排水系統所采用的水嘴、衛生潔具、淋浴器等按照相關規范根據建筑標準、設置場所、使用對象等確定,且應符合CJ—164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要求和規定。
a.潔具的水嘴應采用陶瓷材質,密封,質量良好并且耐用。
b.水嘴、淋浴噴頭內部設置限流配件。
c.采用液壓腳踏閥蹲式大便器,感應式小便器,洗手盆采用感應式水嘴。
2)水池、水箱均設置溢流水位和報警水位,以免由于進水閥發生故障導致溢水。
3)給水系統控制的最不利用水器具的靜水壓力不大于0.45 MPa,入戶管水壓大于0.35 MPa時,應設置減壓閥組。
1)給水、中水支管水流速度盡量控制在1.0 m/s,以免管道引起共振或產生水流噪聲。
2)污水經處理后排放,防止造成污水管網的淤塞。
3)集水泵坑采用防臭密閉人孔蓋,以免室內環境受到影響。
4)室內排水系統應設置通氣管,以免污水流動時管道內壓力變化破壞衛生器具水封,防止污染室內空氣。
高校生活服務中心的給水、熱水系統設計的主要特點是用水量大、安全級別高、用水時間不同時,規律性差,管路也相對復雜、系統設計復雜。設計時應保證供水安全性,且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優化系統,合理布置管路和設備用房。
在保證用水品質的前提下,采用中水系統,合理利用水資源,節約傳統水源,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
對廚房的含油廢水進行單獨的水質處理,保證了廚房污水管道的通暢、使排水水質達到了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