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安 然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大高廟溝是開封市市級河道,其河長最高層級為市級。大高廟溝為下惠賈渠的一級支流,發源于開封市范村鄉周里崗村,沿東南方向穿過傳里寨村、大關頭村、大高廟村、田莊村、余元村,經金箔楊村流向南,經青崗村、楊樓村后轉向東南方向,而后經過張齊莊村,在大雙溝村匯入下惠賈渠。干流全長20.44 km,流域面積47.5 km2。主要支流有高楊溝,位于大高廟溝左岸樁號2+821處,全長10.86 km。
經過現場調查,主要針對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線管護、水環境治理、執法監督等一系列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大高廟溝為雨源型除澇河道,近年來降雨減少,水資源短缺,河道生態徑流嚴重不足。上游長期無水,降雨過后地表徑流在很短的時間內順著河道流到下游,河道蓄水能力不足。并且大高廟溝沿線沒有設置水質監測斷面。
大高廟溝常年無水,部分有水河段水質較差。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多是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沿河兩岸無污水處理廠和設備設施。農業污染主要是畜禽、水產養殖污染以及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入河等。通過調查,大高廟溝共有入河排污口共計22處,全部為沿岸村莊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污口,通過明渠或者混凝土管道排放到河道;河道受影響區域內的養殖場(包括魚塘)共13家,部分已經廢棄,屬于小型不上規模養殖,均沒有糞污處理設施;流域內11個行政村,均未納入排污管網,面源污染嚴重,雨污混排。
開封市近年沒有開展河道定邊劃界確權工作,岸線范圍不清,功能不明確。調查發現河道沿線有簡易廁所、簡易民房等侵占河口現象,給河道管理帶來諸多困難,且存在一些河坡種植現象。最為嚴重的是大高廟溝的違法取土情況,樁號1+819~13+710范圍內,共有53處違法取土情況,對河道邊坡及河底造成嚴重破壞。
沿河居民向河道傾倒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及農業廢物,尤其是村莊附近及橋梁上下游,共33處,約208.5 m3。垃圾堆放較多的地方為王崗北橋處,約40 m3生產垃圾及農業廢物堆放在橋梁上下游,已經造成河道擁堵。其余垃圾堆放量都不太大,為0.5 m3~20 m3之間。堆放方式均為無圍擋無覆蓋隨意堆放。
大高廟溝管理機構祥符區趙口引黃灌區管理處現有保護人員足夠,但是并未形成各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執法手段軟化、執法效力不強,沒有建立健全的河道日常巡查制度,對涉河違法行為沒有足夠的打擊力度及震懾效果。執法能力不夠強大,需要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
大高廟溝為渦河的二級支流,全面清理非法設置、設置不合理、經整治后仍無法達到排放要求的排污口。對偷設、私設的排污口、暗管一律封堵。對污水直排口,一律就近納管或采取臨時截污措施。對雨污混排口,一律完成整改。依據《開封市轄惠濟河、賈魯河、渦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堅站實施方案(2017-2019年)》,渦河邸閣赫莊水質目標控制在化學需氧量30,氨氮1.5。嚴格水功能區管理監督,根據水功能區劃確定的河道水域納污容量和限制排污總量,切實監管入河排污口,嚴格控制入河排污和主要污染物總量。
大高廟溝目前沒有設置水質監測斷面,綜合考慮,建議分別在大高廟溝入處、祥符區、通許縣行政區交界處(樁號2+450)、東周李崗節制閘(樁號20+037)三處設置水質監測斷面。
大高廟溝未編制水域岸線規劃,參照《河南省河道管理條例》規定和開封市相關國土空間規劃與區劃,無堤防段的管理范圍為河道5年一遇除澇斷面的河口外3 m。
參照《河南省河道管理條例》規定和開封市相關國土空間規劃與區劃成果,取兩岸河口線以外各30 m的區域為河道工程保護范圍,在此范圍內禁止挖洞、建窯、打井、爆破等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動。
明確沿線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和界限,布設管理界樁,界碑分縣(區)、鄉、村三級,當鄉級界碑和村級界碑在同一位置時,只設鄉級界碑(鄉級界碑可以雙面寫文字,一面代表鄉級,一面代表村級)。不同級別界碑的規格不同,界樁按每200 m一個。建設標識牌,采集坐標,開展信息化工作。
大高廟溝上涉水建筑物共3處,應全部拆除;違法取土53處,嚴重損壞河道邊坡及河底,應加強河道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取土活動;加強涉河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加大亂占濫用河道岸線行為的處罰力度。
大高廟溝排污口共計22處,全部為生活污水。大高廟溝離現有的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站比較遠,應建設小型農村生活生產污水集中處理廠4處,通許縣馮莊鄉1處、祥符區萬隆鄉2處、范村鄉1處。對排污口進行臨時封堵,鋪設生活污水管道,將污水集中到污水處理廠,各項指標合格后再排放,檢測不合格嚴禁排放。計劃在2018年年底完成截污納管或封堵關閉。
從“攔截”方面著手,沿河200 m范圍內的養殖場共13處,其中畜禽養殖11處,水產養殖2處。11處畜禽養殖均位于開封市祥符區,根據《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開封市祥符區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定調整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汴祥政辦[2016]135號文,劃定各類功能地表水體400 m以內為禁養區范圍,本次調查的11處養殖廠均在大高廟溝河道兩側200 m范圍內,3處已經廢棄,其余8處按規定全部搬遷關閉。
大高廟溝流域及沿岸共涉及2個縣區、3個鄉鎮、11個行政村,為加強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為重點,結合《開封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開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開封市碧水工程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汴政辦[2016]159號)》,設置4臺一體式污水處理設備,其中通許縣馮莊鄉1臺、祥符區萬隆鄉2臺、范村鄉1臺,一同收集污水后經過一體式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再排入河道,村莊內鋪設下水管道,設備位置可根據每個鄉鎮情況自行安排。建設小型農村生活生產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共11處,做到每戶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負責垃圾集中處理。清除沿河建筑、生活垃圾。
要重視水域岸線保潔,對河道內生活垃圾包括河面漂浮物的清理和打撈,運用常態化管理措施,運用水中岸上一起治,整治提升一起干的方法,加強河面、岸線保潔工作及監督檢查,實現保潔全覆蓋。每半年清理一次河底全線,每2個月疏通清理和修補一次截污管道,關于河面及兩岸綠化帶常態化保潔,要做到每天清理一次,落實專人保潔制度,安排專人監督檢查,河道兩岸綠化及時補植。
大高廟溝流經開封市的通許縣、祥符區2個縣區,考慮大高廟溝可以從米店支渠引水,計劃在米店支渠東周里崗進水閘處、樁號2+450處(祥符區通許縣交界處)、入下惠賈渠河口處設置水文、水資源、防汛、水生態環境等信息監測、監控、采集、計量設施,完善河道監測體系。
建立河長巡查制度、執法監管巡查制度,對于沿河的生產企業、養殖企業、排污口、垃圾傾倒堆放、涉河違法建筑物進行巡查,落實大高廟溝養護責任制,加強水利工程管護。視頻監控能夠彌補人工巡查的不足。擬在大高廟溝沿線配置視頻監控點,及時采集視頻信號,第一時間了解大高廟溝河道相關情況。對巡查管理和執法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定位、采集視頻和音頻數據,并實時上傳。利用遙感、GPS等技術手段,通過配置巡查設備對河道沿岸進行動態監控,加大信息化動態監控能力建設,及時發現、制止、查處違法行為,保證河道功能發揮。防范嚴重侵占河道及其他重大違法水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