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燕
青島市黃島區交通運輸局 山東 青島 266400
正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駕車出行。這種出行方式雖然為人們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條件,但是卻增加了公路工程的施工壓力。逐漸上升的車輛數代表著,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對施工質量以及維護質量進行提升,但是我國在公路技術管理以及維護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公路的實際使用質量無法提高。因此,必須加強公路施工中的技術管理以及養護工作。
在整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技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管理內容,從一個企業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看出該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所以,施工企業必須要充分意識到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性,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加強自身的施工技術管理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對施工技術進行規范化、合理化的管理,不僅能夠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質量,還能有效減少因質量問題而造成的成本浪費,可以為企業創造出更加可觀的經濟效益,進而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科學開展施工技術管理能夠有效提高技術監督效果,進而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在施工技術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可以充分利用施工測量、防線技術管理等管理措施,來實現對各種施工技術參數的控制,從而使工程施工中的各種質量隱患得以清除,這對于工程施工質量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公路工程施工的復雜性比較高,涉及到的施工工藝以及施工設備比較多,且需要很長的施工工期,在實際施工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為了確保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施工企業必須要加強對公路工程的施工技術管理。
(2)施工企業在開展公路工程施工之前,必須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完善、健全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對施工技術人員的施工行為進行規范管理,進而為公路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時,在開展建設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公路工程本身的問題,還應當充分考慮周邊居民的日常出行、公路修好后的通行便利性,所以,必須與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施工組織及管理制度。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在制定中,應包含以下內容:技術交底制度、圖紙會審制度以及設計變更通知制度等,確保制度內容的規范性及合理性,并加強對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確保制度能夠得到充分的落實。
(3)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圖紙是施工的重要依據,只有保證施工圖紙的準確性以及合理性,才能確保公路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如果施工圖紙存在問題的話,那么后期施工質量及施工效率的提高也就無從可談。所以,施工單位必須要加強對施工圖紙的審核,施工圖紙設計完成后,應聯合多個部門單位來對施工圖紙進行可行性研究與審核,及時發現施工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
(4)在開展公路工程施工之前,管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施工現場水文地質條件的勘察,并充分考慮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然后再根據勘察結果,來對施工圖紙進行審核,確保施工圖紙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在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管理人員還應當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確保公路工程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5)在實際施工的時候,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來對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劃分為多個部分,并將施工技術管理任務下發到每一個施工管理人員身上,使每一個施工管理人員都充分意識到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同時,施工企業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發揮來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質量監督管理制度,確保每一個施工環節的質量都能夠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并實現對施工材料、施工設備的優化管理,防止施工材料及施工設備出現質量問題,進而保障公路工程整體施工質量。此外,施工企業還應當做好施工進度管理工作,確保每一個施工環節都能夠順利、高效開展,防止工期延誤問題的發生,進而保障自身經濟效益,防止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6)應加強對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來制定完善的施工成本管理制度,確保工程施工成本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防止資金浪費問題的發生,進而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應加強對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視,在實際施工之前,應組建施工安全小組,并建立起完善的施工安全保障體系,確保所有的工作都嚴格按照企業的安全生產規范開展,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促進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切實提升施工技術管理的水平,為現場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防止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
目前我國公路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工作還沒有統一的水準,為什么會出現各種劣質公路工程,歸根結底是很多施工企業消極對待,他們并沒有考慮到施工技術管理可以影響到企業的全局綜合考評,沒有將其作為企業工作的第一要務進行看待。我國目前的公路施工是通過多層分包模式,當承包商層層往下進行分配工程,必然存在技術指導人員不專業、技術管理能力不合標準的情況,這就會阻礙最終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高水準的進程,也變成整個公路施工水平及完成效果的擋路石。
隨著人們對公路養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要想對公路進行有效的養護,就要在公路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養護方案,使公路養護規范化以及具體化。在傳統公路工程養護中,由于人們對公路養護的重視程度不夠,多數施工單位都是將公路技術管理以及公路同時進行,并沒有認識到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因此無法提高公路養護的質量。而對養護機制進行規范的目的就是將公路養護與技術管理相互分離,提高公路工程養護的質量。
隨著技術時代的到來,為了保證公路養護的質量,就要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養護管理。新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保證公路養護的效率,同時還能夠對公路養護進行信息化建設,提高工程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例如,利用信息化監控手段對公路養護進行監管,如果在公路養護過程中出現問題,則監管系統會第一時間將問題反映到信息處理中心,相關人員接到信息后會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縮短公路養護問題的處理時間,進而提高公路養護的質量。
在傳統公路養護模式中,由于沒有對公路施工進行實施跟蹤,大大降低了公路養護的質量。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公路出現裂縫等情況,施工人員沒有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導致裂縫發生擴大。在對公路進行養護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導致公路的養護難度增加,養護人員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由此可以看出,公路施工質量是公路養護的前提條件,如果不對公路施工進行跟蹤管理,則會大大增加公路養護的壓力。
資金是公路養護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持,養護工作將無法順利進行。首先,在分配資金的過程中根據公路的等級進行合理分配,維護等級較高的公路需要分配較多的資金,這種資金分配方式能夠對資金進行合理應用。其次,對養護過程中需要的設備以及人力資源進行科學應用,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最后,根據公路的實際情況進行養護成本預估,其中要將公路養護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也計算到成本估算中去,這種方式能夠在養護出現問題時避免發生資金鏈斷裂,保證公路養護的質量。由此可以看出,對資金進行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公路養護的質量。
結論: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公路工程施工的要求逐漸提高,如何加強公路工程施工的施工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對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技術管理方法以及維護措施進行研究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公路施工的質量,同時延長公路的施工壽命。由此可以看出,對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以及維護措施進行研究,能夠為今后公路工程施工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