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無錫市濱湖區水利局 江蘇 無錫 214071
正文:
太湖是我國大型的淺水湖泊,隨著湖面風浪的影響會導致水與沉積物界面的不穩定性,出現沉積物再懸浮的現象,導致湖水的透明度降低,釋放了水中的營養成分,對水生植物的生長造成了破壞。在眾多破壞因素中藍藻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對水體與周邊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會導致太湖水生生物死亡,使得湖濱帶水質惡化,破壞了太湖的生態系統,因此在太湖治理中對藍藻的治療是其中的重點項目之一。
在太湖藍藻治理過程可以設置橡膠圍隔進行打撈工作,能夠對藍藻實現較為高效地打撈效果,較為環保,為了達到最佳的打撈效果,可以建立藍藻打撈專用設備,以此彌補人工機械打撈中的不足之處。充分運用藻水分離技術與橡膠圍隔離岸打撈方式,實現對太湖藍藻的有效打撈。目前無錫市在為藍藻打撈工作專門組建了打撈隊伍,進行定點打撈工作,在與中船重研究所、水利局等單位合作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大量分離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些大型打撈船,實現了對藍藻的有效打撈。提升了藍藻的機械化打撈水平。
藍藻的生長具有氣候性因素的影響,在高溫情況下能夠快速地生長,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對人體體制也產生了較大的威脅,由此要求在打撈過程中主要采用機械設備的打撈方式,將移動式藻水分離處理設施運用到淺灘、蘆蕩等局部地段的打撈過程之中,同時對近岸地段的藍藻可以除藻與吸藻,運用現代化設備有效處理水面漂浮物與藍藻等,通過沼氣發生池的建設達到對廢氣物的有效運用。
橡膠擋藻圍隔的建立能夠減少外圍風浪對太湖的影響,使得進入到太湖的風浪較小,水流速度減慢,使得大量的藍藻被攔截在橡膠擋藻圍欄之外。并設置導流門,開啟導流門之后,大量的藍藻則與水流一起漂移到導流門,之后按照設定的路線繼續向前漂移一直到達指定的藍藻打撈點,進而對太湖水流中的藍藻進行集中性與統一性清除。橡膠擋藻圍隔作用的發揮需要有良好的風向與水文條件的支持,在風向條件支持的前提下能夠使得藍藻順利留到藍藻打撈點,充分發揮橡膠擋藻圍隔的導流、擋藻與消浪作用。
為了實現對藍藻的規模化與有效處理,充分運用藻水分離技術實現藻漿脫水、水藻高效快速分離以及藻泥資源化利用,對藍藻的后續處理問題給出了解決對策,提升了藍藻分離之后水質的標準,有效集合了脫水、氣浮、絮凝技術,避免了藍藻處理之后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
通過橡膠擋藻圍隔建立之后一系列的導流、擋藻與消浪作用的發揮能夠有效減弱風浪,充分攔截太湖的藍藻,對藍藻的流動進行引導,避免其進入到太湖示范區破壞太湖整體的生態水文系統,進而實現對太湖生態系統的整體有效修復。
在將波浪傳播到圍隔之后,通過橡膠擋藻圍隔內置的裝置能夠將其中一部分波浪放射回去,借助于放射作用進行消浪。其次是橡膠擋藻圍隔的運動頻率與波浪的傳遞頻率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之下能夠減少部分波能。第三是波浪質點在其運動過程中受到了與橡膠擋藻圍隔接觸過程中所產生的摩擦與碰撞因素的影響,從而減弱了其運動力度。在這三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橡膠擋藻圍隔能夠消減30%以上的風浪。
在風力比較小的情況下,藍藻容易從向岸湖流入湖濱帶,在7月中旬表現比較明顯,在三級風刮過之后,湖濱帶的藍藻濃度會提升,離岸風能夠把無植被覆蓋地區的藍藻攜帶走70%-80%。在橡膠擋藻圍隔的消浪作用之下,能夠降低內層圍隔中的水流速度,在偽空胞的作用之下藍藻能夠漂浮在水體的表層之上,通過橡膠擋藻圍隔的作用集中起來,在橡膠擋藻圍隔的導流作用之下,與水流方向一致流到設定的藍藻打撈地點,進而對集中的藍藻進行統一處理。
解決沿湖特定區域藍藻治理難點,防止進入沿湖蘆葦蕩及沿湖死角容易集聚而無法打撈區域難點問題。緩解藍藻大面積向湖邊無規律飄散,圍隔引導藍藻流向打撈點區域,便于管理及處置。
在太湖藍藻處理中運用橡膠擋藻圍隔能夠有效恢復圍隔系統內的的底棲動物、水生植被、魚類與與浮游動物等生態系統,進行有效的消浪擋藻,使得藍藻在水流之下集中到大佬區域進行統一處理,有效改善太湖的水環境,增加水體透明度,有效修復太湖的生態系統,實現太湖水污染的有效治理,促進生態系統的進一步完善和還原,降低環境處理成本,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