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景 劉玉堂
青島海防工程局 山東 青島 266031
正文:
秀山基地廠區面層上的雨水通過新建的2條雨水管道,穿過擋浪墻直接排至大海。其中,3#入海口雨水管道為d1200的Ⅲ級鋼筋混凝土管,長25米,管內底標高為0.37m~0.32m;4#入海口雨水管道為d1400的Ⅲ級鋼筋混凝土管,長25米,管內底標高為0.22m~0.19m。
管道埋設較深,為防止海水倒灌,需準備充足施工人員、機械、材料并提前查閱潮汐表趁低潮進行施工。
墻后管道基槽開挖→墻后管道安裝及回填→擋浪墻拆除→
海側管道基槽開挖→海側管道安裝及回填→擋浪墻恢復
3.2.1 墻后管道基槽開挖
擋浪墻后方原始地坪標高約3.7米,3#入海口處基槽底標高最低處需挖至-0.04米,4#入海口處基槽底標高最低處需挖至-0.17米。
采用機械開挖。中密實碎石土按1:1的放坡系數,開挖溝底寬為管道外徑加寬1米,以保證基礎施工和管道安裝有必要的操作空間。溝槽開挖期間應加強標高和中線控制測量,以防超挖。
3.3.2 墻后管道安裝及回填
溝槽開挖完畢后,趁低潮時用4臺水泵同時進行槽內排水,人工配合進行基底整平,清除槽底雜物之后,澆筑C15素混凝土管道墊層。
3#入海口處雨水管道為d1200的Ⅲ級鋼筋混凝土管,每根管長2米,共12節,4#入海口處雨水管道為d1400的Ⅲ級鋼筋混凝土管,每根管長2米,共12節。管道安裝前應先檢查管材是否破裂,承插口內外工作面是否光滑。管道安裝采用25T吊車及吊裝帶起吊,每根管采用2根吊裝帶按兩點吊方式進行。
管道安裝時按設計中線和縱向排水坡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保持平順,無豎向和水平撓曲現象。管節的中心及高程要逐節調整正確,安裝后的管節應進行復測,管道接口中間采用橡膠圈進行密封,接口要密貼,并隨時清除管道中的雜物。
管道安裝完成后,兩側支立木模,澆筑C15混凝土對管道底部及兩側進行保護,防止管道受荷載作用后移位。管道接口承插口處用水泥砂漿進行封堵,按1:1坡度抹成斜面。
3.3.3 擋浪墻拆除
基槽開挖上口寬度為8.2米,考慮到挖掘機下至海側的通道,擬拆除擋浪墻范圍為沿軸線方向10米。
用反鏟挖掘機液壓破碎錘先拆除擋浪墻上部結構至標高3.7米處,挖掘機配合挖除干砌塊石后,破碎錘再拆除擋浪墻下部結構。
3.3.4 海側管道基槽開挖
低潮時,挖掘機通過拆除擋浪墻后形成的通道下至海側,先清除管道基槽上部塊石及雜物之后,按設計標高進行管道溝槽開挖。
3.3.5 海側管道安裝及回填
海側管道安裝及回填方式同上,管道安裝完成后,即可安裝免維護防潮鴨嘴閥。
挖掘機待完成理砌塊石后,即可上岸。
3.3.6 擋浪墻恢復
擋浪墻為C30鋼筋混凝土結構,底板底標高為0.7米,厚300mm;前后側斜面坡比為1:0.4,下部斜面厚400mm,至標高3.7米處,上部呈直角梯形;頂標高為5.8米,頂面靠海側設置反浪倒角;在標高2.6米設φ10PVC通氣孔,間距2米。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進行,首次進行底板及趾腳的澆筑,接著為下部結構分層澆筑至標高3.7米處,接著澆筑至標高4.3米處,最后澆筑至標高5.8米處。
3.3.6.1 鋼筋工程
①鋼筋進場后,檢查是否有出廠合格證書,每捆鋼筋均應有標牌,對進場鋼筋進行復檢試驗。
②鋼筋加工下料成型采用切筋機、彎筋機;成型鋼筋設置專門成品堆放區,按照綁扎鋼筋順序、分批存放。
③鋼筋綁扎時按模板放線位置進行現場綁扎,嚴格控制網眼尺寸和錯位,預留搭接長度。
④鋼筋連接采用搭接綁扎形式,采用綁扎接頭時受力鋼筋在同一截面內的接頭面積占受力鋼筋總面積的百分數,受壓區不得大于50%,受拉區不得超過25%,綁扎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d且不小于30mm。受拉區內的圓鋼筋末端應做成彎鉤,直徑等于或小于12mm的受壓鋼筋,末端如不做成彎鉤,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d,鋼筋搭接處中心及兩端應扎緊。
設置在同一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應相互錯開布置,鋼筋搭接接頭中點位于其他任一搭接鋼筋接頭連接區段應按同一連接區段計,鋼筋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應為1.3倍搭接長度。
3.3.6.2 模板工程
面板采用9mm厚915mm×1830mm木模板,豎向龍骨采用50mm×100mm方木在內側,豎向龍骨間距300mm,模板采用有框模板,在模板邊緣處增設豎楞。橫向龍骨采用并列雙Φ48×3.5鋼管,橫向龍骨在外側,邊龍骨距模板邊緣250mm,橫向龍骨間距為400mm。
龍骨、模板采用φ12止水對拉螺桿及“3”型卡進行固定連接。對拉螺桿橫豎間距均為400mm。模板外側間隔1000mm設置斜撐,用以固定側模及保證側模垂直度。
隨往上澆筑隨著搭設雙排腳手架,橫向立柱間距700mm,縱向立柱間距1000mm,立柱間設水平拉桿,水平桿步距不大于1500mm,各立柱間設剪刀撐或斜撐,距底板150mm沿四周及每間隔一排設一道掃地桿。
3.3.6.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澆筑應連續、分層澆筑,間歇時間禁止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每層澆筑厚度不超過500mm。振搗棒的振搗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搗棒插點要均勻排列,插棒間距為40~50cm。每點振搗持續時間為15~30s,應視混凝土表面成水平狀態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起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
頂部面層采用二次抹面的方法:砼澆筑后,先用木抹將砼面抹搓平順,然后再用鐵抹壓抹。初凝前,先用木抹搓平順,再用鐵抹將砼面壓抹平順、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