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顯揚
英國廣播公司(BBC)21日報道,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舉行的非洲聯盟國家首腦會議上,44個國家簽署協議同意建立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CFTA)。這一協定需簽約各國議會批準后方能生效,預計在6個月內得到落實。
據悉,CFTA旨在消除各國貿易壁壘,將取消90%的產品關稅項目,其余10%的關稅項目日后分階段落實取消。自貿協定允許成員國之間的貨物和服務業自由流通,促進非洲商業的發展及增加就業機會。報道稱,就參與國家數目而言,CFTA將是全世界最大自貿區,也是非盟推動的旗艦計劃之一。
“德國之聲”稱,根據非洲聯盟的統計,當前整個非洲大陸的平均關稅為6.1%,與出口到非洲以外地區時相比,非洲企業出口到其他非洲國家時需要支付的費用反而更高。經濟學家指出,非洲地區內貿易水平低是非洲大陸持續貧困和缺乏強大制造業基礎的原因之一。法新社稱,包括非洲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在內的11個國家未簽署該協議。倘若非盟全部55國都加入該協議,將累計創造2.5萬億美元的GDP,惠及12億人口的龐大市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賀文萍2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非洲貿易以大宗商品出口為主,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非洲與其他大洲經濟體的貿易額出現了下滑,尤其是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國際形勢下,非洲貿易正在面臨著一個增長的瓶頸,這需要非洲國家聯合起來挖掘內部市場潛力,以抵御外來的經濟風險。賀文萍認為,非洲自由貿易協定的簽定,對非洲經濟統一市場,促進內部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賀文萍認為,“非洲內部統一市場對中國前往進行產能合作非常有利,中國與非洲在經貿上有著明顯的互補合作關系。非洲市場變大變強,一個擁有統一規則,統一政策,能夠自由流動的市場,有利于中國企業前往設廠生產。”▲
環球時報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