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上,學生普遍覺得有一定難度,難消化。其實整體而言,高中物理的體系化比較強,并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想要學好物理僅僅停留在對概念的熟悉上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需要聯系生活實際并搞懂所學知識點的本質。另外學生可以根據高中物理體系化的特點,系統的學習,將所學知識點串起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深度學習物理。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科特征;深度學習
一、 引言
國家針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提出了教育改革,傳統的物理教學是以老師講課本內容為主,學生對所學內容用死記硬背的方式硬塞進腦子里,缺少對知識深入的理解,而物理是一門需要理解消化才能學得真正融會貫通的學科。這個時候為響應國家的號召,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就需要讓學生根據物理這門學科的特征進行深度學習,能夠對知識進行靈活的應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地學好物理這門學科。
二、 高中物理學科及深度學習
(一) 何為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指理解式學習,學生在自己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老師所講解的內容懷著尊重與批評并存的態度,而不是老師說什么便是什么,聯系自己已有知識與實際情況,深入地將知識吃透,并且可以利用新獲得的知識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才算是將知識真正搞懂,是深度學習。
(二) 深度學習與淺度學習的區別
淺度學習顧名思義是一種較淺程度的學習,這種學習一般就是機械式的不求甚解的、片面狹隘的、缺少思考的被動的學習;而深度學習就是相對的立即的,比較系統全面的、積極思考的主動式學習。
(三) 高中物理學科特征
1. 不同知識點要求掌握的層次不同
根據高中物理大綱將知識點分為A級要求和B級要求,一般來講A級要求所需要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比較淺,而B級要求一般是需要深度學習的。但是這也是不絕對的,像高中課程中的選修課程都是A級要求,但像人教版中動量守恒定律的學習并不是容易理解的,必須要學生深入理解何為動量、何為動量變化量等物理量,才能真的掌握這個知識點。
2. 理論與實驗結合
高中物理的一大特色是實驗比較多,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更好更直觀的理解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融會貫通,并且也提升了學生的實驗能力。
3. 要求學生有較高的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其實是科學家對實際生活中真實存在發生過的事情的思考研究而得出的結論,高中學生感覺物理這門學科難也是因為這門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其實很多物理題目的解答并不復雜,所以也是只有在對高中物理的知識真正弄懂了才能解決相應問題。
4. 高中物理知識有很強的系統性
高中物理的知識點比較多,比較雜,但其實高中物理知識點有很強的系統性,學生通過深度學習將知識融會貫通后就會發現許多原本看似毫無關系知識點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例如人教版教材上的“曲線運動”就可以將運動合成與分解然后就能夠與直線運動聯系起來;再比如“電磁感應”是與力、運動、能量、電路等好幾個知識點相關,所以說深度學習必不可少。
三、 如何讓高中生深度學習物理
(一) 教師分析實際情況并根據教材制定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關系到整個課堂的進行情況,相比較而言,讓學生能夠理解所學內容比考試要更重要。老師應該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理解能力來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確保學生能從課堂上獲益,而不是記住一個概念,有利于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進行深度理解。例如,人教版“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的學習中,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如先讓學生區分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的不同的連接方法,并掌握兩種電路不同的電流電壓特點;然后講解兩種電路中如何計算總電阻等。
(二) 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而想要讓學生主動地想要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探究就需要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也是必要的。
(三) 分組學習,促進交流
一個人的思維難免會存在片面性,所以物理課堂上的學習討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更多的應該是引導,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對學生說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從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更能加強學生深度學習;此外,在課堂討論中,老師還應該關注學生都是在動腦而不是用他人的觀點而讓自己學習。
(四) 良好的教學評價
教學是一個相對的過程,相比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而言,學生對自己一節課之所得的自我評價顯得更加有意義,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才能有針對性地改進,從而提升自我。
四、 結束語
對于現在許多同學覺得高中物理難的問題,其實很大原因還是在于學生沒有對高中物理進行深入的學習,很多學生都是對一個知識點一知半解而不做深究。高中物理課程其實有著很強的系統性,許多知識點之間都是有關聯的,深入研究知識點的關聯,并將知識點與實際生活想聯系,積極動腦,開放自己的思維,真正將知識點融會貫通,這時就會發現高中物理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復雜,并且深度思考問題對我們學習任何知識都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
[1]張建文.高中物理學科特征及深度學習策略分析[J].時代教育,2015(24):171.
[2]彭海鷗,李元法.高中物理學科特征及深度學習方法淺談[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61.
作者簡介:高波,吉林省四平市,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