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潔平
(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 兒科,浙江 杭州 311121)
小兒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非感染性驚厥,常見6個月~6歲發病,男性患兒高于女性患兒,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1]。小兒高熱驚厥具有易反復發作的臨床特點,如驚厥反復發作、驚厥持續時間過長會造成缺氧性腦損傷,持續發作可能發展為癲癇[2]。健康教育路徑通過傳播疾病知識、治療方案以及預防措施,影響患者相關治療與康復[3]。本文對高熱驚厥患兒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方案,進一步探討健康教育路徑在小兒高熱驚厥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01月—2015年01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高熱驚厥患兒90例,均為首次熱性驚厥發作,無精神障礙或意識喪志、無其他系統嚴重并發癥,不影響驚厥控制;排除驚厥原因為感染性因素或電解質紊亂等因素所致、家屬無法配合健康教育的患兒;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齡3.38±0.39歲,導致高熱驚厥原因:上呼吸道感染31例、支氣管肺炎12例、其他病因2例;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平均年齡3.25±0.42歲,上呼吸道感染30例、支氣管肺炎12例、其他病因3例;2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對照組接受常規熱性驚厥健康教育方案:患兒入院后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包括熱性驚厥致病因素、發病機制、常見臨床表現、治療方案等內容;觀察組在對照組健康教育的基礎上行健康教育路徑方案。
1.2 健康教育路徑
1.2.1 入院后即時教育 入院后即接受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首先緩解患兒家屬緊張焦慮情緒,并幫助患兒家屬了解醫院環境、主管醫師、責任護士以及相關病區規章制度。向患兒家屬發放健康教育路徑表,講解如何填寫。告知患兒家屬驚厥多發生于體溫上升初期,單純高熱驚厥一次病程一般只發生1次驚厥,并且驚厥一般不超過10分鐘,高熱驚厥大多預后良好,一般無明顯后遺癥發生[4]。向患兒家屬講解下一步治療方案,幫助家屬樹立治療信心,并配合醫護人員治療。
1.2.2 營養管理教育 熱性驚厥患兒易發生電解紊亂,入院后應告知患兒家屬加強營養支持,并做好相應基礎護理。飲食方面應給予患兒清淡飲食、易消化、優質蛋白以及高熱量飲食為主,主要包括牛奶、蛋清、小米粥等[5]。保證患兒飲水,必要時可以給予母乳或果汁替代。
1.2.3 常規生命體征監測以及應急藥物應用 指導患兒家屬掌握體溫監測以及脈搏計數方法。定期監測患兒體溫及脈搏,注意識別患兒體溫上升時體征變化,包括精神狀態低下、寒顫、四肢末梢冷、呼吸頻率加快等變化[6]。當患兒體溫超過38.5℃或接近38.5℃持續體溫不降,給予物理降溫及退燒藥物處理,注意退燒使用劑量及頻率。若患兒體溫持續升高則需請示主管醫師,必要時使用鎮靜藥物如苯巴比妥預防驚厥發生。
1.2.4 出院后注意事項教育 熱性驚厥患兒需長期護理監測,幫助患兒家屬做足思想準備,明確熱性驚厥的復發可能性,并加強預防意識。指導患兒家屬準備應急藥品以及醫用物品,包括退燒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鎮靜劑(苯巴比妥)、體溫計、壓舌板等,明確藥物使用劑量級用藥注意事項,向患兒家屬示范驚厥發生后應急開放氣道、按壓人中、壓舌板防咬舌等方法[7]。注意平時鍛煉,加強營養,預防感冒,當患兒體溫波動時積極控制體溫,預防驚厥再次發作。
1.3 觀察指標
1.3.1 家屬護理滿意度 健康教育前后利用我院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家屬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100%。
1.3.2 家屬熱性驚厥知識行為水平 健康教育前后對患兒家屬熱性驚厥知識行為水平進行評估,包括知識認知水平以及應急行為水平,總分各為100分。
1.3.3 患兒熱性驚厥復發情況 通過電話、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對出院患兒家屬進行為期1年隨訪,記錄比較2組患兒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兒家屬護理總滿意度(93.33%)高于對照組(9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83P<0.05);患兒家屬熱性驚厥知識認知水平與急救行為水平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隨訪1年內,觀察組共計1例(2.22%)發生驚厥,對照組共計5例(11.11%);2組患兒驚厥復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95,P<0.05)。

表1 患兒家屬知識行為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教育前比較,P<0.05。
熱性驚厥易復發,因此在患兒驚厥發生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患兒家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提高患兒家屬熱性驚厥知識認知水平與急救行為水平,以降低患兒驚厥復發概率[8]。熱性驚厥是指中樞神經系統意外的感染導致的發熱,進而引發患兒出現驚厥的情況,稱為高熱驚厥。高熱驚厥的發病與年齡、感染以及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合理有計劃的預防措施,能夠減少患兒高熱驚厥的再次發作,并提高患兒發作后的生活質量。
相比于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進行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入院后首先積極的幫助患兒以及患兒家屬適應醫院環境,了解高熱驚厥的相關疾病知識,幫助患兒家屬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有利于對患兒的照顧進而加快疾病的恢復。教育路徑護理加強對患兒住院期間營養支持的控制,一方面減少因營養不足導致的電解質紊亂,另一方面增加營養支持,有利于患兒病情恢復。高熱驚厥的發作與患兒體溫密切相關,因此需幫助患兒家屬樹立體溫監控的良好習慣,并指導患兒家屬應急狀態下的用藥方案,減少因患兒體溫過高導致的驚厥再次發作。另外健康教育路徑對患兒出院后的進行護理指導,幫助患兒家屬進一步了解高熱驚厥的注意事項以及再次發作時的處理方案,盡最大程度減少患兒出院后再次發生驚厥的概率,并改善患兒預后。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家屬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熱性驚厥知識認知水平與急救行為水平比較均高于對照組;隨訪1年內觀察組驚厥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可見健康教育路徑能提高高熱驚厥患兒家屬的熱性驚厥知識認知水平與急救行為水平,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減少患兒復發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黃樹生, 袁間梅. 健康教育路徑在小兒營養不良中的應用[J].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07):1444-1446.
[2] 陳淑芬.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高熱驚厥中的效果評價[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0):173-174.
[3] 藍如料. 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觀察與治療分析[J]. 海南醫學, 2012, 23(03):53-54.
[4] 邢愛春, 錢朝霞. 循證護理對小兒高熱驚厥復發的預防作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0):177-179.
[5] 劉娟, 羅海燕, 仇君,等. 基層醫務人員對小兒高熱驚厥了解現狀調查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 2015,20(09):1054-1056.
[6] 張宏偉, 周燕軍. 高熱驚厥患兒家屬實施階段性健康教育臨床效果評價[J]. 河北醫學, 2014,20(09):1561-1563.
[7] 林俊, 秦素萍. 健康教育路徑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01):140-141.
[8] 李亞紅, 李淑萍, 張雁,等. 健康教育路徑在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2, 18(36):441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