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棟,陳亞靜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 1.干部病房;2.護理部,浙江 寧波 315040)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是各類心血管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好發于老年群體,預后差,病死率高[1]。目前,臨床對于慢性心力衰竭只能控制,尚還不能完全治愈[2]。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護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等具有重要的意義[3],本研究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強化護理干預,效果滿意。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均符合2002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推薦的心力衰竭診斷標準,按照隨機數字分布表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48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0例,年齡60~82歲,平均70.22±3.13歲,心功能分級II級16例,III級22例,IV級1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60~84歲,平均70.68±4.67歲,心功能分級II級18例,III級22例,IV級8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保持病房環境衛生、用藥指導以及體位護理等;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強護理干預。
1.2 強化護理干預
1.2.1 強化心理護理 給予護理人員心理課程培訓,在護理中護理人員要經常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心理疏導,對患者的疑慮給予耐心的解答,鼓勵患者多與其他人進行接觸,消除患者焦慮、緊張的負面情緒;增加對生活自理或行為能力嚴重降低患者的交流,把握其心理狀態,及時的給予心理疏導。
1.2.2 加強患者康復鍛煉指導 對于病情穩定的患者,護理人員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日常鍛煉,包括在場上做肢體肌肉松弛鍛煉,每次15min,每天2~3次;指導患者每天做腹式呼吸,改善患者肺功能;在運動過程中有心慌、氣促癥狀要立刻停止運動,以減輕心臟的負荷;加強個性化訓練指導,對患者訓練情況每周進行一次評估,依據恢復情況進行康復訓練指導。
1.2.3 加強健康教育 建立健康教育資料庫,對該病的各方面相關信息、知識予以采集、匯總,將搜集的資料分類整理,并根據分類內容的連續性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安排教育流程;告知患者吸煙、飲酒的危害;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飲食,飲食要注意低鹽、低脂,少時多餐;教育患者對早期癥狀進行識別,如早期水腫、活動耐力下降,呼吸困難等。
1.3 觀察指標 (1)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EA) 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自我護理能力,該量表共包括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四個維度,分數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強;(2)應用明尼蘇達生活量表(MHL評分) 評價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包括體力、社會、情緒以及癥狀方面的限制性項目,分值越低,表示生活質量越好;(3)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量表評價患者的滿意程度,分“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由患者根據護理情況進行評價;整體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軟件SPSS20.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2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各維度評分、MHL及各維度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顯著升高、MHL評分顯著降低,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整體護理滿意度(97.92%)高于對照組(85.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09,P=0.026)。

表1 護理干預前后2組患者ESEA、MHL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本研究探究了強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治療的影響。結果發現,強化護理干預患者ESEA量表的四個維度,包括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概念以及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組,而MHL量表中的體力限制、社會限制、情緒以及癥狀四個項目的評分明顯的低于常規護理組。提示強化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改善了其生活質量。
本研究主要從強化心理護理、加強患者康復鍛煉指導以及加強健康教育3各方面進行干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病情的反復發作以及各種合并癥痛苦導致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懼、絕望的負面情緒,嚴重的可能會抗拒治療,從而使病情發生惡化,通過護理人員耐心的疏導、鼓勵可以幫助其建立戰勝疾病的閑心,提高質量的依從性和自我護理管理的意愿[4]。本研究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概念以及健康知識水平評分明顯提高也證實了加強心理護理的重要性。適當的日常康復鍛煉有利于心臟儲備力的提高,增強患者的運動耐力,對改善患者的心力狀態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5]。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告知患者吸煙、酗酒的危害,合理飲食可以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教育病情的早期癥狀,減少因延誤造成的病情惡化和死亡等[6-7]。本研究的結果也發現,強化護理干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可以達到97.92%,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這對改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強化護理干預提高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應用。
[1] 阮筱珠, 葉筱紅, 吳秀華,等. 優質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健康研究, 2015,35(06):614-615.
[2] 朱冬敏, 林征, 劉洪珍,等. 延續性護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健康教育, 2016, 32(11):1002-1005.
[3] 吳長麗, 趙躍武, 唐丹.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6, 24(11):861-863.
[4] 金世玲. 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衰患者自護行為及預后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2):4-7.
[5] 周靜, 徐靜, 唐碧,等. 心理護理與音樂療法對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身心的影響[J]. 中華全科醫學, 2015, 13(07):1185-1187.
[6] 陳娟, 趙書娥.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行為的研究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 2015, 50(03):360-364.
[7] 謝櫻姿, 徐翠榮, 陳泳,等. 社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維持的影響因素分析[J]. 護理學報, 2016, 23(1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