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家 興
(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揚州 210096)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于節能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當前對于節能減排的檢查力度特別對于建筑節能的研發與實施也作為國家的基本政策之一被落實到了實際工作當中。盡管當前我國建筑節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在綠色建筑的建設與完善程度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與西方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為了進一步分析建筑節能途徑與實施策略,就必須先來認識一下什么是建筑能耗以及綠色建筑。
建筑能耗是指在民用建筑的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住宅、學校、商場、交通樞紐以及文體娛樂設施等等,其大多數能源的消耗來源于采暖、照明、烹飪以及空調等等為建筑物服務的功能,這些功能中,采暖以及空調制冷占據了超過60%以上的消耗。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通過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的消耗量以及保護周邊環境與減少污染實現為人們提供健康、高效以及適用的居住空間,進而實現生態環境和諧以及建筑物的綜合實用性普遍提升。
減少建筑對于能源的需求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提升能源利用率。提升能源的綜合利用率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關鍵,其不但要求建筑設計過程中采用更有效的采暖設備,更要通過削弱室內的冷熱負荷來實現減少能耗的目的。在使用能源管理以及監控系統監督的過程中還要關注空氣品質以及能耗,以此來確定不影響用戶的生活的同時降低能源需求。其二,提升終端用戶的能耗效率。提升終端用戶的能耗效率的措施較多,其主要是通過宣傳和推廣節能的電器設備與家電來幫助用戶養成良好的節電意識,從而降低能耗總量。另外,在開發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選擇一些特殊的供暖供冷方式來降低能耗,包括熱泵系統、區域供熱供冷以及蓄能系統等等,從而提升能耗的整體效率。其三,選擇合理的圍護結構。選擇合理的圍護結構與材質是目前建筑節能設計中的關鍵,其主要是通過選擇視覺效果好以及熱舒適環境強的材料。綜合建筑現狀研究不難發現,盡管圍護結構在整個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中僅占到5%左右,但是其對于建筑的節能水平的影響卻高達60%,由此可見,選擇合理的密封材料、隔熱材料以及門窗與遮陽設施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使用新能源也是提升建筑節能效果的重要途徑。目前在建筑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應用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以及地熱能,一些地區還會使用太陽能吸收制冷技術,也取得了不錯的應用效果。在一些多風的海岸線與山區,可以通過建設風能發電的方式實現建筑節能,不但可以綜合利用資源,對于降低居住成本提升經濟性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加強建筑節能政策的建設與完善對于進一步強化建筑節能工作的落實力度以及執行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美國制定的新能源法中就通過明確新建住宅以及商業建筑的增補部分的能耗標準來體現了其政策對于建筑節能控制的價值,隨著國家對于相關法律的建設程度不斷完善,當前許多州也逐漸建立起了符合自身特征的節能策略,取得了良好的建設成果。
經濟政策對于調控建筑節能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從原理上來看,經濟政策對于建筑節能的調整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調整生產成本與價格。在實際實施建筑節能施工時,能夠影響到節能效果的除了施工技術之外就是生產材料,選擇科學合理的建筑材料不但可以提升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的周期,更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保溫性能,從而降低節能的壓力,提升建筑的節能效果。通過調整市場材料價格以及加收不環保、不節能材料的稅費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市場調節效果,進而實現生產成本與價格的平衡,為提升節能建材的市場發展水平創設條件。
其二,加強對企業的扶持。對企業的扶持包括優惠貸款、稅收減免以及特別折舊等等,通過這些補貼與扶持政策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綜合市場競爭力,從而為實現產品的質量與節能保溫水平創設條件。
為了進一步推行綠色建筑在我國的普及面,就必須重視其評價標準的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節地與室外環境。
綠色建筑要求建筑在針對自然環境影響、場地選址以及人均居住用地和小區綠化率等指標時都具有較為明確的要求,這些要求都是實施和建設綠色建筑的重要標準,只有依照這些標準進行建造,才可以進一步迎合綠色建筑的預期,實現真正的建筑節能。
其二,節能與能源利用。
節能與能源利用的標準主要包括熱工性能設計、集中采暖的分戶計量以及集中空調的冷熱性能等,這些環節中應該盡可能使用一些采光能力強以及能效水平高的設備,從而盡可能的為節能減排奠定基礎。
其三,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建筑節水同樣是節能的重要環節,重視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嚴禁浪費水資源。通過將廢水處理后再利用以及實施階梯供水與循環供水等策略都可以有效提升節水效果。
其四,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節材與材料的資源利用也是綠色建筑規劃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環節,選擇一些能夠顯著降低能耗的裝飾材料,在保證基本建筑功能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材料的使用量,從而消除和降低建筑對于環境所帶來的影響。
隨著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技術的研究與突破也逐漸出現了與實際工程建設脫節的情況,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節能信息的傳播缺乏有效的優化與推廣,導致一些地區一直在使用傳統的建筑設計與施工,嚴重影響了建筑節能性能的全面提升。針對這個問題,國家應該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體系,通過節能信息傳播系統建設實現節能技術的全面推廣,并加強監督實施的環節,盡快完善行業標準建設,最終為實現技術應用的普遍性與可靠性提升創設條件。
建筑節能不單單是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更是全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通過加強學術交流以及施工技術的匯總,將全球各國人民的技術經驗與智慧集中起來,才能夠最終實現建筑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建筑節能工作的開展不但是當前國家發展與建設階段的客觀需要,更是實現建筑設計與施工行業綜合競爭力以及體現行業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性的關鍵。本文立足于建筑節能的實施現狀,結合綠色建筑的相關內容,分別通過加強建筑節能政策的完善工作、使用經濟政策調整建筑節能、發展節能產品的認證以及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和節能信息傳播優化等多個角度進行了分析,也希望能夠為我國綜合能源利用效率的普遍提升提供新的思路,為行業的發展創設條件。
[1] 趙東來,胡春雨,柏德勝,等.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建筑節能,2015,43(3):116-121.
[2] 紀穎瑤.綠色建筑與節能技術[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4.
[3] 祁會祥.談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設計[J].山西建筑,2014,40(32):198-200.
[4] 郭 偉,陳 曦.中國建筑節能技術標準體系現狀研究[J].建筑節能,2013,41(9):61-65.
[5] 余曉平.建筑節能科學觀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