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依列
(上海市浦東新區河道管理事務中心,上海市 201299)
河流不僅起到防洪排澇、灌溉的作用,還具備調水的功能,是水利資源和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對河道污染逐漸顯現出來,使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加之自然災害對河道的沖擊,給河道造成一定影響,破壞了河道原有的功能,因此如何提升河道綜合利用技術,加大河道治理和施工質量的管控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迪士尼外圍配套水系的主要引排水河道是長界港,包括兩段:外環運河~西圍場河段、東圍場河~南六公路段,按《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水利規劃》的具體要求,本次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列入了當地河流治理項目中。其中前者與迪士尼西圍場河連通,是實現圍場河與外部大水體溝通、行使調水換水功能的重要通道,河道全長498 m,設計河口寬度按規劃藍線50 m,河底高程為-1.5 m,兩側陸域控制帶各寬20 m。后者與東圍場河連通,河道全長1 350 m,規劃藍線50 m寬度,河底高程為-1.5 m,兩岸陸域控制帶各為20 m[1]。
本次工程區域治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1)防洪能力低。河道水利工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整個河道的防洪防災能力薄弱,一旦出現災情,就會給當地居民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在河道綜合整治過程中,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加強河道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有效規避洪澇災害風險。(2)河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河道采砂破壞已有的河床功能,城市工業污水排入河道,導致河道的部分生態功能削弱,因此必須做好河道的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提高河道的資源功能與生態功能,實現生態環境和河道綜合治理的有機結合。(3)建筑與生活垃圾倒入河中,單位與個人擠占河道,協和能力加上河道的修理和維護不當,都給河道泄洪能力帶來影響。因此加強對河道工程綜合整治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明確河道定位,通過一系列生態治理方式來提高防洪能力,避免河道堵塞,改善河道生態環境,提升河道自我修復能力[2]。
河流治理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應仔細探討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關鍵與措施,保證河道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價值。以下結合河道工程,從生態護坡、新建橋梁方案、確定避讓高壓輸電塔和邊坡保護方案、加強河道疏通等技術進行闡述。
河道護坡工程選用現澆綠化混凝土生態護坡。主要是該技術能夠以適當配比混凝土集料與生態透水混凝土專用添加劑,進行現澆施工,構成以常水位以下透水性生態混凝土護坡、常水位以上植生型生態混凝土護坡為一體的生態護坡體系[3]。以外環運河—西圍場河段為例,為避免河道沖刷,在設計低水位以上護砌現澆綠化混凝土結構,將抗壓強度控制在8N/mm2內,使得表面產生分布均為φ25 mm、深60~100 mm的孔洞,能儲存一定數量營養土及水分,以滿足根系為30 mm的各種草本及水生植物生長。
長界港規劃河口南側有一座220 V高壓輸電塔,該輸電塔距離規劃河口較近,根據該工程功能要求、工程費用、施工進度安排等要求與電力部門、設計單位協調后,確定河道藍線向北彎曲繞行,但不能超出陸域控制線。同時解決避讓高壓輸電塔保護范圍的問題,在輸電塔上下游,采用U型板樁護岸結構進行邊坡保護,保證河道實施對高壓輸電塔無影響[4]。
河道疏浚技術對河道維護和泄洪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加強河道疏浚,根據河道的規劃斷面開挖,保證河道疏通徹底,從而提高河道泄洪與防洪能力[5]。例如在本次工程的疏浚中,待其他各項目的施工后,需要做好河道疏浚清淤工作,清淤深度在1~2 m內,結合工程工期、河道通航能力、淤泥運輸間距以及疏浚清淤土方量等要素,確定采用2艘挖泥船疏浚淤泥。但在疏浚河道淤泥線,必須探摸是否存在大體積混凝土塊、塊石和殘樁等障礙物,并使用抓斗船清除,保證挖泥船順利疏浚淤泥。在使用抓斗挖泥船開挖過程中,應結合河道水泥的流向,通過順流開挖的方式調整與作業,并采用分層、分片開挖的方式進行施工。為了提高開挖效率,挖槽斷面邊坡,需要根據階梯形開挖,開挖的高度控制在1~2 m,完成開挖的區域,需要及時測量水深,一旦欠挖超過規定要求,必須退船處理。抓斗挖泥船開挖定位,還需使用2根錨纜在前面固定,后面使用1根錨纜控制,防止船順著水流漂移。
綜上所述,加強河道綜合整治力度,能夠提高泄洪能力,降低旱澇災害發生的概率,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改善水質,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與有關單位必須給予重視,通過有效的治理與改造方式保證河道不斷航。另外,河道治理是一項長期任務,不僅需要政府參與,也需要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形成政府與群眾共同保護意識,嚴格控制河道整治管理關,保證河道綜合治理有效,盡力修復河道原來的生態環境,從而提高河道環境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