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科
(肥城市水利局,山東 肥城 271600)
肥城市引汶調水工程主要是引用南部大汶河客水資源,泵站加壓后輸水至尚莊爐水庫,通過尚莊爐水庫調蓄分別向邊院鎮工業園區和城區進行區域調水。工程投資1.2億元,于2011年7月開工,2013年12月完工,歷史2年多時間。工程完成后,每年實現提水能力3400萬m3,工業供水規模1000萬m3,生態供水1000萬m3,新增農業用水規模660萬m3。
一期工程:在安孫干渠張侯空心壩附近設進水閘,引水至張侯水庫,在張侯水庫新建張侯泵站,鋪設玻璃鋼管道輸水至尚莊爐水庫。其中:張候泵站設機組4臺,每臺裝機容量400kW,裝機總容量1600kW,提水流量2.0m3/s,揚程50m;輸水管線沿小匯河鋪設,為直徑1.2m的單管線玻璃鋼管道,總長9km。
二期工程:新建尚莊爐水庫泵站,鋪設玻璃鋼管道輸水至邊院鎮工業園區。尚莊爐泵站設機組5臺,其中3臺裝機容量為132kW(揚程為46m),兩臺裝機容量為45kW(揚程為43m),裝機總容量486kW,提水流量0.5m3/s;輸水管線為直徑0.5m的雙管線玻璃鋼管道,管線沿青年路向東至馮樓、張安一帶經官莊進邊院工業園區,總長9km。
三期工程:新建磨山泵站,鋪設玻璃鋼管道輸水至城區,用于城區生態用水。其中:磨山泵站設機組3臺,每臺裝機容量450kW,裝機總容量1350kW,提水流量1.0m3/s,揚程59m;鋪設直徑1m單管線玻璃鋼管道,管線沿濟兗路東側至儀陽王家莊水庫,總長13.4km。
肥城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58.8mm,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38億m3。根據測算,現狀年在75%的保證率下,全市缺水1.06億m3。水資源缺乏嚴重制約著肥城經濟社會發展。大汶河流經肥城市南部,常年來水量較大,平均每年有10.15億m3水流過,作為肥城的第二大客水資源一直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引汶調水通過安孫灌區已有渠道引汶河水至尚莊爐水庫,并通過水庫調蓄進行區域調水。工程建成后每年實現調水3400萬m3,極大緩解了肥城市水資源緊缺的壓力。
引汶調水工程在規劃設計之初就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將工程主要用途定位于農業灌溉、工業供水、生態供水三大方面,力爭將工程效益最大化。農業灌溉解決尚莊爐水庫灌區133.33hm2農田的灌溉用水;工業供水解決肥城市邊院鹽化工及新材料循環經濟項目區工業用水需求,緩解當地地下水用水壓力;生態供水是通過工程實施,擴大尚莊爐水庫水面,改善城區龍山河河道環境。
引汶調水工程溝通了肥城市南汶河北康匯兩大水系,搭起肥城大水網的總體框架,從張候至新城的輸水管線,是這一大水網的“主動脈”,尚莊爐水庫則是水網工程的“心臟”,輸水管線沿途經過多個水庫、河道,均設有放水口。通過工程實施,初步形成了肥城市水網體系,為下一步水資源優化分配提供了保障,河庫聯網工程的綜合功能得到充分展現。
引汶調水工程前期費用由肥城市政府投資,其余費用依靠借貸,借貸費用主要通過向邊院工業園和城區供水收取的水費進行償還。歷經4年的運行,目前借貸費用已基本償還完成。
工程完成后委托肥城龍潤水務有限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通過委托專業項目管理機構、專業人員進行項目建設管理,發揮專業機構和技術人員的技術、管理優勢與經驗,避免了人、財、物和信息等社會資源的浪費。
1)農業效益:工程實現了大汶河對尚莊爐水庫的水源補充和調劑作用,大汶河水引入后,尚莊爐水庫可常年保持高水位運行,在補充當地地下水的同時,解決了尚莊爐水庫周邊133.33hm2農田的灌溉用水,為尚莊爐水庫灌區用水提供了保障。
2)工業效益:肥城市邊院鹽化工及新材料循環經濟項目區是依托邊院鎮50.2億t巖鹽資源,立足于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鹽化工為主導、結合精細化工領域已經形成的專有技術,多元化發展的大型綜合化產業基地。園區前期用水全部取自地下水,引汶調水工程完成后每天可向園區供水4000m3,完全滿足該園區用水需求,極大緩解了當地水資源緊張壓力。截止2017年上半年已累計向園區供水200萬m3。
3)生態效益:工程實施后,增大了尚莊爐水庫常年蓄水量,水面面積2.2km2,結合望魯山地質風景保護區,為開發當地旅游資源打下了基礎;截止2017年上半年累計向龍山河調水900萬m3,目前,龍山河河道暢通、水景怡人,河道周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增設旅游設施后,為城區人民生活休閑、度假提供了新的娛樂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