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文 杰, 王 中 元
(四川省紫坪鋪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距震中只有17公里的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雖然經受住了遠遠超設計標準的強震考驗,但樞紐各類建筑物和機電設備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震損震害,國家將紫坪鋪水庫列入“次高危”水庫。
“5·12”汶川地震中,紫坪鋪電站出線場設備500 kV線路氧化鋅避雷器、500 kV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損壞,制約電能送出;廠房內部的配電設施及照明設備也因為地震出現故障;線路開關跳閘,運行中的1號和2號機組事故停機(地震時3號和4號機處于停機狀態),其中1號機組進水口快速閘門事故落門,四臺主變壓器停運,造成供電中斷、通訊中斷、供水中斷、交通中斷,全廠廠用電源中斷等重大損失。地震還造成副廠房部分沉降,中控室、計算機室和通訊室部分設備受損。水輪發電機組油槽蓋板、調速系統主配壓閥、廠內橋機、技術供水系統、壓縮空氣系統等設備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震損情況。
強震甫歇,公司立即采取了應急措施:啟動柴油發電機組保證大壩泄洪設施供電電源;震后7分鐘,對震前剛好小修完畢、處于調度備用狀態的4號機組進行黑啟動成功恢復了廠用電,機組空載過流恢復向下游供水。在及時化解了岷江斷流可能給下游地區帶來嚴重后果后,公司隨即作出了“排查險情、搶修設備,打通水庫泄水通道,降低水庫水位,加強監測,確保紫坪鋪大壩和下游程度安全”的部署。震后第五天,紫坪鋪電站搶修完成,在震區26座受損水電站中率先恢復發電。
根據國家、四川省“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總體部署,公司堅持民生優先和科學重建,積極推動紫坪鋪工程災后恢復重建技術論證、設計等工作。鑒于紫坪鋪工程的重要性和重建的復雜性,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在2009年3月召開了紫坪鋪工程震損應急搶險工程安全評估會,在2009年10月召開了紫坪鋪工程災后恢復重建初步設計報告審查會。
按照水規總院對紫坪鋪工程的安全評估和災后重建初步設計報告,并就震后設備損壞情況和暴露出來的問題,除了震后已經初步修復的若干設備系統外,紫坪鋪工程災后恢復重建的機電項目按系統劃分共達25項,涉及電氣一次、電氣二次、水力機械等設備系統。為了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同時又不影響發電運行和安全供水等生產工作,公司現場管理者積極思考,主動作為,加強了設計、現場、安全、質量等方面的管理,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2011年9月,地震發生以后三年多,在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紫坪鋪公司全體干部員工團結一心、堅韌奮進,戰勝災難、崛起危難,奪取了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的全面勝利,在中國水利抗震史上書寫了光輝的篇章。
2.1.1 設計的進度管理
設計進度關系到災后恢復重建總體項目實施的進度,由于災后恢復重建需要經過震損調查、方案優化、報告審批、施工設計等過程,與一般新建項目比較,無論在設計內容及過程,還是在審批程序上,都要漫長和復雜得多,為加快設計進度,在災后恢復重建設計管理工作中,紫坪鋪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安排專人統一負責災后恢復重建機電工程設計工作的協調,各專業人員全力配合設計單位在現場的震損調查工作,及時解決設計過程中需要公司解決的問題。通過大家的努力,招標文件基本滿足招標及現場施工的需要。
2.1.2 設計的質量把控
設計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災后恢復重建工程的質量與安全,關系到機電設備能否恢復至震前的功能。為確保紫坪鋪電廠機電設備災后恢復重建工程質量,電廠積極主動參與設計方案優化討論。電廠技術安全部負責審核各項目的技術文件。電廠檢修部、運行部根據機電設備災后修復加固工程招標分標計劃,按照各自管轄設備范圍,對直接委托項目,編制技術報告或完善廠家提交的技術方案;對公開招標項目,負責審查設計院提交的招標文件;之后由電廠技術安全部組織技術人員與設計人員一起對招標文件進行討論和論證,提出建議和修改意見,必要時,對一些復雜和重要項目,多次進行討論和修改,力求使招標文件滿足電站現場要求。
為加強災后恢復重建機電項目現場管理,保障工程施工順利進行,按照有關規定和項目法人職責,公司確定電廠技術安全部總體負責現場管理和進度控制,協調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參與施工方案的討論,負責施工進度和現場文明施工;對每個項目均落實專人具體負責。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機電設備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管理,明確各部門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的職責,確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實施,重建伊始,公司電廠特制定了《紫坪鋪水力發電廠機電設備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詳細規定了電廠各部門在災后重建現場管理中的工作職責,即:技術安全部負責技術、安全與進度管理,負責與承包人、監理人及公司其他部門的工作協調,負責組織設備現場驗貨、安裝調試、竣工驗收等工作;檢修部負責質量管理,負責施工過程監理,參與設備現場驗貨、安裝調試及竣工驗收等工作,負責工程量的審核等工作;運行部負責安全措施實施,參與安裝調試、竣工驗收等工作;綜合管理部負責承包人臨時通行證的管理,負責工程技術資料的歸檔等工作。該《管理辦法》為順利推進災后恢復重建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確保電廠機電項目災后恢復重建工程建設按計劃工期完工,公司電廠在制定《管理辦法》的同時也制定了可行的《災后重建工程工期進度控制表》,按設備重要程度、建設難度并結合土建裝修安排,進行了合理地編排。該《進度控制表》同時印發監理和土建裝修單位,以便監理總體協調各承辦單位。最后以監理人批準的項目進度計劃作為正式的合同進度。電廠技術安全部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承包人對已批準的項目進度計劃作適當修改。電廠檢修部督促承包人嚴格按合同進度實施,并定期向技術安全部遞交工程進度實施報告和計劃安排報告。電廠技術安全部負責各項目進度管理的監督和落實,定期檢查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等問題,并組織督促、實施。
另外,按照公司文件要求,電廠定期對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進行監督檢查(自查)并建立臺賬,把發現的問題按時向公司監督檢查組書面匯報。按照公司檢查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整改。
機電項目災后恢復重建工程施工涉及到全廠眾多發電設備,在施工期間內存在發電運行與重建施工同時進行的局面。所以在所有合同簽訂前,電廠告知承包人應充分理解安裝設備和運行設備交叉施工可能帶來的安全保障難度,要求施工單位開工前根據現場工作內容編制好切實可行的、詳細的安全施工總體規劃及施工實施細則。
公司電廠按照外委項目管理要求對施工單位進行規范管理。要求承包人辦理施工各項手續,提交現場施工方案,不得無票作業。電廠檢修部編制現場施工工作配合方案。電廠技術安全部召集電廠相關部門、監理人、承包人召開開工前的工作協調會,確定各方工作聯系人及其它事宜,會議由監理人主持并形成會議紀要。監理人向承包人下達工程開工令后,技術安全部負責對承包人進行現場安全教育,要求承包單位認真執行《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遵守現場的安全管理規定,保證所安裝的設備安全和本工程現場施工的安全 (包括人身安全),教育本單位職工文明施工、安全生產,并加強技術管理。電廠在承包人進場施工前與承包人簽訂《安全協議書》。
除了以上措施外,電廠還采取以下舉措,確保了現場施工安全:
一是突出抓好“兩個落實”,即組織落實和責任落實,明確權責,分級管理,切切實實把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突出搞好“三結合”,有針對、有重點地開展日常安全檢查和安全宣傳工作。第一個是將面上檢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對隱患疑點多具有不安全苗頭的地方進行清查,采取防范措施,限期整改;第二個是將普查與堵漏洞相結合;第三個是將安全教育、宣傳與總結交流相結合。
質量是工程建設的生命,災后恢復重建工程更要高度重視和加強質量管理,把質量管理放在首位。公司電廠按照“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要求,進一步增強質量意識,落實安全質量責任,加強安全質量管理,創建優質工程。具體措施有四個:
一是嚴格設備到貨驗收。災后重建中所有設備運抵現場后,技術安全部、檢修部配合公司生產管理部進行開箱檢驗,檢查合同設備的包裝、外觀、數量、規格和損失與損壞情況,電廠技術安全部負責作開箱記錄,確認入庫設備“三證”齊全,即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產品說明書。產品說明書中的廠址、產品名稱、規格型號以及數量等應符合合同要求。在開箱檢驗時,若發現由于承包人在質量、數量或規格不符合合同規定而造成的任何損壞、缺陷、短缺、差異,應在開箱記錄中明確,并經現場驗貨人簽字。不滿足合同規定的材料與設備,電廠拒絕接收并要求由承包人限期更換。
二是進行開工前設計交底。每個項目開工前,電廠技術安全部組織專業人員、施工單位進行合同文件的學習,充分了解所建項目的特點、設計意圖、工藝與質量要求。
三是堅持施工中旁站監管。明確電廠相關專業人員在施工全過程中的質量監管。監督并落實承包人《施工組織設計》的實施;監督承包人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執行,工程質量應滿足合同技術條款及其它規程規范的要求。施工過程中有關重大技術問題由技術安全部會同設計、監理共同研究,形成一致意見后實施。
四是嚴把安裝驗收及質量評定關。設備安裝完成后,按相關標準、規范進行現場試驗及測定,設備的安裝及試驗質量應滿足合同文件及規程規范的要求。設備驗收試驗及試運行由監理人組織,公司生產管理部、電廠及承包人參加并簽字。
2011年9月,紫坪鋪工程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圓滿完成。其中機電項目的重建工作早在之前就已完工,全部恢復至震前功能。所有災后恢復重建機電設備運行至今一直很穩定,反映出了震后應急修復和災后恢復重建工程質量的優良。分析災后恢復重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工作成效,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二是全體員工的愛崗敬業和相關單位的無私援助,筑成了紫坪鋪抗擊災難的堅強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