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毅 斌
(山西陽泉煤業(集團)有限公司房地產管理中心,山西 陽泉 045008)
灌注樁施工技術具有施工成本低、操作簡單的特點,在建筑施工中有良好應用。目前,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建筑工程中,主要起到提高地基穩定性的作用,并能通過鉆孔操作,使得灌注樁能更好的壓實土層,能有效保障建筑物安全性。由此可見,應該通過對這一技術的研究,進而充分發揮其在建筑施工中的積極作用。
在對灌注樁施工技術進行分析時,可發現灌注樁技術與其他技術相比具有施工噪聲以及震動范圍均較小的特點,不會對施工現場造成較大影響。這項技術在多項地基施工中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對地基結構穩定性有積極作用。在進行灌注樁施工工程中,由于使用成孔方式的不同將出現不同的施工方法,包括孔灌注樁、爆擴成孔灌注樁和人工挖孔灌注樁等方式。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有普遍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效,對建筑施工質量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灌注樁施工是在地下進行的,在施工結束后,將對施工質量檢查工作造成一定難度,可能導致檢查工作出現延誤現象,不利于施工質量的保證。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各施工環節的操作不合理同樣將造成施工質量不達標,容易造成灌注樁內存在斷裂或者空洞等狀況。在實際施工操作時,應重點考慮這一現象,并選擇適當的灌注樁施工技術,進而確保施工質量滿足建筑工程要求,從而實現建筑結構穩定性的增強。
施工準備是進行灌注樁施工操作的必備步驟,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要求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技能水平較高,能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能確保施工質量滿足相關的施工標準;第二,機械設備同樣是施工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各項施工環節的開展有一定影響[1]。在進行機械設備選擇時,應該根據施工現場情況以及施工質量要求等條件進行選擇,進而保證機械設備能充分發揮其應用價值;第三,施工現場的布置工作,應考慮到施工作業的具體要求,并保證施工操作有秩序的進行;第四,要求施工人員能精準選擇灌注樁位置和控制點。例如,施工人員可根據灌注樁施工設計圖以及施工場地坐標點,利用經緯儀等確定樁位。為了保證測量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同時應對施工場地的地面高度有一定掌握,進一步確定灌注樁深度和樁頂高度。
鉆孔質量對混凝土灌注以及鋼筋籠安裝等施工操作質量有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鉆孔質量的控制,通過對鉆孔過程的各個環節的控制,能有效保證鉆孔質量滿足施工標準。例如,鉆孔附近需要埋設相應的護筒。護筒主要是由鋼材制作成的,并且在其不同階段將通過焊接鋼筋來提高其質量,確保其具有較強剛度,主要起到防止鉆孔發生形變的作用,對鉆孔質量有一定保障。為了充分發揮護筒對鉆孔質量的保障作用,需要在進行護筒埋設操作時,保證樁位和軸線間呈中心對稱關系。并且應該將護筒埋設深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通常為100 cm~150 cm。而頂面相對于地面應高出30 cm,同時對護筒埋設位置以及與地面角度有一定要求,應該將其控制在低于5 cm以及小于1°。
鉆機就位和校正同樣對鉆孔質量有一定影響,應該加大對其控制力度。在鉆機設備實際運用前,需要對其進行全面檢測和維修,如果在鉆孔操作過程中出現孔徑偏離設計需求的情況時,應該及時停止鉆孔操作,并要求相關人員能進行鉆頭的維修工作,使得鉆頭運作指標符合孔徑設計要求。另外鉆機底座的穩定性以及鉆架放置位置應保證控制在適當范圍內,使得樁孔垂直位置與鉆機鉆頭、轉盤中心和假的樁位中心等保持在一致的垂直線上。除了對鉆機進行調整外,還需要保證鉆孔及泥漿的合理循環。在鉆孔施工過程中,應對成孔的傾斜度進行實時檢測,防止出現孔偏斜的現象,如果采用沖擊鉆機等進行鉆孔,還需要注重該施工作業對附近土層以及鄰近鉆孔牢固性的影響,確保鉆孔質量。在鉆孔施工完成后,應及時清理孔徑,并安裝鋼筋籠和混凝土澆筑等。另外,應提前設計好鉆孔順序,不能出現各鉆孔操作互相影響的情況,并且應保證鉆孔間相隔距離規定在一定范圍內。
在進行灌注樁施工操作過程中,需要保證鋼筋籠制作以及安裝的合理性。鋼筋籠在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鋼筋籠制作及安裝質量的需求較高,通常通過以下方面來加強對其質量的控制:第一,鋼筋籠制備材料對其質量有一定影響,應根據施工實際情況以及設計圖紙來進行材料的選擇。并對選擇鋼筋的型號、價格等進行仔細檢查,保證鋼筋各項指標符合灌注樁施工需求;第二,應保證設計方案的規范性,并按照設計圖紙來確定鋼筋籠的制作標準。同時,需要對制作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控制,針對鋼筋常見的截斷、生銹及彎折等問題加大控制力度,盡可能避免由于鋼筋本身缺陷造成的鋼筋籠質量不達標等問題[2]。例如,在制作鋼筋籠前,施工人員將首先選擇合格的鋼筋材料,并在制作過程中,針對鋼筋在焊接、彎折等環節容易出現缺陷的特點,將加強對這些環節的控制,必要時可多個施工人員合作完成相關工作;第三,保證鋼筋籠主筋選擇的合理性。主筋作為鋼筋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選擇的有效性對鋼筋籠質量有一定影響。通常情況下,對于沒有特殊要求的鋼筋籠制作來講,可利用兩段焊接成的鋼筋作為主筋,能滿足施工需求,應注意焊接末端不能出現彎鉤,并且兩者的焊接長度應該保持在5 cm以上。同時,要求主筋測量應盡量詳細,針對其直徑、間距等數據應詳細記錄,并保證誤差在20 mm內,同樣是保證鋼筋籠質量的重要基礎。
灌注混凝土是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最后一項操作步驟,是指在清孔結束后,及時將混凝土填充在孔內。對于不同建筑施工工程來講,對混凝土使用類型有特定要求,需要保證混凝土的準確選擇。以商品混凝土為例,在進行灌注混凝土施工時,應該滿足以下要求:第一,利用商品混凝土運輸車將混凝土輸送至施工現場,之后采用泵送澆灌或者連續澆灌等措施來開展施工操作,能保證混凝土與孔的有效貼合;第二,在運用商品混凝土時,通常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緩凝土,主要是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滿足施工需求,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壓實作用;第三,放置導管前,應注重對導管連接位置的檢查,保證導管連接位置具有較好的密實性和牢固性。當導管連接處出現嚴密性不足等情況時,可能造成漏漿或者漏氣等現象,不能保證混凝土的正常凝結。
灌注樁施工技術對建筑施工質量有一定影響,為了保證施工操作的合理性,需要重視對施工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處理。并針對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后,能有效保證施工過程的順利開展。
[1] 王毅軍.建筑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運用[J/OL].建筑知識,2016-05-10.
[2] 李新革.基于房屋建筑施工過程淺究鉆孔灌注樁技術的重要性[J].建筑知識,20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