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海 偉
(山西八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住宅樓滲漏的部位主要為:地下室、外墻、屋面。
地下室滲漏的部位主要為:基礎底板后澆帶部位、基礎導墻與基礎底板連接部位、基礎導墻部位。外墻滲漏主要部位為剪力墻對拉螺栓孔部位、窗戶的四周、外墻有水平造型的部位。屋面滲漏的主要部位為通風道的根部、透氣管的根部、有裂縫的部位、商鋪屋面與主樓連接部位的根部。
住宅樓滲漏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1)建筑防水層遭到破壞;2)混凝土結構未嚴格按照規范施工,出現冷縫;3)建筑、結構防水措施不到位。下雨天雨水從防水層破損部位進入防水層內部,在結構薄弱部位出現滲漏。
主要是發生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底的地質條件,尤其是下雨天,滲漏更加嚴重。從結構方面分析滲漏:基礎底板后澆帶滲漏主要原因為后澆帶施工時清理不干凈,施工縫處理不到位,混凝土澆筑不密實、養護不到位,要求基礎施工完成后對后澆帶進行覆蓋保護,混凝土澆筑前認真清理,施工縫部位刷一道素漿,質量員要嚴格把關,認真驗收,驗收合格后,采用高一強度等級的抗滲混凝土進行澆筑,灑水養護14 d,確保混凝土表面無裂縫。基礎導墻與底板混凝土交接部位滲漏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澆筑基礎混凝土時,工人為方便施工,經常是基礎底板混凝土初凝后再進行導墻混凝土澆筑,導致該部位出現了冷縫;另一方面施工縫部位采用止水鋼板時,止水鋼板焊縫不飽滿,未進行雙面焊;土方回填完成后出現了滲漏現象。要求止水鋼板必須采用雙面搭接焊,澆筑基礎導墻混凝土時,掌握好時間,在基礎底板初凝前完成導墻混凝土的澆筑,避免出現冷縫。
建筑方面:1)基礎底板防水保護層施工前,接縫處未認真檢查,施工過程中防水層可能遭到破壞。2)基礎防水施工完成后,防水甩槎保護不到位,待地下室結構施工完成后,防水施工時,基礎防水甩槎遭到損壞和混凝土污染,影響粘結質量。3)外墻防水施工前,未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隱蔽驗收。防治措施:防水保護層施工前辦理隱蔽驗收記錄,施工過程中必須有管理人員進行旁站,對防水層發生破損部位及時進行修復;基礎防水施工完成后對防水甩槎進行保護,可采用覆蓋多層板進行保護。外墻防水卷材施工前,認真檢查外墻有無裂縫,對有裂縫部位進行注漿處理,辦理隱蔽驗收記錄,粘貼卷材時有裂縫的部位增加附加層。室外回填土期間,要注意對防水層的成品保護,避免機械碾壓和人工填土時對防水層的破壞。
窗戶滲漏的主要原因:1)窗臺外高內低或內外高度一致,窗臺壓頂施工時未能從結構上采取措施,窗臺上表面為同一標高,依靠裝修抹灰控制內外窗臺高度;2)雨水進入保溫層內部,窗框與結構之間的縫隙封堵不密實,從而發生滲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外墻飾面層出現裂縫,另一方面是外墻保溫層頂部施工完成后,頂部未做混凝土壓頂,僅靠抗裂砂漿收口,時間長了導致保溫板和混凝土結構之間存在朝天縫。下雨天雨水從外墻保溫層頂部和外墻有裂縫部位進入保溫層內部。防治措施:1)窗臺壓頂施工時,就要做到內高外低,內外高差為30 mm,施工前要進行交底,施工完成后要對混凝土壓頂進行保濕養護,避免產生裂縫。2)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采用聚氨酯泡沫填縫劑填滿后,窗戶四周拉毛后抹一層防水砂漿,內部做成圓角,然后在洞口四周涂一遍防水涂料,最后進行外墻保溫施工。窗戶四周保溫采用保溫砂漿,不使用保溫板。外飾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飾面與門窗框交接處的陰角處打密封膠,高度應壓窗框5 mm。外墻保溫頂部收口完成后,頂部及時做細石混凝土壓頂,找好坡度,坡度不宜小于10%,坡向屋面,這點經常被人們所忽視。外墻有水平造型時,要求加工制作時就要帶上坡度。
外墻螺栓孔滲漏的主要原因為封堵不密實,外墻螺栓孔的封堵應隨主體結構一起施工,在外墻模板拆除后,外架提升前進行封堵,借助外架進行封堵,施工安全方便,便于檢查。螺栓孔封堵時要認真,先從外墻內側口部注入聚氨酯泡沫填縫劑,膨脹后從外側向內壓入50 mm,向孔內噴水濕潤,然后用微膨脹干硬性水泥砂漿進行填塞封堵,封堵完成后與墻面齊平,表面刷一道防水涂料,內側洞口用普通水泥砂漿進行封堵。
屋面滲漏的主要原因為防水層遭到損壞,下雨天雨水進入保溫層內部,在結構薄弱部位發生滲漏。防水層遭到破壞主要有兩種原因:1)防水層施工完成后,防水保護層施工不及時,防水層放置時間過長,施工其他工序時防水層遭到破壞;2)屋面前期策劃不到位,后期要創優,要求對各種管線、設備基礎成排成線,勢必對屋面局部要進行剔鑿,造成防水層被破壞,后期修補不到位;雨水從防水層破損部位進入防水層內部后,滲漏主要發生在砌體結構的根部與混凝土樓板的交接部位和吊洞的部位,比如廚房、衛生間的通風道,通常做法都是屋面裝修施工時進行二次砌筑,導致砌體結構與混凝土樓板之間產生裂縫;吊洞的部位主要是透氣管、放線孔的封堵。為了有效的防治滲漏,必須在結構施工時采取措施,要求在澆筑屋面樓板混凝土時,凡是出屋面的砌體結構,根部必須做一道混凝土坎臺,隨樓板一起現澆,高度為高出平面防水層250 mm。透氣管安裝隊伍施工完成后,通常做法是由安裝隊伍進行封堵,由于人員不專業,封堵質量無法保證。應該由土建隊伍進行封堵,封堵時管理人員要進行旁站,確保封堵質量,封堵辦法為洞口四周用C20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密實,上口預留20 mm的凹面,刷一道防水涂料后用1∶2水泥砂漿進行找平。屋面施工前進行結構隱蔽,檢查樓板有無裂縫(主要是通過雨后觀察),對有裂縫的部位進行注漿處理后,進行屋面裝修施工。
主體結構施工期間對于有商鋪的住宅樓,通常是商鋪屋面完成后,存在外高內低的現象,結構施工時要采取措施,即與商鋪屋面交接的結構樓板施工時,有填充墻的部位,填充墻的下部要做混凝土坎臺,隨結構樓板混凝土一起澆筑。
屋面排水坡度的控制:找坡層施工前,先根據水落口的位置劃分排水區域,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找坡,一般坡度為2%。施工時先確定水落口的高度,然后根據水落口的高度確定水落口排水區域內找坡層的高度。
屋面穿墻出水口的預留:必須保證出水口的安裝位置應居洞口中心且位于防水層下,施工中經常會出現預留洞的位置偏低,預留時未考慮保溫層、找坡層、找平層的厚度,施工完成后造成出水口過小,排水不通暢。防水卷材鋪貼時,卷材應貼入水落口內不應小于50 mm,基層與水落口接觸處應留寬20 mm、深20 mm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實。為保證出水通暢,水落口周邊500 mm范圍以內的坡度控制在5%、坡向出水口。防水收頭部位結構施工時要預留凹槽或制作混凝土挑檐,挑檐出墻100 mm,厚度為60 mm。
建筑防水保護層施工過程中,必須有施工人員進行旁站,確保防水層不遭到破壞。
施工管理方面:首先是防水工程施工前,必須對原材進行復檢,復檢合格后才能使用。其次是建筑行業施工人員流動性大,經常是主體施工完成后,好多人員就被調離,后期出現滲漏問題,當時施工的人員根本就不知道,導致好多施工人員對防水工程的重視程度不夠,經常埋下質量隱患,因此防水工程施工時首先選擇責任心強的管理人員進行防水施工,施工前必須對施工管理人員、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工藝流程、細部操作要點和質量標準,然后對關鍵部位進行旁站,施工完成后認真檢查驗收,辦理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防水工程涉及到民生,出了問題首先是影響到老百姓對房屋的使用,其次是影響企業的信譽和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重視防水工程,防水工程要結構、建筑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來不得半點馬虎,確保工程交付使用后地下室、屋面、外墻無滲漏現象。
參考文獻:
[1] GB 50210—200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
[2] GB 50207—2012,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
[3] GB 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
[4] 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