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耀
(上海浦興路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201210)
作為一種以毫米級顆粒(骨料)、微米級顆粒(水泥、粉煤灰、礦粉)填充料和纖維為原材料的特殊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英文簡稱UH PC),既具有超高的抗壓強度(抗壓強度超過150 MPa),突出的斷裂、韌性、耐磨、抗腐蝕、抗滲透等性能,又展現出良好的經濟和環保效益。然而,UH PC諸項指標之所以能遠超常規混凝土,離不開骨料、水泥、粉煤灰、礦粉等原材料的貢獻作用,這也使得原材料研究已成為該領域科研人員關注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國內關于UH PC原材料的研究成果較多,但缺少系統性地梳理與分析。為此,本文從骨料、水泥、碳酸鈣和纖維等幾種原材料出發,較為全面和系統地梳理與分析國內關于原材料對UH PC性能影響的研究成果,以為該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一般采用堅硬、耐磨、化學性能穩定的石英砂作為UH PC的骨料,然而近年來出于經濟性和環保性考慮,相關研究著重于用河砂、礦渣、黃砂等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石英砂用作UH PC的骨料。
用細河砂取代石英砂,以水泥、硅灰、超細粉煤灰和鋼渣粉為膠凝材料,同時摻入鋼纖維,經90℃熱水養護制備UH PC的抗壓強度可以達到152 MPa[1];用河砂作為骨料,用水泥、硅灰和礦粉做膠凝材料,經飽和氫氧化鈣溶液養護后的混凝土可以達到UH PC性能要求[2]。
用礦渣取代50%的石英粉,摻入鋼纖維,采用最大粒徑為600 μm的石英砂,經60℃熱養護3d制備的UH PC,其抗壓強度高達160 MPa[3];用鐵礦尾砂取代石英砂且經95℃熱水養護后制備的UH PC,其抗壓強度達到了155.3 MPa[4];當用鐵礦石殘渣作為骨料的摻量不超過40%時,標養90d后混凝土試件的強度和不摻鐵礦石的UH PC試件強度相當[5]。
用天然黃砂作為骨料,以復合超細輔助性膠凝材料、水泥和硅灰為凝膠材料,采用三種養護制度(標準養護、蒸汽養護和蒸壓養護)制備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超過200 MPa[6],遠超過UH PC定義要求的抗壓強度,即不小于150 MPa。
將納米級 CaCO3、Si O2、Ti O2、Al2O3等材料引入UH PC可大幅度改善其相關性能。用水化熱分析、XRD、MIP和納米壓痕等多種微觀分析測試手段對引入納米Si O2和納米CaCO3的UH PC水化進程及微結構進行研究[9],研究結果表明這兩種納米材料在UH PC中發揮了填充增強和晶核的功能,可進一步提升其各項力學性能。采用靜、動態壓縮和劈裂測試的試驗結果表明,引入 CaCO3、Si O2、Ti O2、Al2O3等不同種類和含量的納米材料后,UH PC的動態強度隨著應變率的增大而增強(UH PC為應變率敏感性材料),納米材料種類對UH PC動態強度的影響不明顯,但對其動態增長因子影響比較顯著,納米材料含量對其動態強度和動態增長因子影響明顯,適宜的摻量能夠更有效地改善UH PC的動態力學性能[10]。
纖維成分、類型、摻量、組合方式及分布方式等都對UH PC的性能有著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
通過研究鋼纖維體積摻量與UH PC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劈裂抗拉強度的關系,發現隨著鋼纖維體積摻量的增加,UH PC的各項指標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劈裂抗拉強度在鋼纖維體積摻量為1.0%~1.5%時增長最快,抗折強度在鋼纖維體積摻量為1.0%~2.5%時增長最快[11];還有研究發現大長徑比鋼纖維對UH PC動態強度增強效果更好,不同鋼纖維摻量對UH PC的動態抗壓性能影響顯著,但對其動態增長因子影響較小[12]。
通過測試摻異形鋼纖維的UH PC的直接拉伸性能和彎曲韌性,并觀測鋼纖維的拔出通道和拔斷截面[13],發現異型鋼纖維對UH PC有著較好的增強增韌效果,且對應試件的直接拉伸強度、斷裂能及裂后承載力均有大幅提高;異型鋼纖維摻量越大,對直接拉伸強度、斷裂能及裂后承載力提高的幅度越顯著;與隨機分布相比,沿拉應力方向有序分布異形鋼纖維更有利于UH PC的增強增韌;在相同摻量下,波紋型鋼纖維比端鉤型鋼纖維的增強增韌效果更佳,其拔出通道更加曲折,還存在被拉直的現象。
采用三點彎曲梁的斷裂試驗測定長鋼纖維、短鋼纖維、粗合成纖維及聚乙烯醇纖維等四種纖維和不同摻量下各UH PC試件[14]。測試結果表明:在小變形時,UH PC韌性取決于鋼纖維的摻率;粗合成纖維主要在中等變形和大變形階段發揮其增韌效用。纖維種類和摻量對UH PC工作性和彎拉性能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UH PC的抗壓強度隨聚乙烯醇纖維的摻量增大而顯著降低,鋼纖維和聚乙烯醇纖維均能改善UH PC的彎拉性能,鋼纖維與聚乙烯醇纖維在改善UH PC彎拉性能上具有良好的協同效應[15]。
研究不同質量摻量下磷酸鋅(ZnPh)改性及未改性鋼纖維對UH PC單軸拉伸性能的影響。其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摻量鋼纖維條件下,ZnPh改性鋼纖維UH PC的極限抗拉強度和軸拉韌性比均大于未改性鋼纖維UH PC;ZnPh改性鋼纖維與UH PC基體間更加致密的界面性能、纖維表面更多的水化產物黏附和“溝壑”[16]。
有關UH PC原材料的研究除了集中于上述幾種材料外,還有關于輔助性材料的研究,如:減水劑、膨脹劑[17]。通過對相關研究成果的梳理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總結:不同種類和用量的骨料、水泥、礦粉和纖維等原材料在UH PC中主要發揮著改善性能、減少消耗、降低成本的作用。這些研究成果的理論指導價值和意義固然重大,但大多局限于實驗研究,缺乏對應的工程應用研究與實踐支撐,應用于工程后的抗疲勞、耐候性等性能指標無法獲取。因此,關于原材料對UH PC性能影響的大量研究成果仍須經后續工程應用試驗的驗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