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肖獻法
譚旭光出任中國重型汽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可謂是山東省推動省內大型國企重組改革和欲打造“汽車航母”的一個重要舉措。

9月1日下午13∶30,中國重汽集團根據新班子第1次黨委會決議,召開全體領導干部會議,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東主持會議;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作主旨演講,對中國重汽全體領導干部提出“6個必須實現”:
必須實現全系列商用車中國第一、全球領先的戰略愿景,用3~5年打造中國第一的商用車集團;
必須實現技術全球引領,掌控高端商用車核心競爭力,加快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必須實現深度市場化改革,為發展注入源泉活水;
必須實現開放合作走出去,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必須實現高層次人才集聚,打造業績導向的管理體系,培育最具競爭力的人才高地和生態;
必須實現價值觀高度統一,打造鋼鐵團隊、虎狼之師。
此次,安排譚旭光出任中國重型汽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可謂是山東省推動省內大型國企重組改革和欲打造“汽車航母”的一個重要舉措。有3點為證:一是這次人事任命不是“換防”或“調動”,而是“兼任”;二是王忠林在9月1日上午中國重汽集團召開的領導干部會議上表示:“這次對重汽集團主要負責同志的調整,是濟南市委根據重汽集團與重工集團戰略合作需要”;三是譚旭光在9月1日下午中國重汽集團全體領導干部會議上提出“必須實現全系列商用車中國第一、全球領先的戰略愿景,用3~5年打造中國第一的商用車集團”。這個“第一”應該是針對中國重汽集團說的(因為當下也應該具有了這樣的潛力)。
自2015年以來,國內已先后有東風汽車集團、一汽集團、長安汽車、北汽集團、廣汽集團等國有大型車企進行了重大人事調動或換防,有分析認為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希冀借助企業人事調整或資本運作,加速推動國企改革步伐,順應汽車產業發展新趨勢。
新能源、自動駕駛、互聯化逐步成為世界汽車產業新的重要戰略取向,中國決定自2018年開始通過5年過渡期全部放開汽車合資企業股比等,被視為我國汽車產業面臨重大的挑戰和機遇。看待汽車界每一次重大人事調動和安排,都應以大戰略、大智慧,包括這次。
譚旭光履新中國重汽集團,著實超出了幾乎所有人的預料,可謂商用車行業“爆款”新聞事件。8月31日傳出消息時還令人懷疑,畢竟中國重汽集團與山東重工集團都堪稱國內行業強者,體量都很大,近年經營狀況良好且持續向好,研發實力也都很強,而且兩者產品龐雜,生產基地均遍布多個省份,加上歷史上曾經分分合合,一旦實施重組和動作較大,牽扯面會很大,難度也會不小。
對于即將展開的聯合重組,解釋得通的最大理由是:2家企業在隸屬上均是山東大型國企,二者的業務板塊又有高度的類似性、關聯性,山東省通過組建“汽車航母”,欲打造位居全國前列的大型汽車集團。據統計,2017年中國汽車工業營業收入前30強中,中國重汽集團、陜西法士特集團、陜西汽車控股集團分列第11、27和30位;假如以重組后的“大集團”名義排名,將完全有可能躋身前10強。而且一旦重組聯合,勢必影響到國內外商用車行業發展的格局。
中國重汽集團始建于1956年,目前濟南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與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有中國重汽集團80%和20%的股權。2017年,銷售整車30萬輛,營業收入901億元,利稅總額65億元,利潤總額45億元,是國內商用車行業運營質量和效益水平最好的企業之一。
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通過多次收購整合,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國有大型汽車與裝備制造集團,現為山東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管理的省屬大型企業集團;旗下擁有濰柴動力、山推股份、濰柴重機、亞星客車、德國凱傲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2 300億元,利潤總額100多億元;2018年8月14日又實現了對山東交工集團(中通客車)的整合。
2大集團的重組或整合,無論是中國重汽集團對山東重工集團,還是山東重工集團對中國重汽集團,也即不論“大集團”叫什么,未來的山東“汽車航母”都將成為擁有中國重汽集團、濰柴控股集團、山東工程機械集團、山東交工集團(中通客車)等全系列商用車、零部件以及工程機械業務板塊的超大型商用車與工程機械企業集團。在商用車板塊將與一汽解放、東風汽車集團、北汽福田、江淮汽車等企業比肩;在重卡板塊將超越解放、東風,成為行業第一。未來中國重汽、陜西重汽以及亞星客車、中通客車、豪沃客車等主要商用車板塊(品牌),是否會統一報表還有待觀察。但鑒于體量、地域和文化差異,同類之間絕不會簡單地合并運營,實施差異化運營+各自做大乃為上策。

表1 中國重汽集團、山東重工集團旗下主要商用車與工程機械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