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葉振祥
近年來電商在中國蓬勃發展,成為道路物流運輸的有生力量,并以安全、高效為主要目標,因此對貨運車輛的結構提出了較高要求。作為運輸車輛制造企業,有必要為物流運輸行業提供最為合適的產品,因此向物流發達國家學習,是一個重要途徑。
隨著道路交通法規要求的越來越嚴,以及環境保護要求的越來越高,貨物散裝裸露運輸逐步被禁止。歐、美、日、澳等經濟與物流發達國家和地區,較早實現了普通貨物廂式封閉標準高效運輸,各類廂式貨車成了道路貨物運輸的主流車型;甚至東南亞部分國家(如泰國)也較早推廣了廂式運輸,并推行了一種裝卸效率很高的全開門廂式貨車(單車、半掛車、全掛車等)。
相比之下,中國雖然提倡和推行廂式運輸已經多年,但其廂式運輸車的結構形式仍顯得較為拘謹,甚至落后,達不到高效運輸的較高境界。近年來電商在中國蓬勃發展,成為道路物流運輸的有生力量,并以安全、高效為主要目標,因此對貨運車輛的結構提出了較高要求。作為運輸車輛制造企業,有必要為物流運輸行業提供最為合適的產品,因此向物流發達國家學習,是一個重要途徑。
圖1~3為美國使用的3種硬材質廂式半掛車。這3款半掛車,可以從側面、后門(乃至頂部)打開,但側面是否可以“全打開”,從圖中看不出來。其輕量化程度一般,便于裝卸貨物的效率抑或一般。
圖4~6為歐洲、澳洲流行的側簾廂式半掛車,側面均可完全打開,頂部抑或可以打開。其輕量化程度最高,但因需要側滑動立柱支撐,故便于裝卸貨物的效率較高,而不是最高,而且廂體的防盜性能較差(除非進行強化)。
圖7為日本使用的翼展式廂式貨車,側面可以完全打開。其輕量化程度較低,結構也較復雜,但便于裝卸貨物的效率最高。

圖1 美國53尺鋼塑復合板廂式半掛車(2軸)

圖2 美國53尺鋼質波紋板廂式半掛車(2軸)
圖8 ~13為東南亞部分國家使用的全側開門廂式貨車(單車、半掛車、全掛車)及廂體),其中圖8為集裝箱式。其便于裝卸貨物的效率最高,硬質廂體廂體的防盜性能較好,只是輕量化程度一般。

圖3 美國53尺鋁鉚接廂式半掛車(2軸)

圖4 歐洲3軸側簾廂式半掛車(3軸)

圖5 澳洲側簾廂式三半掛列車(3軸半掛牽引車+3輛3軸半掛車)

圖6 澳洲側簾廂式半掛車(3軸)

圖7 日本翼展廂式貨車(2軸單車)

圖8 東南亞側全開門廂體(標準集裝箱式):3面全打開狀態。其左右側無任何側立柱阻擋裝卸貨,兩邊可同時裝卸,托盤可任意放置,駕駛員操作方便高效,貨損少;尾部對開門,也能滿足叉車從后部進出卸貨,或人工手動/叉車隨機少量中途按需取貨

圖9 東南亞側全開門廂式半掛車(2軸)
綜上,東南亞部分國家使用的全側開門廂式運輸車,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使用的廂式運輸車結構,具有獨特的一面,即硬質廂體+全側開門(抑或還有后開門),兼顧了防盜性能和最高的貨物裝卸便利性,這種全側開門結構的廂式貨車在中國還十分罕見。

圖11 東南亞側全開門廂式貨車(側門全打開,裝貨后狀態)

圖12 東南亞側全開門廂式全掛列車(3軸單車+2軸全掛車)

圖13 東南亞側全開門廂式全掛車:側門全打開狀態。共4扇門,前后2扇可以彼此折疊打開,不占用過多的外部操作空間

圖14 側單開門廂體

圖15 側雙開門廂體
對于廂式貨車,裝貨途徑主要有:尾部、側面、頂部;卸貨途徑主要有:后門、側門、頂部;同時為了提升封閉廂體的整體裝卸效率,并考慮到長/短途不同的卸貨量和不同的卸貨方式,廂體就出現了不同的側面打開模式。
(1)側單開門(圖14):廂體側面開一扇門,且開度較小,應用靈活;適用于單車和小批量、人工裝卸貨。一般設后開門。適合運輸貨物種類:散雜、日用百貨。
(2)側雙開門(圖15):廂體側面開2扇門(對開式),開度大,使用靈活;適用于6 m以上單車或半掛車和小批量人工裝卸貨,以及叉車輔助裝卸貨。一般設后開門。適合貨物種類:散雜、日用百貨、托盤類貨物。
(3)側全開門(圖16):廂體側面開多扇門,側面全部打開,開度最大;側門全打開后,沒有任何側立柱支撐;適用于6 m以上單車、半掛車及全掛車,以及大批量、叉車卸貨,效率極高。可設后開門。適合運輸貨物種類:散雜、日用百貨、托盤類貨物、卷筒類貨物、汽車配件等。
(4)側簾打開(圖17):廂體側面為簾布結構,可全部打開;打開后,有側滑動立柱支撐,需要再按需操作側滑動立柱,側面也能全部打開,側面開度大,適用于6 m以上單車或半掛車,以及大批量、叉車裝卸貨,效率較高。適合貨物種類:托盤類貨物、卷筒類貨物。
(5)側翼展打開(圖18):廂體側面為翼展結構,可全部打開;打開后,底部有側欄板及插樁立柱,需要再按需操作側欄板打開;側面能全部打開,側面開度大;適用于6 m以上單車或半掛車,以及大批量、叉車裝卸貨,裝卸效率較高。適合貨物種類:托盤類貨物、筒類貨物、汽車配件等。
對于上述5種側打開方式,需要從裝卸效率、產品自質量、產品成本、售后成本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以期得到最優的或最適合自己的產品選項。表1以東南亞市場7.6 m常用廂體為例,進行了對比分析。
從表1對比分析可以看到,側面全開廂體具有如下優勢:
①空間優勢:左右側面能同時全部打開,操作空間大。
②效率優勢:可三面裝貨、叉車裝卸,裝卸效率極高。
③使用優勢:側門可用于長途定點叉車批量卸貨,尾門可用于后面短途少量人工卸貨,方便機動靈活。
④成本優勢:產品成本比翼展車及側簾車便宜。在東南亞,尺寸相同的同款廂體,翼展廂體最貴,側簾廂體次之,而側全開門廂體最便宜。側全開門廂體成本是翼展車成本的約30%,是側簾車成本的約60%。
⑤強度優勢:廂體強度大,廂體本身可以承載,且左右全開式側門也可以耐沖擊;廂內不用固貨,左右側門可以直接擋貨,內平外平,貨損少。
⑥只是產品自質量比側簾廂體多出約500 kg(以7.6 m廂為例)。

圖16 側全開門廂體(3軸單車)

圖17 側簾廂體

圖18 側翼展廂體

表1 廂體側打開方式對比分析(以東南亞市場7.6 m常用廂體為例)
側面全開門廂體具有一定優勢,且在東南亞流行,那么它的側門是如何全部打開的?且沒有任何側立柱。我們通過了解它的結構特點和制作過程,可以找到答案。
(1)門板材質:這種側面全開門廂體的門板,采用三明治復合門板,外板為1 mm鋁板,中間是鋼制方管框架(田字格中間填充聚苯乙烯輕質泡沫板)(圖19、圖20),內板為0.6 mm鍍鋅板。這樣粘接而成的三明治板(圖21),內平外平,使得廂體整體流暢平整美觀,廣告效果極佳。
(2)通長鉸鏈(核心OEM件之一)。全開側門廂體之所以能實現全開,在于每扇門之間,通過一個通長的鉸鏈聯接。此鉸鏈使得側全開門能夠實現整體開啟和整體轉動(圖22、圖23)。
(3)側門后門鉸鏈(核心OEM件之二):側門后門鉸鏈(圖24、圖25),由于承受的力量不同,大小不同;由于打開角度不同,鉸鏈座子高低不同。為了打開快速順暢、無操作異響,產品都安裝有潤滑油嘴,以便保養維護。產品靠模具成型,內置襯套,細節質量好、強度高、不斷裂,使用體驗好。
通過上述過程制造的門板,配以特殊的OEM件,能夠實現側門全部打開,且不必帶任何側立柱。這種側全開廂體開閉快速,裝卸無阻,不用固貨,使用高效,已在東南亞多國流行。
這種側全開門廂式貨車,非常適合叉車從兩面同時裝卸,充分發揮叉車的效能,減少貨損,也可滿足中途從尾部少量卸貨的個性化需求;相比側單開門/側雙開門的廂式貨車,裝卸效率大為提高。

圖19 側門內部框架組焊

圖20 鋼制方管框架田字格中間填充泡沫粘接成門板

圖22 側門板中間的通長鉸鏈(一)(專用模具一次成型OEM件)

圖23 側門板中間通長鉸鏈(二)

圖24 側門后門單個鉸鏈

圖25 側門后門單個安裝圖
中國擁有巨大的貨運市場和廂式化運輸市場,提升裝卸效率,意義十分重大;而東南亞流行的側全開門廂式貨車,對中國無疑具有借鑒意義。中國廂式貨車如能引入這個“全開門”理念,勢必對提升貨物的裝卸效率和流通速度有諸多益處。
另外,東南亞的傳統手工三明治制板技術,尚比較落后,制板效率較低,板材自重較大,且不環保。而當前中國的FRP復合板、PE蜂窩復合板等制板技術與工藝都已很先進、成熟,制板效率高、板材自質量輕、生產批量大、制造成本低,且擁有規模化的專業制板公司。若用中國的制板技術,置換掉東南亞的傳統手工制板技術,將使得廂體的生產效率、質量、外觀、成本等各方面,得到很大提升。中國在引入這一“全開門”裝卸理念的同時,通過大幅度的融合、改良、創新和提升,會使該類產品更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