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登
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哈密公安處 新疆哈密 839001
微量物證是相對于常規物證而言的,是指與案件有關的遺留在犯罪現場上、被害人身上或罪犯從現場帶走的,能夠為偵查破案提供方向、線索,能夠證實犯罪的各種微細物質。
微量物證(trace evidence)是指微量的、潛在的物證。這一名詞源與英文的trace evidence,包含檢材量及少,肉眼不可見和某種化學成分含量很低兩種意思。微量物證則是一切量小體微的以其存在狀況、外部特征以及其品質、性能來證明案情的客觀實在。微量物證與傳統的痕跡物證相比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量小體微:微量物證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體積小、數量少,常常是現場物品的零星殘留,或者是犯罪分子銷毀罪證時的遺漏,現場搜尋時容易被人忽視,不容易被發現。
2、種類繁多:微量物證在各類案件中涉及范圍非常廣泛,任何物質都可能成為微量物證。
3、出現幾率高微量物證種類繁多,因其數量少、體積小,很容易遺留在犯罪現場或從犯罪現場被帶走,但是,無論犯罪分子如何刻意避免也難以全部銷毀,所以它的出現幾率比常規物證要高得多。
4、隱蔽性強、不易毀滅:微量物證容易混雜在復雜的外界環境中,或是依附在與其接近的物體上。即使罪犯分子有意識地毀滅它,也難免有所遺漏。這些遺漏很可能成為日后破案的關鍵。
5、容易被污染或丟失:微小的東西很容易被人忽略,更容易在不經意間被人破壞或遺漏。另外,在提取、包裝和送檢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污染或丟失。
6、具有分離性和不完整性。
現場微量物證是指罪犯在實施犯罪過程中,遺留附著在現場或從現場帶走的能夠用以揭露和證實犯罪行為的或為偵察破案提供線索和范圍的能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量小體微的物質。
只要有案件發生,就可能有微量物證存在,刑事犯罪學家埃德蒙·洛卡德曾這樣說過:"任何接觸都可以留下痕跡"。下面本人結合實踐,談一下現場微量物證在案件偵破中的作用。
犯罪活動是一種交換運動,包括宏觀交換和微觀交換,被盜物品本身是一種交換。同時,犯罪嫌疑人自身從外界帶入的微量物質和從現場帶走的微量物質屬于微觀交換。有時這種微量物質帶有明顯的地域范圍和行業范圍特征,它能向我們提供作案者的活動范圍、職業特征。如現場遺留的手套、衣物(更多情況下是單根或多根纖維)、作案工具及這些物品上的附著物有可能提供罪犯的職業特征,交通事故現場的玻璃碎片、油漆等可為判斷肇事逃逸車輛的顏色、型號提供線索。如果我們在現場上能發現并檢驗出這些微量物質,那對我們確定偵查方向,劃定嫌疑范圍具有重要意義。
判斷案件性質是偵察活動的首要環節。絕大部分的案件性質是很明確的,但也存在著少數部分由于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使得案件或事件很難定性。這種案件(或事件)宏觀物證是不能找到的,需要偵技人員在現場上努力尋找發現能說明事實的微量物證。通過微量物證的檢驗來找出案件的疑點,揭露犯罪嫌疑人的虛偽供詞,為案件的準確定性提供充分的證據。
在爆炸、縱火、盜竊、強奸、分尸及交通肇事案件中,犯罪現場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此類案件中,通過對現場微量物證檢材的分析檢驗,有助于確定案件的原始現場、推斷案件發生過程并偵破案件。如殺人移尸和殺人碎尸案件,除了尸體、尸塊外,包裹捆扎尸塊的物品的材料和物品上粘附的各種微量物質都能為判斷案件第一現場提供可靠的線索。犯罪人案前從事某項工作或在某環境居住,作案時在其使用的工具上、衣著上就會粘附反映其工種及居住環境的某些微量物質。
為串并案件或判斷案犯流竄與否提供依據。一方面,發生在一定較小地域內的系列案件可以利用現場微量物證串并案。另一方面,對于較大范圍內的案件也可利用兩案或多案中微量物證的同一進行串并案,或者利用微量物證的此地有而彼地沒有判斷案犯是否流竄作案。
通常情況下,犯罪分子作案都會攜帶作案工具。因此,在爆炸案件中,我們可以通過現場提取的引爆物、爆炸裝置等推斷爆炸物種類;通過現場上遺留的作案工具的斷離碎屑的形態、成分和來源等分析推斷工具種類;通過射擊產生的煙垢的分布來分析射擊槍種;通過車燈的碎玻璃碎片來分析車輛;通過分析現場提取的和嫌疑工具上附著的微量物質,確定嫌疑工具是否為作案工具等等??梢岳蒙鋼魰r從槍口和拋殼孔排出的發射藥及底火殘留物的銹蝕情況和工具痕跡中斷頭、斷口處微量物質的銹斑等推斷作案時間。
現場微量物證經過檢驗鑒定后,在揭露犯罪中同樣起著證據作用通常有兩種情況,其一是當案件偵查范圍劃定在極小范圍內,通過微量物證對其他嫌疑人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對另外嫌疑人的認定。其二是被檢驗對象為特異性很強的檢材時,間接物證也可起到直接物證的作用?,F在,在一定條件下微量物證已可以起到直接認定案犯的作用。如掃描電子顯微鏡檢驗從嫌疑人手上提取的射擊殘留物,如果該嫌疑人的工作與槍支無關,那么他與此槍案的聯系是很顯然的。
現場微量物證作為一門新興的刑事科學技術,已經由開始時的種類檢驗逐步走向了個體認定。我們偵技人員在思想上要與時俱進,樹立常規痕跡物證的危機意識,注重現場微量物證的發現、提取和攻關。觀念上要不斷轉變,努力提高使用微量物證鏈鎖間接證據的能力,在偵查破案中共同開創現場微量物證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