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麗亞·塔阿不斯 王 磊
新疆青河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新疆阿勒泰 836200
消化道早癌是一種嚴重且較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它在一些方面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和生命健康威脅等[1]。早期的診斷及治療對于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愈后具有直接影響,若患者在早期被診斷出來,并采取有效治療,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來,消化內鏡技術在臨床被廣泛應用,所以對消化內鏡技術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診斷治療價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就我國的消化道早癌病例,在關于消化內鏡技術用于消化道早癌診斷治療價值治療過程當中,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內鏡技術用于消化道早癌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達法,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年齡為25~50歲,平均年齡為(38.5±0.5)歲;研究組年齡為28~65歲,平均年齡為(39.5±0.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患者對本研究同意,并經過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
對照組采用傳統內鏡技術檢查,先對患者進行白光內鏡檢查,當發現可疑病變時取組織進行病理活檢,發現可疑病變取出,活檢并結合病理分析。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放大內鏡、超聲內鏡對消化道進行檢查,觀察消化道血管、黏膜情況,對可疑病變取組織進行病理活檢[3]。研究組采用消化內鏡技術檢查,新式檢查技術主要包括NBI、EUS,NBI稱為放大內鏡,能更好的觀察細微病變,如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微細腺管及微血管形態,EUS可鑒別消化道早癌與胃腸道間質瘤并判斷腫瘤的浸潤深度。統計我院每年消化道早癌行 ESD及 EMR的例數及平均切除尺寸。統計新式內鏡應用后消化道早癌的例數及使用內鏡診療的比例,計算內鏡技術的診斷準確率。
完全緩解(CR):治療之后患者的腫瘤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治療之后患者腫瘤縮小>50%,未出現新病灶。無變化(NC):治療之后無顯著好轉,腫塊縮小25%~50%,未出現新病灶。進展(PD):治療之后腫塊增大>25%,以CR+PR統計治療有效率。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 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對比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縱觀最新數據的研究發現證明,有約50%的消化道早癌患者接受了傳統外科手術治療。主要原因有部分為伴有淋巴結轉移的消化道早癌認為只有外科手術可將其治愈,另有一部分因術前腫瘤分期不清楚明確,為保險安全起見毅然選擇接受外科治療。在選擇治療方式前,應該準確地對消化道早癌進行分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減少它的發病率和手術后的康復率。新式內鏡診療技術應用后,消化道早癌的治療逐漸形成了一種術前使用內鏡新技術準確的診斷、分期,隨后根據每位患者的自身情況選擇最為適宜的內鏡治療方法如EMR、EPMR或ESD等或是外科治療的更加個體化的模式。今后隨著內鏡檢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治療法當中的EUS它在判斷人體消化道早癌浸潤深度的精準度大大提高,患者術前的分期治療將會更為準確,并且伴隨內鏡治療適應范圍的不斷擴大,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將選擇內鏡治療。研究表明消化內鏡技術診斷消化道早癌的準確率高,并且還能明顯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并發癥它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消化道內鏡技術能明顯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診斷率,并能應用與治療中值得推廣。本方法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們關于在消化內鏡技術在消化道早癌的診斷及治療,該方法為醫學研究提供了較好的范例和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