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夏
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 河南鄭州 450003
在新媒體時代,在地方電視臺的運營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掣肘,本文從分析地方電視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出發,簡要地分析了地方電視臺進行融媒體建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強融媒體建設的幾點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互聯網及其他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地方電視臺的本地觀眾在逐步流失,生存空間急劇壓縮。借助互聯網終端及有線電視,觀眾們的選擇更加多樣化。地方電視臺由于規模有限、資源相對不足,常常難以負擔起高昂的明星出場費用,因此各類節目的收視率相對較低,尤其是年輕觀眾流失嚴重[1]。地方電視臺的競爭對手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中央電視臺及省級電視臺具有更高的知名度,更大的影響力及號召力為地方電視臺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是層出不窮的新媒體帶來的競爭壓力,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短視頻,聚集了更多年輕觀眾的目光。因此,地方電視臺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的擠占,地方電視臺一定要進行自我革新,加強融媒體建設,擴展生存空間。
電視廣告的收入逐年減少,地方電視臺的收入更加微薄,不少地方電視臺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境。地方電視臺是基層黨建的文化宣傳陣地,發揮著屬地人民與地方政府上傳下達的作用[2]。地方電視臺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由財政撥款,另一方面由地方電視臺自營創收。由于政策、技術、人才等因素,地方電視臺的創收能力普遍不強。
地方電視臺屬于壟斷性組織,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參與市場競爭的意識不強,創新發展的動力不足。一般的地方電視臺播出的電視節目主要以新聞、電視劇、文藝節目為主,創新的節目不多[3]。地方電視臺受到的關注并不多,播出的電視劇也大多是轉播,很少有能力負擔獨家播出的費用。從整體上看,地方電視臺的創新能力不足,提升節目質量的做法不多,缺乏發展壯大的綜合實力。
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傳播生態逐步形成,進行融媒體建設是傳統電視臺的必然選擇,融媒體建設對地方電視臺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影響。在財政供養有限、自營收入不足的客觀約束下,地方電視臺應當提托自身的專業素養,進行自我革新,主動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形成以地方電視臺為主體的地方融媒體平臺,盤活地方電視臺的既有資源,以新媒體彌補自身發展的不足。
地方電視臺是思想文化宣傳的主戰場,發揮著政策解讀、引導輿論、回應民生關切、弘揚精神文明等一系列的重要作用[4]。地方電視臺在融媒體建設之中,應當依托互聯網技術,更加及時的將各類信息傳達給當地群眾,使黨的方針政策深入人心,使主流文化的聲音更加鏗鏘有力,糾正網絡上影響青年健康成長的不良思潮,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地方電視臺在多年的運營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媒體運營經驗,對于新聞采編、攝影攝像、節目錄制等業務擁有豐富的資源支持[5]。因此,在融媒體建設過程中,地方電視臺應當充分地發揮自身既有的優勢,將各類信息以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媒介形式進行一體化呈現。
與影視劇及綜藝節目相比,本地電視臺新聞類節目的收視率相對較高,本土化優勢比較明顯,本地人對地方地方電視臺的新聞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因此,在地方電視臺的融媒體建設過程中,應當加大力度制作本地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節目,展示當地的風土人情、以發布當地的生活娛樂活動增加自營性收入,借助融媒體平臺增強節目的互動性,持續提升地方電視臺的用戶粘性。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形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新媒體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因此,地方電視臺應該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在保持自身發展優勢的前提下,不斷優化創新發展模式,發揮政治優勢,鞏固思想文化宣傳主戰場地位,依托專業優勢,打造可視化信息平臺,增強媒體互動性,持續提升地方電視臺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