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剛
諸暨市天馬實驗學校 浙江 諸暨 3118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工作在一線的教師們都在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以提高教學效果。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方式,贏得了廣大教師與學生的喜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進行主動探究與學習;學生們所在的學習氛圍是互幫互助的,能夠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們的基本能力,同時,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應充分合理地利用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組合作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進行了闡述。
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前提就是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應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科學地進行分組,保證各組間的水平處于均衡狀態,從而發揮出小組的優勢。在具體的分組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組內的各個成員學習水平應保證有高有低。只有組間學生的學習水平高低不同才會形成更加融洽的互幫互助的氛圍,學生間也才會有互相學習的勁頭。教師應時常強調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應主動去幫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無論是從基礎知識上,還是從學習方法與技巧上,讓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都全面地掌握,從而在整體上促進班級學習水平的提高。
2.組內的各個成員要有不同的性格。課堂教學中活躍的氣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小組內各成員性格構成得如何是影響課堂氛圍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在成立小組時應注意到各個成員的性格問題。一個小組內應盡量地將性格活躍的與性格內向的學生搭配起來,讓前者帶動后者,從而起到感染作用,這樣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被調動起來。
3.組間要保證整體的實力不相上下。只有組間學生的整體實力相當才能提供一種公平競爭的環境,也才能夠保證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
通過科學合理地分組讓學生在一個良好、公平的環境中進行有效學習,學生能夠勇敢地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并學會了承擔相應的責任。
各小組成員只有有了明確的分工才會保證良好的課堂學習秩序。因此,教師在分組后應就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分工,每一組內都選出一個小組長,并在組內起到帶領作用。同時,小組長應監督各個成員完成任務的具體情況。在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之后就會通過與其他同學的合作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的環境中,學生會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并且通過互幫互助、交流合作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同時也能學習他人的優秀品質和學習經驗。這就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在學生看來老師對自己的肯定是非常有鼓勵意義的。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需要得到老師良好的評價,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不例外。小組內獲得的評價是整個小組成績的代表,學生小集體內獲得榮譽后能夠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這就需要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建立起完善的評價機制。評價方式可多元化,可教師直接進行評價,也可以學生之間進行自我評價、小組間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更加有針對性,同時也能夠從其他同學身上學習到更多的東西,真正實現取長補短,學生間互相進步、互相激勵。通過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取得的學習成績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即使學生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教師也不要對學生采取批評的態度,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并且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敗觀。在具體的評價中教師可為學生做示范,教給學生如何進行評價,再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間進行互評。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得以提高,同時學習品質也會逐漸提升。
總之,語文教師在教給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的同時還應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進行提升。而小組合作學習營造的是一種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在這種環境下展開研究、學習,從而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注意組間的組員搭配要做到實力相當,對各成員的任務分配清楚,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思維品質,并從整體上提升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