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強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 408000
《維修電工中級工培訓》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非常重要的實訓課程。在原有課程建設的基礎上,我們機電教研室全體成員共同努力在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方法手段等方面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課程教學效果明顯提高。下面我就該課程的總體設計提高教學方法從四方面進行介紹。
《維修電工中級工培訓》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一門應用性、實踐性非常強的職業技能鑒定課。本課程主要突出知識和能力的融合,強調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教學內容。
(1)增強現代意識,培養專門人才
通過維修電工實訓,學生能夠使用現代電氣控制技術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從事電氣控制設備和機電一體化設備的運行、安裝、調試與維護;電氣產品生產現場的設備操作、產品測試和生產管理;工程項目的電氣設備施工、維護和技術服務;電氣類產品的營銷與售后服務;生產一線從事技術、技術管理、操作、維護檢修及質檢管理等方面工作。
(2)圍繞核心技術,培養創新精神
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是本課程的宗旨。
(3)關注全體學生,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以學生為本位開展學習活動,創設易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環境,結合高職學生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氛圍。
根據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后續專業課的需求,服務于專業課程,在內容選取上起到對專業課程的支撐作用。
本課程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適度、夠用”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掌握控制電路的設計、安裝、調試、故障處理的方法和能力為后續課程打下堅固的基礎。
本課程的難點:線路設計、裝板后的調試、排故的正確性。
解決辦法:在教學內容設計時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將維修電工涉及到的實際問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多途徑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中的難點和疑點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維修電工中級工培訓》課程教學體系主要圍繞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教學做一體、工學交替”的基本思路,精心選擇課程內容、設計教學環節。以“項目式教學做一體化”為主要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有針對性地采用“項目教學法”、“教學做一體化化教學法”、“討論式教學”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教學、實踐體系。
教學方法
有:項目教學法、教學做一體化化教學法、討論式教學
1)項目教學法
使用目的:以生產過程為載體開發教學項目,整個教學圍繞各個項目解決而展開,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學生查找資料進行決策分析,制定出計劃,并進行實施,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實施過程:課程內容以5個項目模塊為引導,讓學生從現象找本質,從感知了解必然。
實施效果: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了搖臂鉆床的結構特點和運動形式,通過自己設計電路、選擇器件并安裝調試來完成項目的,最終還要才熟悉操作的基礎上進行故障排除,不僅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也培養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
2)教學做一體化化教學法
使用目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實施過程:學習變頻器調速時,教師指導學生現場進行調節,拋卻繁瑣的理論分析,通過調節過程使學生掌握變頻器運行狀態及使用方法。在講解電路原理時,教師通過講解其中一部分電路,啟發學生完成另一相似部分的原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施效果:學生的學習不是枯燥的滿堂灌輸,而是通過練習不斷提升增加難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
3)討論式教學
使用目的:采用討論式教學,將學生不易理解、容易出現問題的部分通過現場討論發現自身的錯誤,同時把別人已經出現自己也可能出現的問題防患于未然。
實施過程:如我們在講授順序控制電路時,教師給出設計題目,同學們經過思考后把自己設計的電路寫在黑板上,大家一起來討論電路存在的問題,往往自己發現不了的錯誤經過大家的研究會加以糾正。
實施效果:學生通過現場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自信心。
采用上述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顯著,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處理遇到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是與企業結合,引入企業文化及生產任務,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該課程教學內容在企業實際中的應用,掌握企業現代控制技術,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礎。
三是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能力,主要表現為團結協作精神、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等。
所以我認為上中級維修電工培訓的老師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對上的實訓操作課自己要加強動手能力的提高,不能“光說不練”,而是應該,要求學生怎么做,自己先要示范講解。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