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大勇
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四川樂山 614000
高等教育是集理論和文化知識于一體的教學模式。體育院校一直是以體育專業為核心,是體育院校發展的堅實基礎,社會高水平體育師資也主要集中在體育院校,但是對于文化科,體育院校的發展明顯后勁不足。本文主要對體育專業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教育現狀和措施來研究。
“素養”在字典中的理解是指一個人的實踐能力和訓練水平、個人修養等等。后來在社會的發展中慢慢注入了更多的元素,也加入了更多的內容來闡述。在當今時代的發展中,“素養”不僅有其原來的含義,還涵蓋了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養、文化素養、體育素養、業務素養等等,素養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知識文化和學識,是一個人的外在的名片。人文素養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是當代人才培養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關系著國家教育發展的前景和人文素養教育的發展。
人文素養的教育是現代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學生有最起碼的眼界和見識,能略懂一二,這才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發展型人才。當前體育教育行業過于注重對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學校忽視對文化課的教育的現象十分普遍,學校發展揚名和考核學生的標準都是榮譽和獎項,這也是當前體育院校對體育專業學生過于注重運動培養而忽略了人文素養教育的原因之一。下面將從幾個方面來闡述當前體育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現狀的原因。
招生制度是否完善合理關系著學校學生的生源質量。良好的生源質量在加上體育院校所要培養的高水平和高要求人才的目標,導致體育工作者在招生上不得不以體育成績為優先,把招生的根本歸為體育招生。而這種招生方式,只要文化上了調控線,就按體育專業成績由高到低的錄取,這種招生制度本身就是引導學生棄重就輕,忽略對人文素養的學習。據調查,由于文化科的分數線遠低于正常普通報考院校,再加上體育科目的考核十分嚴格,項目種類繁多,學生不得不花大把時間在訓練如何通過體育考核方面,很多體育生為了訓練甚至放棄了文化科目的學習,繼而全身心的投入訓練中。
據調查,體育院校的文化課程的開設比較少,除了專業課所必須要上的理論課之外,其他的類似公共文化課的開設很少。學生大把時間都花在專業課的訓練上,所以,體育院校成了學生訓練的專業場所,失去了大學校園所賦予學生全面發展和鍛煉自身能力、文化素養的機會。人文素養是一個人的精神層面的體現,是一個人的靈魂,若是一個人連靈魂都缺失殘缺不全了,那么這個人就是教育失敗的典型例子,是社會的悲哀。
顧名思義,體育院校的教師大多都是體育界曾經赫赫有名的運動員或長期從事體育運動訓練的體育工作者,學生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在曾經的光輝歷史上,曾經的榮譽和光環同時也會在學生的思想中留存下念想和崇拜之情,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激勵學生更加努力的去訓練,勇于爭奪比賽優異成績的動力。但同時的,也會讓學生忽視了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變成只知道名譽和光環的名譽之人。
要想提高體育專業人才的人文素養,最必要的措施是要改變學生和教師的傳統思想觀念,提出“全才”思想的教育,鼓勵學生重視文化教育,不偏科、不輕視,正確按著學校所要求的培養的人才目標來發展自己。
完善招生制度,提升生源水平是最直接能促進學生重視人文修養的措施。制度的偏向性會引導學生趨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完善招生制度,提高對學生文化科目成績的要求,并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藝術素養。那么,在此基礎上,便可以適當的降低原本的對于體育要求的標準和項目測試,爭取能更多的考慮到學生的全面發展,減少一些過于嚴苛的選拔條件,給學生增加更多的機會。
提高體育專業學生的學識需要引進更多的文化科目的老師,而這些老師帶來的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淵博的學識能夠影響學生對于素養培養的認識,并且向著這些老師的身影前進。在此基礎上,合理的增設一些必要的文化課程,避免專業訓練科目占領了學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讓學生在訓練之余,也能隨心的高談闊論,古今中外,通曉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這樣全面發展的人才才是國家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下所需要的全面型并有主攻技能的體育專業人才。
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才”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在科技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國家育人的目標已然不是過去單一的培養模式了,需要重視社會多方面的影響和要求。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國家的教育需要從“專才”向“全才”來轉變,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新型人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