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啟明
1.中華生物醫藥研究院 香港 391375
2.美國納米醫學研究院 美國華盛頓 21402
3.南京啟明光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0011
人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與宮頸癌病變密切相關[1]。HPV病毒是一種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常見的小DNA雙鏈病毒,通過球形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不同的型別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根據侵犯的組織部位不同可分為:
(1)皮膚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等與尋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關;
(2)皮膚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與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有關,其他還與可能HPV感染有關的惡性腫瘤包括: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3)黏膜低危型:如 HPV-6、11、13、32、34、40、42、43、44、53、54等與感染生殖器、肛門、口咽部、食道黏膜;
(4)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 與宮頸癌、直腸癌、口腔癌、扁桃體癌等。HPV病毒的生物學活性包括:HPV抵抗力強,能耐受干燥并長期保存,加熱或經福爾馬林處理可滅活,所以高溫消毒和2%戊二醛消毒可滅活。
(1)性傳播途徑;(2)密切接觸;(3)間接接觸: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4)醫源性感染:醫務人員在治療護理時防護不好,造成自身感染或通過醫務人員傳給患者;(5)母嬰傳播:是由嬰兒通過孕婦產道的密切接觸。
(1)低危型HPV感染:(A)良性皮膚表現:尋常疣;甲周疣;跖疣;絲狀疣;扁平疣。(B)外生殖器疾病良性表現:(1)生殖器疣(尖銳濕疣);易發部位包括女性外陰、陰道、宮頸和肛門周圍、肛管內、尿道口和男性的外陰、陰莖、睪丸表面、尿道口、肛門周圍、肛管內等。少見部位包括腋窩、臍窩、趾間、乳房下等。(2)特殊部位:口腔粘膜表面的疣狀損害、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瘤病等。
(2)高危型HPV感染:(1)皮膚表現:有資料表明皮膚的鮑溫病、基底細胞癌、帕哲病、鱗狀細胞癌等上皮腫瘤也與此類病毒感染有關。(2)粘膜表現:宮頸癌、肛門肛管癌、扁桃體癌、口腔癌、喉癌、鼻腔內癌、食道癌等。
HPV感染需要與絨毛狀小陰唇、陰莖珍珠疹、皮脂腺異位癥、扁平濕疣、假性濕疣等鑒別。
隨著HPV病變程度的加重,HPV的檢出率也逐漸增高[2]。所以,許多專家提出將HPV的檢測作為宮頸癌的一種篩查手段。目前,針對HPVDNA檢測作為宮頸癌原始篩查方法以及與細胞學聯合在篩查中的意義的研究報道較多[3]。由于HPV至今尚不能在體外培養,又無合適的實驗動物,因而對其檢測主要依賴于形態學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技術。
目前HPV檢測方法主要有細胞學法,斑點印跡法,熒光原位雜交法,Southern雜交法,多聚合酶鏈反應(PCR)法和雜交捕獲法等。細胞學法敏感度和特異度較低;斑點印跡法具有放射性。目前較為公認的敏感度和特異度高的方法是捕獲二代法;其它敏感度較高的方法有原位雜交,PCR法。但PCR法特異度很低,假陽性率較高;而核酶印跡原位雜交法復雜,不宜大規模臨床使用。HPV的實驗室檢測技術包括:(1)醋白試驗;(2)組織學檢查;(3)分子生物學:PCR、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等;(4)細胞學病理學檢查。